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抑郁症呈逐渐低龄化趋势,切莫认为孩子的烦恼只是“矫情、瞎想”

2020-11-19新闻7

据相关调查数据显示,全球抑郁症患者遍布各年龄段。在这其中,14岁-35岁的受访青年中有近三成具有抑郁风险,近一成有抑郁高风险。不仅如此,因抑郁症而自杀也已经成了15岁-29岁人群第二大死亡原因。在抑郁症高发病率,且呈现越来越年轻化趋势的同时,抑郁症的就诊率却并不高。

高患病率和低就诊率之间的缺口,很大一部分原因仍在于观念的偏差以及误解。由于很多家长对于青少年抑郁症还不够了解,所以,误以为孩子只是“太娇气、胡思乱想、矫情、作”,殊不知,这样的误解很可能会将他们推入“深渊”。因此,正确认识抑郁症积极防治尤为重要,一定要引起家长们的高度重视!正确认识抑郁症,这些你应该要知道

抑郁症又称抑郁障碍,以显著而持久的心境低落为主要临床特征,是心境障碍的主要类型之一。抑郁症和抑郁情绪不同。

抑郁情绪是一种正常的情绪反应,每个人都会在一些时候感到悲伤难过,但这些悲伤难过一般有特定诱因,比如一些伤害和挫折,而且这种情绪维持的时间比较短,我们很快就可以恢复。

抑郁症的症状表现

1、大部分时间都心境抑郁,且几乎每天如此,基本不受环境影响(注:儿童和青少年表现为心境易激惹);

2、对于所有或几乎所有的活动兴趣或乐趣都明显减少;

3、失眠或睡眠太多,中重度以上的睡眠障碍;

4、感到疲劳或精力不足;

5、感到自己毫无价值,无理由的自责或过分和不适当的罪恶感;

6、反复出现想死或自杀念头,或自杀行为;

7、存在思维或注意力集中能力减退,如犹豫不决或踌躇;

8、精神运动性激越或迟滞;

9、情感反应缺乏;

10、在未节食的情况下体重明显减轻,或体重增加(上月体重的5%以上),或几乎每天食欲都减退或增加;

11、性欲明显丧失。

提醒:以上所列出的是抑郁障碍患者的常见临床表现形式,一般出现5个及以上的上述症状,且持续两周以上时,建议应及时寻求专业人士的帮助!关于抑郁症的3个误区

1、“不开心”就是“抑郁了”

真正的抑郁症,“心情低落”要至少持续两周,影响其日常工作、生活,而且不仅仅表现为情绪不好,还有焦虑不安,兴趣缺乏和乐趣丧失,“做什么都觉得没意思”,此外有些患者还出现胸闷、胃肠道不适等躯体焦虑的症状。因此,不能将暂时的心情不好简单地归结为抑郁。

2、抑郁症靠心理疏导就能好

有些患者的家人认为,抑郁症是心理问题,做做思想工作,情绪疏导就能好,不需要到医院治疗。实际上,抑郁症是一种疾病,尤其是发展到了中度和重度,需要进行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和心理治疗相结合的综合治疗。

遗憾的是,由于患者不重视或者存有“病耻感”,抑郁症的就诊率不到4%,也就是说,还有96%的患者没有意识到,或者不愿意到医院进行检查。在抑郁症患者中,只有不到10%接受了治疗。即便是在医院确诊患有抑郁症,有些因为经济原因,有些担心药物副作用,有些认为自己能够调节好,仍有部分患者不接受正规治疗。

3、症状缓解了就可以减药停药

之所以强调按时服药,是因为抑郁症有容易复发的特点,患者经过抗抑郁治疗,仍有35%的复发几率,如果三次发作、未接受维持治疗的患者,今后有很大几率可能会复发,所以不要吃完药觉得不能立刻看到效果,就认为没有作用,并且,大部分复发的患者是因为过早停药而复发的。在此提醒:在治疗过程中要听从医嘱,坚持治疗,这样才能获得稳定的疗效。

在孩子遭遇挫折时,家长需要尽力帮助和保护,而不是一味指责和评判。不要“凝视”他们,应该和孩子们平视以及平等沟通。

对于青少年抑郁症,除了专业治疗外,正确、包容和强大的爱以及长久的陪伴更能带来温暖人心的力量。

#心理健康#抑郁症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