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河口区重商亲商安商 以优质环境打造招商引资“强磁场”

2020-11-19新闻14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 王卉 通讯员 杨胜男 东营报道

在看到东营雪龙食品产业一体化项目动工的那一刻,河口区产业招商三组组长张建强倍感欣慰。回顾项目招引历程,历时700余天,如何将项目抢到河口区,一个个场景让他感慨万千。“现在各地优惠政策都差不多,我们招商引资就是拼环境、拼服务。说到底,真正让项目在这里落地生根,得益于河口区不断升级的‘软环境’。”张建强表示。

2018年10月,河口区产业招商三组与康城雪龙食品科技有限公司第一次洽谈未果,企业初定南京;2019年5月,河口区成立五大主导产业招商组,招商三组再次对接跟进,数次洽谈,河口区领导亲自挂帅,十几次专题会议,投资协议细节、优惠政策条款等事无巨细高位推进。终于,企业被河口区的诚意感动,双方于2019年11月19日正式签约。

项目签约后不久,就遇到来势汹汹的新冠肺炎疫情。为确保项目快速推进,河口区产业招商组通过电话、网络等途径,帮助公司联系本地水土保持方案、地质勘察报告编制单位承接相关手续办理事宜,并接受企业委托直接代办供电方案设计等事宜,做到了企业不进驻,项目推进不延迟。

项目落地过程中,最难的就是土地指标问题。河口区大胆探索申请土地指标预批思路,以市政府文件形式组件上报省相关部门,终于在全市64个成熟项目齐等用地指标的情况下得到了土地预支指标。

“这一路走来,我们真切地体会到了什么是‘店小二’式服务,什么是‘把企业当自家人’,什么是‘重商亲商安商’。接下来,我们会加紧建设,确保在今年11月底完成第一个车间整体施工,年底前达到生产条件,不辜负河口区对我们的信任和支持。”康城雪龙食品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陈少懵由衷地说。

陈少懵所言正是河口区重商亲商安商理念的真实写照。近年来,河口区紧抓全面深化改革东风,坚持刀刃向内,高位推动,高标高效,聚焦堵点难题,全力构建“招商引资24小时不打烊、服务企业360度全覆盖”的工作品牌,激发招商引资活力。

高位推动,落实重点项目专班和“1+3+N”会商机制。河口区建立了重大项目顶格推进和区领导帮包重点项目制度,对全区重点项目实行清单化管理,成立重点项目工作专班,从区长、副区长到关联部门负责人,分层次分领域解决项目推进难题,建立督查台账,区政府督查办进行事项跟踪督办,确保解决事项落实到位。今年以来,组织有关部门会商20余次,推进兴河大道PPP等一批省外、市外项目开工建设。

高标高效,打造“链条式”服务。河口区实施重点项目审批“绿色通道”,实行一窗受理、容缺受理、拿地即开工等审批服务,集中开展全领域“项目代办”“联审联批”服务,坚持“能代办的全部代办,不能代办的一律领着办”,全力为企业节约时间。投资1.6亿元的盛龙非织造生产项目,从投资方实地考察到实现固定资产投资,仅用三天时间,成为客商纷纷点赞的“河口速度”。

聚焦堵点,落实“要素跟着项目走”机制。河口区全力解决重大项目需求,为项目精准配置土地、能耗等要素指标,先后为唐正能源高效异质结太阳能电池二期等项目解决土地指标800余亩,推动中车风电产业园、胜利万和高端油服产业园、瑞致新材料等项目盘活闲置厂房及土地资源。安诺其高档差别化分散染料项目3.87万吨标准煤能耗指标通过市区承诺制方式,一次性通过省发改委评审。

为者常成,行者常至。目前,中海石油、中国中车、江西正邦集团、安徽海螺集团、中建三局、中铁三局等大型企业纷纷与河口区开展合资合作,中海石油东营石化500万吨升级改造、富友联合澳亚乳制品、中车风电产业园、兴河大道PPP等项目接连在河口区这座石油小城落地、生根、发芽,为河口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