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流行性出血热,您该知道点儿……

2020-11-19新闻14

原标题:流行性出血热,您该知道点儿……

传染性疾病因为传播的途径各有不同,就有不同的分类,防控的方法也各不相同。虫媒传染病顾名思义就是由病媒生物所传播的传染病。一般是有病媒叮咬,传播给动物及人类。比如说疟疾,鼠疫。病媒生物,包括蟑螂,苍蝇,蚊子,跳蚤,蚂蚁臭虫等。尽管秋冬季节少了苍蝇、蚊子等传播疾病的“害虫”,但依然不能掉以轻心,北方的冬季,特别是北方的农村,要重视和预防流行性出血热。

1、什么是流行性出血热?

流行性出血热又称肾综合征出血热,是危害人类健康的重要传染病,是由流行性出血热病毒(汉坦病毒)引起的,以鼠类为主要传染源的自然疫源性疾病。以发热、出血、充血、低血压休克及肾脏损害为主要临床表现。

2、它是怎么传播的?

流行性出血热主要通过老鼠作为媒介,将病毒传染给人体。流行性出血热的传播途径如下:

呼吸气体:老鼠的排泄物在自然环境中形成气溶胶,患者通过呼吸气体,引起病毒感染;

污染食物:接触者通过食用不洁的食物后,经消化道传播;

污染皮肤黏膜伤口:老鼠分泌物污染皮肤黏膜伤口后,病毒进入体内。

3、哪些人容易感染流行性出血热?

每个人均可感染流行性出血热相关病毒,但发病主要取决于人的生活工作习惯和动物的生活习性。如果带毒的啮齿类动物主要栖息于农田,人感染则主要与农业活动有关;如果带毒的啮齿类动物栖息在人的家内或其他建筑物内,则感染主要发生在居家环境中。

4、出现哪些症状要怀疑感染流行性出血热?

人感染活性病毒后潜伏期通常为7-14天,也偶见短至4天或长至2个月者。就诊早晚和治疗措施的不同,临床表现相差悬殊,典型临床表现具有三大主征,即发热、出血和肾损害。

患者起病急,早期有发冷,发热等症状,全身酸痛,乏力,呈衰竭状;可有头痛,眼眶痛,腰痛(三痛)和面、颈、上胸部充血潮红(三红),呈酒醉貌;可出现眼睑浮肿、结膜充血,水肿,有点状或片状出血;上腭粘膜呈网状充血,点状出血和腋下皮肤有线状或簇状排列的出血点。

如果有以上症状且近期有野外劳作史或鼠类接触史,请尽早就医。

如何预防?

流行性出血热是一种可预防的传染病,只要措施到位,就可以避免被病毒感染。防治的关键主要是以下三个方面。

防鼠灭鼠是本病预防的主导措施,防鼠为切断传播途径,灭鼠为消灭传染源。疫苗接种可有效预防流行性出血热,是个人预防病毒性出血热的最有效的办法,我国针对流行性出血热实行扩大免疫接种规划措施,流行区人群应接种疫苗。

病人治疗要“三早一就”——早发现、早休息、早治疗、就近到规范性医疗机构治疗。

作者:沈阳市卫生健康服务中心赵希伟

#血液疾病#传染病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