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古人讲“茶满欺人,酒满敬人”,生活处处皆学问

2020-11-19新闻19

原标题:古人讲“茶满欺人,酒满敬人”,生活处处皆学问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而且源远流长,其中的俗语文化更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一颗璀璨的明珠,千百年来一直指引人们正确的方向。俗语,又称老话或者民间谚语,大多数都来源于民间,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可以说是很接地气的中华文化。

古时候的社会阶层分为士农工商,农民普遍的社会地位要略高于商人和打工之人。农民经常在田间劳作,社会上的世态炎凉也能亲眼目睹,他们通过自己的生活经验,总结出很多我们耳熟能详的俗语,其目的就是告诉后人少走一些弯路,多学习一些为人处世的道理,这样才能规避掉很多风险。

其中有这样一句俗语说“ 茶满欺人,酒满敬人”,那么这句话到底是什么意思?为什么给人倒茶不要倒满,而给人敬酒却要满满的一杯呢?这里面其实暗含很多为为人处世的深刻道理,读后还真长见识了!

我国的茶酒文化,一直是文人墨客最喜爱的一种文化,不论是诗词歌赋还是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茶酒文化的影子。

比如:清代著名词人纳兰性德曾写“ 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 ”的名句,短短3句话就包括了茶酒;李白也曾有“ 两人对酌山花开,一杯一杯复一杯 ”的快意之语;曹操的“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的豪言壮语;白居易的“ 无由持一碗,寄与爱茶人 ”又充满浓厚的友谊之情。

但是不论做什么事,都要遵守一定的规矩,千万不可胡来,以免惹出笑话。比如给别人倒茶这件事,看似是好心,但是因为行为不当,很容易好心做了坏事,甚至引起别人的不满和愤怒。

茶满欺人

中国的茶文化在大唐时期开始鼎盛,到如今我国的茶文化已经走遍了世界每个角落。而众所周知的是,茶是用来品的,自古就有品茗一说。

而品茶宜慢不宜快,再加上泡茶的水温很高,如果给人倒满茶,客人就很难拿起茶杯,稍不留神就会烫伤,所以这便是“茶满欺人”的来历。

当然,茶满的时候客人也无法安心品茶,只能等到茶凉了再端起茶杯,但是喝茶一般都讲究热饮,这样口感才是最佳的。

如果主人不明白此间道理,为人沏上一壶好茶,却把茶杯灌满,这很容易让对方觉得是在赶客。因为一个不懂人情世故的小动作,会损失一段友谊,实在是得不偿失。

酒满敬人

酒桌文化也是我国最有特色的文化,自古以来就有很多饮酒的文人,彼此在一起开怀畅饮,文思泉涌,写下无数金句。

而劝酒更是中国人待客之道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我们经常在酒桌上看到这样一群人,他们给人倒上满满一杯酒,于是对人说:“我先干为敬,你随意”,让我们感到很是热情。

而喝酒也能看出两个人关系的深浅,古人认为喝酒就要畅快淋漓,如果带有几分狂士的风骨,那就更妙了。比如李白说的“ 金樽清酒斗十千”可谓是豪气干云,还经常劝人喝酒,比如“ 将进酒,杯莫停”。

既然喝酒要尽兴,自然要显得豪气一些,倒满酒是必不可少的。 酒桌文化认为,为他人倒满酒,代表的是一份尊重,一份情谊,而把酒一饮而尽,更是说明对方认可了彼此之间的感情。

自古就有“喝酒喝厚,赌钱耍薄”的智慧之谈,赌钱之人越赌感情越淡,最后因为利益的纠纷互不往来,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而喝酒却正好相反,两个人经常在一起饮酒,会增加双方的感情,排解心中的寂寞和不愉快,而给人倒满酒,也向来是人们热情的待客之道,因此就有了“酒满敬人”的说法。

其实“茶满欺人,酒满敬人”,看似简单的8个字,却隐藏着为人处世的道理。做事情不能输在细节上,在茶酒文化中寻找增进感情的方法,充分体现出我国是一个礼仪大国,作为华夏儿女,这些俗语不可不知,否则容易闹出很多笑话。

各位网友,你对“ 茶满欺人,酒满敬人”是如何看待的?欢迎在下方留言区留言,我们一起学习和探讨。

来源:诗词欣赏

-------------------

#人生哲理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