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攀登者】地球的极限距离—19757米

2020-11-19新闻16

原标题:【攀登者】地球的极限距离—19757米

8848+10909=19757米

2020年-1960年=60年

1960年5月25日凌晨4时20分,中国登山队的攀登者,将红旗插在了8848米的世界之巅,完成了人类首次从珠峰北坡登顶的壮举。

2020年11月10日8时12分,“地球第四极”——西太平洋马里亚纳海沟,载人深潜“奋斗者”号成功坐底“挑战者深渊”,深度10909米,创下中国载人深潜新的深度纪录。

19757米和60年,这两个不同计量单位的数字,在这一刻形成了完美的交集。用了整整60年的时间,中国“攀登者”们探索出了地球这个世界的极限距离——19757米。

事实上,在我们所在的物理世界,还有无数个“平行世界”,在科技、企业、行业,那里有无数个山峰,还等待着攀登者们,去探索新的极限。

11月18日,2020戴尔科技峰会以“以科技之名,致敬攀登者”为主题召开,戴尔与产业各界的“攀登者们”,也在诠释“攀登永不止步,攀登者的精神永不磨灭”。

在戴尔科技峰会现场,有三种不同领域的攀登者,进行了一场面对面的精神碰撞。

中国著名登山家夏伯渝代表的真正的珠峰攀登者,戴尔科技集团全球执行副总裁、大中华区董事长兼总裁黄陈宏博士代表的科技攀登者,和人民网党委委员、监事会主席唐维红代表的媒体攀登者,从初心、经历和使命三个维度,三个不同的“平行世界”,三种不同的人生选择,也映射了三种各具特色的攀登之路。

左:夏伯渝,中国著名登山家

中:黄陈宏,戴尔科技集团全球执行副总裁 大中华区董事长兼总裁

右:唐维红,人民网党委委员 监事会主席

任何事物都有初心,对于攀登者而言,成为攀登者之前,首先要明确的是对攀登本身的初心。有了初心的支撑,才有了不断向前的动力。

夏伯渝的初心就是不服输,他说,“我受伤以后就觉得,尽管我没有脚,我不输给任何人,自信、自强、挑战自我,与命运抗争,无脚也要再登珠峰这个梦想,一直支持着我43年来终于登上了珠峰。”

最后的登顶是攀登者那一刻的荣光,而在此之前攀登者要经历很长的过程,从训练的过程,学习的过程,到攀登的过程,这是一条很长的路。

中国著名登山家夏伯渝

对于黄陈宏来说,2015到2020年这段时光令他记忆最为深刻,“2015年9月份在上海,正式宣布戴尔中国4.0的战略,当时宣布了这样几件事情:2015年到2020年,我们在中国的投入要达到1250亿美元,贡献中国的进出口1750亿美元,每年在中国支撑的工作机会不小于100万个,现在看我们已经超额完成了任务。这么多年戴尔一直是秉着’在中国,为中国’的精神,做中国攀登者的心态,不断地坚定信念,认准目标,为中国经济发展做贡献。”

的确,攀登过程中必然会有遇到各种各样的难题,甚至是生命的危险,如果没有强烈的使命感支撑,很难想象在那样恶劣的环境下,唯有信念能够支撑攀登者达到峰顶。

戴尔科技集团全球执行副总裁、大中华区董事长兼总裁黄陈宏博士

对唐维红来说,人民网的转型也是信念支持的,“从2019年起,人民网就更新了新的定位做‘内容科技企业’,科技赋能之下的事业会越来越大。人民网现在在内容生产产业、内容分发、应用层、基础层,都已经在起步。未来已来,我们也需要同高校、企业进行合作,不断攀登。”

人民网党委委员、监事会主席唐维红

从三位不同“世界”的攀登者身上,我们可以得出结论——每个攀登者尽管所处的环境,面对的领域不同,但他们不断突破自我,勇于挑战新世界的攀登者精神是相同的。

而在行业,在产业,在技术层面亦有很多“平行世界”,它们也需要攀登者。

每一个行业和领域,都需要攀登者。

例如在半导体行业,中微半导体就是这么一家在半导体领域的攀登者。中微半导体自主研发出了与美国领先设备公司同等质量的5nm刻蚀机,目前已经顺利通过台积电5nm工艺的验证,并且拿到4道制程,创造了中国半导体设备的又一个里程碑。

在制造行业,贵阳市政府就是智能制造领域的攀登者。过去几年,在“工业4.0”等政策的鼓励推动下,作为发展智能工业重点城市之一、贵州省唯一一个国家智能制造新模式应用项目的贵阳,一直在推动制造业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高端化、规模化方向发展。正因为提前布局的成功,贵阳市经济增速连续6年位居中国省会城市第一。

的确,作为国民经济的主体,制造业能否成功数字化转型,关乎“中国制造”到“中国智造”的进程。峰会现场,戴尔科技集团全面分享了帮助金风科技、贵州工投智造科技有限公司、京东方等众多合作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历程,带动制造行业提质增效。

左:潘广崇,金风科技集团首席转型官

右:吴冬梅,戴尔科技集团全球资深副总裁 中国核心客户和全球客户事业部总经理

作为数字化转型的赋能者,戴尔也正用自身的技术能力与行业场景结合,共同去攀登行业应用的新高度。

在戴尔科技峰会中,戴尔科技集团中国研发集团的专家们把前不久刚刚驶入复旦大学的人工智能小车带到了主会的现场,演示并讲解了一堂生动的自动驾驶原理课。通过戴尔科技集团重要的硬件平台和实践环境,复旦学子以第一视角深度体验自动驾驶中的AI应用,创新教学形式,实现产教研的深度结合,这是典型的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场景化创新。

左上:陈春曦,戴尔科技集团中国研发集团 上海公司总经理

右上:应质峰,复旦大学教务处副处长 创新创业学院副院长

左下:戴尔科技集团中国研发集团专家现场演示并讲解

右下:戴尔科技自主研发自动驾驶小车

再比如,戴尔科技集团全面展示与全景智联搭建的武汉方舱医院的案例。在今年疫情期间,仅用2天时间,戴尔科技集团通过协助全景智联完成武汉方舱医院物联网IoT解决方案整体交付,实现可视化病人实时位置、实时报警、病例上传、病例共享、远程会诊等功能,缓解疫情期间医疗压力,为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战略成果奠定数字基础。

全景智联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执行总裁李柏说,“攀登者精神就是团队合作的精神,特别感谢戴尔科技集团在整个方舱医院的信息化建设过程中,提供的全程帮助,包括领先的硬件设备、边缘计算服务器、超融合一体机,存储设备,和我们一起顺利地保障了方舱任务的完成。”

左:李柏,全景智联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执行总裁

右:孔大勇,戴尔科技集团全球副总裁 大中华区存储平台及解决方案事业部总经理

客观地说,每个行业都需要攀登者,但同样需要为攀登者赋能的同路人,戴尔正在中国的百行百业数字化转型中,扮演着这样的角色。

1972年,麦多斯在《增长的极限》一书中提出过自己的担忧:全球的经济增长,会很快耗尽不可再生资源,并将地球推向毁灭,这就是著名的“增长极限论”。然而,或许连麦多斯也未曾想到,当时间来到21世纪,以数字化技术为代表的新兴生产力,取代了传统资源,让数字经济成为了撬动时代发展的新支点,推动人类社会不断变革进化。

而数字经济也是由千百个行业的数字化所组成,而行业的数字化又由千百个数字化的应用场景所组成。这些复杂和琐碎的场景也在面临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网、AI等新技术的不断叠加,带来的新技术融合的挑战。

所以每一位技术攀登者,必然是技术的融合者,通过将多种新兴技术的融合,与产品结合,形成形形色色的行业解决方案,赋能行业数字化转型,并最终成为推动数字经济的“巨人”。而戴尔的优势恰恰在于拥有最全面的企业级产品线,以及将这些产品与行业需求融合的能力。

在本次峰会上,戴尔科技集团全面展示了新推出的涵盖从边缘计算到核心数据中心再到云计算领域的创新产品组合与解决方案,涵盖了存储、服务器、超融合、云计算等领域。

戴尔科技Power家族产品

特别是“第五代存储”系列新品,包括专为数据时代设计的PowerStore,体现非结构化数据存储新标准的PowerScale,轻松驾驭数据管理的PowerProtect DD,化繁为简、赋能创新的VxRail 7.0等等。还展示了Dell EMC VxRail、Dell EMC PowerEdge XE2420和Dell EMC PowerScale等产品。

上:刘伟,戴尔科技集团全球副总裁 中国研发集团总经理

下:杨捷,戴尔科技集团高级总监 大中华区售前系统工程部总经理

尤其是“第五代存储”有效容量、敏捷高速、无缝接云、数据护航、AI赋能的五大特性。其中,“有效容量”作为第五代存储的重要衡量标准,不仅实现了存储设备的大幅度扩容,也使得存储资源被高效利用,同时进一步优化和降低了存储设备乃至整体数据中心的能耗水平,推动可持续发展。

很明显,作为数字化转型的实践者和使能者,戴尔无数次证明了自己有能力通过,从边缘计算到核心数据中心再到云计算的一站式、端到端全面解决方案,为行业客户提供实现数字化转型不可或缺的基础架构,做到赋能“新基建”。

如黄陈宏所说,“作为一家外资本地企业,戴尔在中国的发展历程体现了坚守目标、坚定信念、不畏艰难、勇攀高峰的攀登精神。从研发,采购,生产到供应链的各个环节,戴尔中国已经实现全面本地化。

未来,我们将始终如一践行‘在中国,为中国’的戴尔中国4.0+战略,助力我们所在的电子信息产业,为打通国内大循环和国内国际双循环作贡献;并通过积极参与‘新基建’,以科技实力赋能企业数字化转型,助力中国经济的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

的确,在进入中国市场20多年以来,戴尔始终秉承“在中国为中国”的核心战略,并为中国的经济建设、科技发展、社会责任、人才就业与培育等方方面面都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上:李三平,戴尔科技集团中国研发集团 首席科学家

下:周兵,戴尔科技集团全球副总裁 大中华区政府事务部

从疫情爆发初期,戴尔就全面投入到中国的防疫抗疫大环境当中。早在今年1月,戴尔就率先向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紧急捐款专项用于抗击湖北省特别是武汉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在疫情最严重的湖北省,戴尔向湖北省内医院捐赠大批IT办公设备,并在当地提供7×24小时待命的技术支持,全力保障医疗、金融保险、通信、交通等领域IT设备和服务的顺畅运转,确保了湖北省内包括医院、防疫站、银行、通信运营商等客户的服务保障工作,为抗击疫情提供了力所能及的支持。

越是特殊的时期,越能检验一家企业在“本地化”工作上的水准。戴尔用这样的点点滴滴,不断验证了,“戴尔已经是一家中国本土企业”。“在中国,为中国”已经远不止于口号,它更是戴尔为中国付出的真情实感!

戴尔也始终是国家战略和政策的支持者、行动派,伴随数字建设在各行业的纵深发展,戴尔中国战略已升级到4.0+新阶段,戴尔将一如既往履行承诺,坚定不移践行“在中国,为中国”战略,继续立足中国,帮助更多国内企业增强竞争力,助力“新基建”发展,推进产业数字化转型,为经济高质量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每个行业的“平行世界”里

都有攀登者的身影

戴尔科技集团

以科技之名?致敬

攀登者,我们一路同行!

#玛莎拉蒂#中华#豪华车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