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贵阳高新区:稳就业 保民生 促发展

2020-11-19新闻5

原标题:贵阳高新区:稳就业 保民生 促发展

稳就业 保民生 促发展

厚积

薄发

大放

异彩

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面对疫情带来的挑战,如何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贵阳高新区把稳就业放在全区工作的“重中之重”,充分发挥重大项目建设拉动就业作用,精准施策、多措并举,截至目前,全区重大项目累计提供7547个岗位,新增就业5711人。

暖企政策稳企业

11月18日,在贵州达沃斯光电有限公司二厂内,全球首条类7代触摸屏智能生产线上,机械手臂将一块块重达30斤的玻璃平稳放到运输平台上。目前,该公司在贵州建成的两条生产线均已实现全自动生产,订单量稳定增加,年底有望实现全年5亿元的产值目标。

贵州达沃斯光电有限公司董事长陈立介绍,此前,为扩建厂房、扩大生产规模,公司急需融资,贵阳高新区得知后,及时协调金融机构,帮助公司成功融资3500万元,不仅工厂顺利扩建,更带动了近千人就业。

稳定了企业才能稳定就业,今年以来,贵阳高新区出台了《贵阳国家高新区支持企业应对疫情加快发展的十五条政策措施》等系列文件,从鼓励、补贴、保障三个方面,对规上企业、中小型企业在产量、人工的增加方面给予奖励;开启“包保制”“云招聘”,为企业解决各类难题;在融资上给予帮扶,全力帮助企业降本减负。

企业生产发展有了保障,全区经济一路向好。今年前三季度,贵阳高新区六大新产业工业总产值完成108.39亿元,其中,先进装备制造业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48.13亿元,同比增长14.1%;数字产业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31.71亿元,同比增长62.1%。

校企合作助发展

比亚迪是贵阳高新区引进的重大项目之一,其建设的智能制造产业园占地680亩,计划投资50亿元,建成后年产值超过100亿元。

企业投产在即,今年急需用工150人,明年急需用工1700人。贵阳高新区得知后高度重视,经区党工委有关领导亲自协调,促成了贵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等六大职院主要负责人赴项目现场开展政校企座谈会。会议达成相关合作协议,各大职院将与贵阳高新区企业共建实训基地,开展定向培养、订单培养、专项培训、定点实习等。在随后的比亚迪一期用工招聘会上,应聘人数达752人,经笔试、面试,企业选定159人。

前不久,贵阳高新区国际人才城为比亚迪提供场地举行持续五天的专场招聘会,会上共发布高级工艺工程师、车间主管、管理员等250个岗位,吸引600多名求职者投递简历。目前,企业还在筹备二期用工,正紧锣密鼓地开展招聘工作。

“政校企合作为各大职院与贵阳高新区企业开展用工合作、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创造了有利条件,真正实现了企业、学校双赢。”贵阳高新区社会事务局有关负责人说。

据悉,今年前三季度,高新区省重大工程和重点项目累计完成投资73.62亿元,同比增长96.8%,完成贵阳市下达全年目标任务的133.85%。

项目建设促就业

在贵阳高新区贵州智造大厦项目建设现场,施工人员正在加紧施工,来自纳雍县的姚银飞和妻子已在这里工作三个多月。“我和老婆两个一起出来打工,我每个月有6000多元,老婆有4000多元,工地还管吃,很不错。”姚银飞说。在这个工地上,像姚银飞这样的务工人员有62人,工地不仅为他们提供工作机会,还教授他们工作的技能,让他们有能力快速在城市落脚。

以项目建设促就业,是贵阳高新区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的重要抓手。贵阳高新区积极对接了解区内重大项目建设劳动用工、职业培训等需求,梳理12家重点(企业)项目4028个岗位,编制高新区重点(企业)项目计划用工需求,组织园区企业实地举办、参加招聘会4场。同时,开展“线上+线下”多形式招聘会,依托“365高新云聘”平台持续举办网络招聘会。通过多渠道招聘,贵阳高新区以项目建设促就业效果明显。

截至目前,全区重大项目累计提供7547个岗位,新增就业5711人。其中,玫瑰园项目新增就业1552人,科技人才小镇天一观山阅项目新增就业990人,融创数据小镇项目新增就业701人。

来源: 贵阳日报、贵阳晚报

贵阳国家高新区人才特区办

提供区人才资讯、招聘

高层次人才精准服务

区企业资源共享

#就业#新冠肺炎_社会#企业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