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在打造一个幸福的小孩之前,我们先失去了宁静的家庭”

2020-11-19新闻4

原标题:“在打造一个幸福的小孩之前,我们先失去了宁静的家庭。”

我曾经遇到过一个对孩子的学习特别上心的家长,据说,她的孩子在小学一年级的时候就能看英语原声动画片了,而且还擅长多种才艺。在我们这样的小城市算是非常耀眼了。

但为什么要用“据说”呢?因为在高中阶段,那个小姑娘并没有表现出如传说中一般的灵气,她的英语成绩很一般,也没见展示过什么了不得的特长。倒是看起来羞羞怯怯的,常常因为害怕跟老师打招呼,于是干脆绕道走。

这个小姑娘甚至不愿意老师知道自己是谁,有一次,她的同学在路上大声喊她。她一回头,发现我也在路旁,顿时脸色一变,对同学说:“别叫我名字!”

那以后,我花了很长一段时间主动与她交流,才慢慢得到她的信任,让她养成了经常来办公室找我请教难题的习惯。

就在我慢慢和小姑娘走近的那段时间,她的母亲主动联系了我,说想跟我交流一下孩子的教育问题。带着想要多了解一下这个孩子的想法,我答应了。

那是一次令我印象深刻的会面。整个过程中,我基本没插上话,一直是她的母亲在说。从孩子出生一直讲到上高中,讲孩子如何阅读启蒙,讲孩子如何学习英语,讲孩子去了多少地方旅游,讲孩子将来还要怎样怎样……每一个阶段,她都会给我分析为什么要带着孩子进行这些活动,有什么样的理论依据。最后她告诉我:“老师,我希望这个学期你重点关注一下她的古文阅读,看看能不能让她把《史记》中的经典篇目阅读一遍。”

这个母亲其实挺年轻的,看起来很有气质,但眉头却总是不自觉地皱着,以至于眉目之间总有一点淡淡的纹路,给人一种很难取悦的感觉。这可能是一种错觉,因为她其实对我很客气。但我还是感觉到一种巨大的压力,以至于我连反对她的心情都没有,只想匆匆结束这场对话,好让自己透透气。

也因此,谈话中我几次想问她:“ 你难道不想知道你的女儿在学校里有什么开心和不开心的事情吗?”但最终都没问出口。

我忽然就明白了,为什么她的女儿看起来那么羞怯,那么消极。她仿佛总是希望自己直接从众人眼中消失。

她一直担心别人知道她的母亲如此强势。这会让她很难受。

这个母亲可能比较极端,但我在教学工作中多次遇到类似的家长。 他们常常眉头紧皱,目光中透着焦虑,隐隐还有一丝幽怨。因为他们一直在为这个家庭付出、筹划,但却常常收不到预期的效果。甚至,家庭的其他成员还常常露出一种竭力忍受的神情,仿佛他才是那个无理取闹的人。

这些眼角眉梢的伤害,对人的青春具有极大的杀伤力。让他们即使外表还年轻,却很难活得漂亮。

我是在批判这些父母吗?当然不是。

正相反,我为他们感到惋惜。

他们那么热忱,那么充满爱心,那么全心全意地想要让这个家庭越来越好。他们可能看了很多教育方面的文章,“精通”各种教育理论,也深知当代的教育资源是如何稀缺。

所以,当孩子还在肚子里的时候,他们就已经开始策划了,从胎教到启蒙教育再到能力提升训练……他们始终陪伴着自己的孩子。

在这过程中与伴侣的漫不经心斗争,与家里长辈的落后观念斗争,有时候甚至要大声争吵或者哭泣才能维持自己计划好的路线。

刚开始,孩子看起来的确比同龄人优秀很多,会更多的儿歌,认识更多的汉字,有着更标准和流畅的英语口语……

但是慢慢地, 孩子长大了,懒了,皮了,学会找理由了,甚至直接叛逆了,转眼之间到了高中,他们中很多可能已经放弃了策划孩子的具体科目学习计划,但仍然心心念念关注着高考的相关信息,他们甚至比学校老师的消息还要灵通。

这种杰出的能力带给了他们一个又一个的胜利,直到在与孩子的交流中遭遇沉重的打击。

“她小时候那么乖,那么听话,真不知道为什么现在脾气这么怪。”不止一个家长这样对我说,不仅仅是母亲,也有父亲。

我问他们:“ 你们希望自己的孩子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呢?”

他们说:“至少先要把高考这一关过去吧。”

我说:“那高考以后呢?怎么走?”

他们说:“高考以后,那就是他自己的人生了。我也管不了了。”

我说:“那如果高考以后,你发现你的孩子没有勇气跟同班同学打招呼,不知道如何与陌生人聊天,总觉得别人都讨厌他,又或者老是忍不住去讨好那些羞辱他们的人,在面试工作的时候表现特别糟糕……你会怎么做?”

他们基本上都会坚定地摇头:“不会的,我的孩子怎么可能这样。只要考到好大学,工作自己就会来找他了。”

可是, 我所遇见的那些羞怯的、敏感的、偏激的学生,很多都是在父母这样的用心呵护中长大的。

其实,我还有另一个问题没有问出口。

任何一个普通人都知道,自己不可能拥有完美的婚姻关系,完美的人生道路,为什么却坚信自己给孩子规划的道路可以完美无缺呢?

甚至当孩子脾气越来越“怪”、公然反抗他们时,他们还会觉得,是孩子的问题,不是自己的教育风格问题。

那些为了孩子的成长而疲惫不堪的父母,往往最后会以失败而告终。并将永远难以明白失败的原因。

事实上,当我们对孩子充满种种期望,想要孩子通过各种改造成为一个完美的人时,我们的失败就已经开始了。

我们会变得焦躁易怒,和家庭成员之间争执不断,难以和睦相处,亲子关系也会渐渐出现种种问题。

我们以为是一件件不如意的小事造成的,比如自己的伴侣对自己教育观念的不以为然,比如家中长辈的那些令人愤怒的观点。

但其实,真实的原因是,我们潜意识里一直知道,让全家人都秉持自己的教育理念是一件极困难的事,而 孩子只要变得独立,就必然会脱离我们的控制。

我们知道,但我们拒绝接受,所以每次这样的“知道”变成了事实,我们就暴跳如雷。

在打造一个幸福的小孩之前,我们先失去了宁静的家庭。

《家庭的觉醒》这本书告诉我们, 人只能期望一个人,那就是自己;人只应该活在一个时间段,那就是现在。

对他人的期望注定以失败告终,而对自己的期望则有希望获得成功。

告诉孩子将来要如何如何,不如问问孩子现在要怎么做才会开心。

对将来的焦虑让我们在滔滔不绝中渐渐失去感受他人心灵的能力,让我们在宏图伟业中迷失了孩子渐渐成长的身影。

这些伤害会慢慢变成看得见的纹路,爬上我们的眼角眉梢,爬进我们的眼睛,藏在我们的眼神里。

也许我们原本可以有更好的选择,一种让自己和身边人都能喘一口气的选择。

也许我们会发现, 当我们专注于期望自身时,家庭中每一个人的期望都将得到实现;当我们关注身边人此刻的感受时,我们便携手一起走向了一个美好的将来。

现在社会上有许多喜欢“鸡娃”的家庭,但在实际的“鸡娃”过程中,也许也会面临和家庭成员冲突和孩子心理状态等问题。 如果我们不能解决好当下自己面临的问题,而是总想着眼前的先对付过去,重要的是将来,那么将来永远都不会到来。

道理很容易说明白,但心灵的成长却并非一蹴而就。我们需要大量他人的亲身经历和深入分析来带领我们走过这一旅程,成功到达彼岸。

而这,正是《家庭的觉醒》这本书的意义。

作者:青葭

高中语文教师,知乎语文话题优秀回答者

《家庭的觉醒》

作者:[美] 沙法丽·萨巴瑞

每位父母都有能力培养出具有高度适应能力并在情感上与父母保持深度联结的孩子。但很多人无法做到这一点,因为我们被现代社会对养育子女的误解和自身内在的局限蒙蔽了双眼——要改变的不是孩子,而是父母自身。

这本书因融汇西方心理学和东方哲学而充满洞见。作者沙法丽·萨巴瑞是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心理学博士,她向父母展示了如何更好地培养与孩子的关系,让他们成长为真正的自己;同时也带领父母超越对为人父母的恐惧和幻想。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