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燕王秦日纲真是太平天国的罪人?一百多年来,他的口碑为何很差?

2020-11-20新闻16

在中国近代史上,提及太平天国运动,秦日纲是一个重要人物。但人们对秦日纲的印象几乎都是以消极面孔出现的,在论及秦日纲的相关问题时,人们往往也是一笔带过。一些人甚至认为,秦日纲是太平天国的罪人,这种刻板印象影响到今天。那么,秦日纲是否真是太平天国的罪人?他一生的功过如何评说呢?这得从秦日纲一生的经历说起:

秦日纲原名日昌,广西桂平白沙竹刀塘村人;雇工出身,“精击技,初为贵县游勇,因事被革,往北山里充矿工”。(《贵县志》)1845年冯云山入紫荆山不久,他即加入了拜上帝会。入会的具体时间,因史料阙如,难以确定。据《李秀成自述》记载,秦日纲是最早知道洪秀全“欲立江山”的六人之一。据此推断,他入会的时间当与杨秀清、肖朝贵、韦昌辉、石达开相差不多。秦日纲入会之后,积极在贵县北山银矿发展会众,从事革命活动。

太平天国起义时,到金田团营的矿工总计约有3000人,其中秦日纲率领的贵县北山银矿工人便达1000余人。这支矿工队伍“善于训练,尽娴技击”,他们与石达开率领的银矿工人一起,成了早期太平军的支柱和劲旅。光绪《贵县志》认为,如果没有贵县矿工参加起义,“则洪逆之乱无助,不难一鼓歼灭”。

金田起义后,秦日纲率领这支矿工铁军,屡与官兵接仗,多次立下战功。太平军既克永安,洪秀全论功封秦日纲为天官正丞相,派他率精兵守卫永安南石的门户水窦。秦日纲充分发挥矿工的专长,在水窦山岭上挖壕筑寨,遍布地雷暗沟,防御工事极固,官军始终无法攻破。

1852年4月初,太平军自永安突围,秦日纲部担负全军的后卫,负责阻击追兵。在玉龙关和平冲,秦日纲军携带老幼,冒着大雨与人数和装备均占优势的清军鏖战两日,给敌人以重大杀伤,自己也付出了沉重代价,阵亡男女战士两千多人,待全军胜利转移,掩护任务已经完成,秦日纲军才最后撤离阵地。

八日清晨,秦日纲军冒着浓雾来到大厄,与埋伏在山头的大队会合,清军尾追不舍,涌入峡谷。当敌人进入伏击圈中,太平军从山头俯冲下来,围住敌人裹杀。半日之间,歼敌五千余人,击毙清军四个总兵,敌酋乌兰泰落涧受伤,侥幸免死。

1845年1月,秦日纲论功加真忠报国顶天侯。同年5月,秦日纲被封为燕王,东王杨秀清命他带兵往北方援救被围困在山东连镇的北伐军。援军到舒城杨家店败回,秦日纲禀奏杨秀清说:“北路妖兵甚多,兵单难往”不久奉旨仍去安庆安民。

1854年4月,林绍璋部太平军在湘潭大败,被湘军焚毁战船二千余艘;8月,太平军老将、秋官又正丞相曾天养在城陵矶阵亡;10月14日,长江上游重镇武昌失守,太平军退守田家镇。在此危局下,秦日纲临危受命,赴田家镇督师。他一面下谕责失守武吕的石风魁、黄再兴,一面加强防御工事,在险要的半壁山上建立五个营垒;并在自田家镇横过半壁山的江面安放铁索二道,铁索之下排列小船数十只,以枪炮护之;又在田家镇到蕲州长江北岸建筑土城,多安炮位。

11月23日,秦日纲军与湘军罗泽南、李续宾部在半壁山激战失利。晌晚,韦俊、石镇仑、韦以德同抵田家镇。次日,秦日纲统军两路渡江再与罗泽南军鏖战一天两路俱败,石镇仑、韦以德战死,半壁山失陷,退守田家镇。

12月2日,湘军水师杨载福、彭玉鳞部用洪炉大斧破太平军拦江铁索,纵火焚烧;陆师罗泽南、塔齐布督军六千分布南岸助攻。此役太平军损失惨重,船只被焚四千余,被夺五百余号。秦日纲知田家镇不可守,自焚营垒撤向黄梅,再退九江,督罗大纲、林启容、陈玉成等分扼要隘拒敌。

半壁山两次大战,太平军人数都大大超过湘军,由于秦日纲轻敌躁进,调度无方,两战均败绩。他心存侥幸,企图依赖拦江铁索阻遏湘军水师,结果导致更大的失败,数千船只,徒供湘军之一焚。西征军一败再败,洪秀全急令石达开督军赴援。

石达开来到九江,,坚壁高垒,不与湘军决战,只是每夜利用火箭火毬惊扰敌军,使敌军疲惫不堪。相持了一个多月,石达开利用湘军急于求战的心理,于1855年1月29日将湘军水师精锐诱入鄱阳湖中,然后把湖口水卡堵塞,乘夜派小划子放火袭攻,焚敌船40余艘。

2月11日夜,石达开、罗大纲、林启容等复自九江以轻舟30余艘攻袭湘军,,烧毁敌船百余号,差一点将湘军主帅曾国藩活捉,湖口、九江之战,根本扭转了太平军的败局。秦日纲、韦俊、陈玉成率部乘机自宿松、太湖一带向西反攻,一路势如破竹,连克广济、蕲州、黄州。23日,秦日纲率陈玉成等占领汉口、汉阳。曾国藩闻武昌势危,急令道员李孟群和湖北按察使胡林翼等率军进援。

3月14日,李孟群、胡林翼率部进攻汉阳,中伏败退。16日,李、胡部因大风损坏战船,不能再战,自汉阳退守金口。秦日纲督诸军猛攻武昌。4月3日,太平军第三次攻克武昌。三占武昌的胜利,秦日纲在田家镇指挥失当的过失得到雪耻。

1856年初,清江苏巡抚吉尔杭阿移兵围攻镇江,太平军外援断绝,十分危急。杨秀清急令秦日纲统率陈玉成、李秀成、涂镇兴等前去救援。4月1日,镇江守军吴如孝率军会同秦日纲军内外夹击,大败清兵,太平军乘胜由金山渡至瓜洲。

3日黎明,太平军向土桥江宁将军托阿明军发起猛攻,连破虹桥、朴树湾,江北大营大小120余座闻风溃散;太平军再克扬州。5月27日,秦日纲部由金山渡江,旋即猛攻清军的重要粮道高资镇。吉尔杭阿从九华山带兵来救,被困于烟墩山中,突围无望,遂以洋枪自杀。清军知主帅自杀身亡,大营七、八十座不战自溃。

秦日纲击破吉尔杭阿军后,于6月15日率部自镇江撒回天京城东北燕子矶观音门一带。杨秀清即令他会同石达开军攻打向荣大营。17日拂晓,秦日纲军分别自燕子矶,龙脖子、神策门、太平门出兵,扎营于尧化门、仙鹤门附近,扼江南大营之背。

次日,石达开亦率二万大军来到,筑垒于尧化门、仙鹤观,并进占黄马群,把清军分裂成两半。其时,向荣大营兵力不足五千,急将张国梁自溧水调回。19日,太平军将仙鹊门清营团团围住,20日,石达开、秦日纲率大军猛攻清军,杨秀清亦派兵数千出城接应,将向荣大营附近20余个营垒一齐攻破。

接着,秦日纲率军围攻孝陵卫,将张国梁左脚打伤,毙其参将陈明志等,向荣敗退丹阳县,这样就将围困天京三年多的江南大营击溃了。20日,秦日纲攻下句容县。7月3日,秦日纲统军进至丹阳,与敌总兵张国梁等大战,清军失利,入城坚守。30日,张国梁率军进犯五里牌、黄庄桥,秦日纲等督军退敌,并再次将张国梁击伤,向荣既失孝陵卫大营,在丹阳又遭挫折,优愤交集,于八月九日自缢而死。逼使向荣自杀的太平军统帅,正是燕王秦日纲。

定都天京以后,杨秀清自恃功高,威风张扬,不知自忌。杨秀清对秦日纲的压迫,最典型的有两件事,一是甲寅四月,秦日纲手下的牧马人某甲因为见到杨秀清的同庚叔没有起立,杨秀清借此大发威风,将秦日纲杖责一百,将牧马人某甲五马分尸。二是丙辰七月初九日,杨秀清假借天父下凡,下诏说:“秦日纲帮妖,陈承瑢帮妖,放(火)烧朕城了矣,未有救。”

杨秀清因为点芥末小事,杖责参加金田七人首义的秦日纲,甚至诬陷秦日纲通敌叛国,放火烧城,实在太过。在牧马人某甲事件中秦日纲愤而辞职。虽然,迫于杨秀清的威势,有时他不得不表示顺从,但内心深处却隐伏着复仇的渴望。秦日纲参与发动天京事变的直接原因,是因为洪秀全密诏他回京诛杨。

在张汝南的《金陵省难纪略》和知非子的《金陵续记》等书中,亦记载了洪秀全密诏韦昌辉回京勤王之事。杨秀清遭杀身之祸,是咎由自取,秦日纲奉旨回京诛杨,只不过是执行了洪秀全的命令而已。天京事变,洪秀全要负主要责任。

在天京事变中,秦日纲的过错在于滥杀无辜。滥杀无辜的主使者却是韦昌辉,天京事变的两次屠杀为:一次发生在杀害杨秀清的当夜,1856年九月日,韦昌辉奉洪秀全密诏,率三千亲兵星夜驰回天京。途中,碰到奉调率师前往安徽的秦日纲。韦昌辉出示天王密诏,让秦日纲和他返回天京杀掉东王。

当天深夜,韦、秦的部队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杀掉了杨秀清及其家属亲信,以及东殿的所有官员。到翌晨拂晓曙光照耀的时刻,东王及其部下文武官员隶役(包括勇女老幼),都沉浸在自己的血泊中。有些人被斩去首级,另一些人为长矛刺死,没有谁能够幸免逃命。”

另一场血屋屠杀,发生在杀死杨秀清的两三天后。韦昌辉、秦日纲将杨秀清残余部属亲信骗到广场,继续进行屠杀。这场屠杀将杨秀清残余的亲信几乎杀光,而主谋者是洪秀全,帮凶是韦昌辉、秦日纲。可见,在整个天京事变中,秦日纲始终扮演着一个从属者的身份。无论是杀杨秀清还是杀其部属,秦日纲都不是主谋。如果追究内讧的个人责任,秦日纲不仅远远小于韦昌辉,而且也比洪秀全要小。

秦日纲的最后结局是被石达开处斩,秦日纲的死与韦昌辉不同。韦昌辉倒行逆施,滥杀无辜,死有余辜。而秦日纲是洪秀全应石达开的要求,从抗清前线押解回京处决的,他之被杀很大程度取决于石达开的态度,而并非出自洪秀全的意愿。因此韦昌辉死后,被贬为“北孽”,但未闻秦日纲死后被贬为“燕孽”。可见洪秀全对书、秦二人是区别对待的。

韦昌辉被杀后,洪秀全并没有立刻处死秦日纲,从心理上洪秀全并没有打算处死他,因为秦日纲一直都是在奉命行事。秦日纲也认为自己罪不至死,因此在得知韦昌辉被杀后,他没有逃走,也没有利用手里一万五千兵马造反。而是等待天京派兵来将他押走。

但是石达开要他死,要他为被滥杀的人一个交代。韦昌辉已死,能杀的人只有秦日纲、陈承嫆,因此他必死无疑。在石达开的压力下,洪秀全不得不将秦日纲处斩。秦日纲对太平天国来说,他的功劳无疑是主要的,将他说成是太平天国的罪人,其实并不客观。

《李秀成自述》说秦日纲“忠勇信义,天王重信”。杜文澜的《平定粤寇纪略》认为,秦日纲“罪与肖、冯、韦、石钧,,虽比肩胡以眺,而以胱视之不及也”。李秀成评价秦日纲“忠勇信义,天王重信”,从他一生的经历来看,的确如此。秦日纲受到韦昌辉的影响,背上了滥杀的罪名,以至于他的口碑一直很差,一百年来的评价都很低。“忠勇信义,过不掩功”,对秦日纲的历史评价,这样应该才是客观的。

#近代史#太平天国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