ZKX's LAB

逃亡不是出路 29年仍落法网——陇南市武都区公安局侦破“1991.07.15”命案积案纪实

2020-11-18新闻34

2020年秋末初冬的陇南武都,媲美 “烟雨江南”,烟雾蒙蒙,细雨霏霏,让人倍感丝丝凉意。武都区公安局机关大楼,多个深夜灯火通明、一片火热的景象,丝毫没有入冬深夜的冷寂。

11月10日,随着“1991.07.15”命案积案专案组乘车缓缓驶出成武高速武都出口,早已等候在此的武都区公安局迎接队伍捧着鲜花迎了上去,涉案逃犯杨某福29年后又踏进了武都这片故土,而特殊的是,他被民警用手铐牢牢控制······

迎接专案组凯旋而归

武都区公安局主要领导与专案组研究案情

抓捕现场

指认作案现场

案情回顾

1991年7月15日,陇南市武都区汉王镇某村村民杨某成因琐事与同村村民杨某二发生争执,杨某福、杨某明为给兄弟杨某成“涨精神”,便对杨某二进行殴打,至杨某二死亡,案发后杨某福潜逃。

由于当时条件所限,加之涉案嫌疑人远逃异地,面对逃犯线索渺茫、追凶如大海捞针的种种困难,当时的办案民警奔赴多地进行追捕,但均无收获,一时间案件调查工作陷入僵局,导致该案件多年来悬而未决。

艰辛追凶

29年来,杨某福这个名字始终挂在武都公安刑侦部门“追逃”任务表的目录内,是压在每一代武都刑侦人心头沉重的石头,办案民警换了一波又一波,但是对杨某福的侦查追捕从未放松。2020年以来,公安机关部署开展“云剑-2020”“陇风-2020”专项行动,省厅、市局专门为命案积案攻坚提供了大量技术支撑,武都区公安局主要领导靠前指挥,相继召开座谈会、研判会、推进会,成立专案组,对全区未破命案积案逐案研究分析,落实攻坚责任,局领导、部门层层包案,层层签定“军令状”,明确“任务图”。

命案积案越破越少,越破越难,剩到最后的都是硬茬。面对几十年前的命案积案,有的民警出现了畏难情绪,“这个案子都发案这么多年了,多年都没有拿下,现在一时半会儿咋破得了案?”

面对民警的疑惑,武都区政府副区长、公安局党委书记、局长王克勤鼓励民警:“我就不信这些命案积案逃犯都人间蒸发了,只要你扑下身子去攻坚,抓住每一个细节,再狡猾的狐狸也会露出尾巴。”他要求,专案组要做到“案件不破获、在逃人员不抓获,领导不撤回、专班不撤离!”

就这样,全警的思想统一了,行动的目标明确了,一张破案攻坚的“警网”悄然铺开……

剥茧蛹现

眼看一年又要结束。为了破案,给受害人家属一个公正的交待,武都区公安局全警动员、警种协作,多个部门警种紧紧拧成一股绳,抽丝剥茧,不放过任何蛛丝马迹。专案民警没日没夜紧盯案件的每一个环节、每一个细节,有的民警把单位干脆当成了家,吃住都安排在的单位。

因年代久远,嫌疑人的信息少之又少,先进的现代刑事技术一时有力无处使。一处处细微的疑点都让民警兴奋不已,感觉看到了曙光,可一次次线索核查被排除推倒,又让民警不得不从头再来。就是这样反反复复的努力,时隔29年的命案积案重新找到突破口——专案民警通过加大外围走访调查,硬是把与嫌疑人看似无关的线索相互碰撞,充分运用信息化侦查手段和传统侦查手段,经合成作战研判,最终确认了犯罪嫌疑人杨某福的身份及照片。随后,犯罪嫌疑人杨某福藏匿地点范围也被锁定。

2020年11月初,专案组民警赶赴陕西,顺线落地查人。11月10日,专案组民警辗转多地,经过7天7夜不间断的蹲守,最终在陕西杨凌将犯罪嫌疑人杨某福抓获归案,其29年的逃亡生涯宣告结束。归案后,犯罪嫌疑人杨某福对殴打致死杨某二后潜逃供认不讳。

何必当初

在逃亡的路上,杨某福惶惶不可终日,历经千辛万苦。据犯罪嫌疑人杨某福交代,当年案发后,他一路上东躲西藏,睡过窑洞,打过小工,兜兜转转先后逃往天津、江苏、新疆、西安等地,由于没有文化,没有身份信息,且无一技之长,长期以“杨小东”“杨小龙”“杨小荣”为名卖苦力为生。后来在西安火车站捡到一张“杨小辉”的身份证件后,感觉像自己,便开始使用“杨小辉”的身份与人交往。2014年前后,杨某福认识现任妻子,便利用“杨小辉”的身份信息与其结婚生子,过起了貌似正常人的生活。然而,在杨某福貌似平静的生活背后,内心却是极度的惶恐与不安。平常不敢与人有过多的交往,只要听见是甘肃或陇南籍的口音,他如同惊弓之鸟,马上躲避。包括自己相濡以沫的枕边人都不能说实话,二人也常常因杨某福的“神秘”和“性格内向”吵架。

在侦查人员抓获杨某福时,他的第一句话就是“想见一下自己的母亲,吃一碗自己母亲做的洋芋搅团”。当侦查人员告诉他的母亲已经去世后,他痛哭流涕,哭诉“我后悔死了”。

发案时,犯罪嫌疑人杨某福18岁,正是青春年少美丽年华。他也有着与其他年轻人一样的对美好生活的憧憬,但他绝对没有想到要杀人潜逃。如果没有那一时的胆大妄为、愚昧无知,他也会和大多数人一样,有着幸福的家庭和美好的生活……

供 稿:武都区公安局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