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以树为家,魂归大海!深圳178位逝者选择生态葬

2020-11-19新闻7

来源:读特

绿树为家,大海见证,11月19日上午,深圳市第44次海葬活动在大鹏湾海域举行,同日进行的还有第14次树葬活动,共有127位逝者魂归大海,51位长眠树下。其中,参加海葬的深圳户籍骨灰50具,参加树葬的深圳户籍骨灰30具。

树葬现场在“绿荫园”的一棵大榕树下,家属们手捧亲人骨灰盒,将亲人骨灰通过导管融入大地,或呢喃,或抽泣,或平静,与亲人做最后的告别。树葬,是一种诗意的告别方式,逝者长眠树下,滋养土地,待大树茂密成荫,又萌生出新生的希望。而就在这棵大树下,10年来,长眠着数百位参加树葬的的逝者,每年的逝者共同拥有一块整洁的墓碑,上面写着他们的名字,十多块墓碑围着大树根部,形成了一个圆圈。长眠在此的先人们,绿树为家,这颗大榕树,就是他们的“朋友圈”。

公益海葬现场,在庄严肃穆的音乐伴奏声中,在礼仪人员的祭文宣读声中,大鹏湾海域又迎来了127位“居民”,伴随着花瓣,一捧捧骨灰洒向大海,与海同赴生态之约,托涛涛万里碧波,寄拳拳深情于沧海。

“今年,99岁高龄的母亲永远的离开了我们。遵照母亲遗愿,我们将母亲的骨灰撒向大海。母亲来深圳20多年,她说骨灰撒海可以节约土地资源,生前多次跟我们说逝世后要将她骨灰撒入大海。”前来送别母亲最后一程的姜先生说。

在海葬活动现场,来自贵阳的王先生前来送别父亲。“父亲是一个生活简单的人,生前,他跟我说他选择骨灰海葬这种简约的丧葬方式。”王先生说,以后只要有海的地方,就可以祭拜父亲。

截至目前,深圳累计共37607具骨灰撒进大海;共 644具骨灰参加了树葬。在本次骨灰海葬中,其中有5具骨灰是无语体师,20具贵阳逝者骨灰。

据悉,2018年10月,深圳市出台《深圳市节地生态安葬奖励办法》,从2018年10月1日起,逝者生前为本市户籍的参加深圳市、区民政部门组织的节地生态葬可享受生态葬奖励(海葬奖励3000元,其他生态葬奖励1000元),逝者生前为非深圳市户籍的参加节地生态安葬继续给予免费。

此外,记者从市殡仪馆获悉,市殡仪馆新馆1号楼业务厅、2号楼殡仪市场已经投入使用,3号楼综合办公楼即将投入使用。市殡仪馆改扩建项目总建筑面积53056.6㎡(其中地下9999.6㎡),共分五期进行,预计2022年完成。

数读深圳生态葬

2017年3月29日,深圳市第37次骨灰海葬(91具),吉田园第11次骨灰树葬(55具)活动。

2018年3月29日,深圳市第39次骨灰海葬(124具)及吉田园第12次骨灰树葬(60具)活动。2018年11月第40次海葬(57具)。

2019年3月26日,深圳市第41次骨灰海葬(178具,其中深户60具)及吉田园第13次骨灰树葬(58具,其中深户26具)活动。

2019年7月26日第42次骨灰海葬(共206具,其中深户21具、非深户37具、无名148具)

2019年11月26日第43次骨灰海葬(共415具,其中深户33具、非深户79具、无名303具)。

2020年11月19日,深圳市第44次骨灰海葬(共127具,其中深户50具),吉田园第14次骨灰树葬(共51具,其中深户30具)

海葬,1998年起至2020年11月19日,累计共37607具骨灰撒进大海。

树葬,2008年起至2020年11月19日,累计共 644具骨灰树葬。

见习编辑 王子烨

(作者:读特记者 罗莉琼)

#殡仪馆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