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谁在“抢占”车载镜头的新机遇?

2020-11-20新闻10

受益于智能驾驶与智能座舱的渗透率提升,销售新车的相机搭载数量持续增长,车载镜头市场迎来了迅速发展,也吸引了一大批传统光电企业转型进入。

从早期的倒车RVC,行车记录仪DVR,到如今的ADAS前视、AVM、DMS、CMS、OMS等功能的量产应用,车载图像正在经历从人类视觉到机器视觉的功能演进,车载镜头的市场竞争悄然升级,门槛也逐步提升。

车载镜头本身就具有极高的行业壁垒,从设计仿真,生产制造到信赖测试和体系保证,各个环节难度均非常高。与雷达类传感器被外资巨头几乎垄断截然相反,国产车载镜头无论是技术还是市场方面均处于领先状态。

ADAS前向感知类摄像头与与其他前向传感器一样,车载镜头厂商实现从0到1量产突破的过程尤其困难,ADAS前向感知市场依旧是大部分国产车载镜头供应商尚未企及的处女地。

而逐渐兴起的DMS、CMS各类细分市场,正在为车载镜头打开新的大门。风口与门槛

汽车智能化的快速普及,被视作车载镜头爆发的风口。

目前车载镜头的应用主要有三大类:一是人类视觉,这类多接入显示屏,提供图像供人眼察看,如行车记录仪,倒车摄像头等;第二种为机器视觉,为车辆提供视觉感知信息,如ADAS前视摄像头、DMS的摄像头;还有一类是两种视觉同时兼顾,如CMS、OMS等功能的摄像头。

与雷达类传感器被外资巨头几乎垄断截然相反,国产镜头无论是技术还是市场份额方面均处于领先状态,其中舜宇光学约占到了全球车载市场约4成的份额。

早期的车载镜头多集中在传统影像摄像头市场,如倒车摄像头,环视摄像头和行车记录仪,而随着汽车智能网联化的快速发展,各项ADAS功能的量产上车,国产车载镜头市场也将迎来高速发展。

摄像头是智能驾驶的最基本传感器,而镜头又被称为智能驾驶的“眼睛”,安全性是其基本要求。从辅助驾驶到无人驾驶,随着各项功能的不断开发与拓展,未来车类摄像头的数量会持续提升。

数据显示,2019年销售新车每车镜头用量平均为2颗,预计到2035年会提升到1:4或1:5的搭载率,到时全球车载镜头市场约有5亿颗以上的用量需求。

可以观察到,已经有一大批传统企业开始进军车载镜头市场。不过,要跨过车载市场的门槛绝非易事。

相对于倒车这类传统影像类摄像头来说,机器视觉如ADAS前视这类感知摄像头作用升级到主动安全层面,用于为汽车智能驾驶系统的决策与执行提供安全可靠的视觉感知信息。

“这就要求镜头在不同的驾驶场景和温度环境中采集到的图像要保证稳定和一致,以确保基于图像做出的决策执行是正确并且安全。”广东弘景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弘景光电”)董事长赵治平指出。

(弘景光电董事长赵治平)

除了车规级的防水抗震耐高温等性能指标,如何控制车灯等正面强光干扰引起的鬼影杂光,如何在极端温度或短时间快速温差变动的状况下保持光学成像稳定性,如何实现镜头无感化外形,以最小的体积实现更大的视角等等,都是一个个需要攻克的技术难题。

“除了上述技术、设计与生产工艺的难题,在ADAS市场,摄像头与其他传感器一样,从0到1实现量产突破的过程尤其困难,”赵治平指出,要获得某款车型的定点,技术、产品、工厂、体系等各项检验缺一不可,验证周期长,从设计到量产往往需要数年时间。抢占新机遇

CMS、DMS等细分市场的兴起,正成为车载镜头市场新机遇。

近两年,奔驰、奥迪、本田、雷克萨斯等国际一线车企均推出了配备电子后视镜CMS的车型, 而据高工智能汽车了解,已经有多家自主品牌与合资品牌的车型将于2022年搭载CMS功能上市。

今年6月3日,国标《机动车辆间接视野装置性能和安装要求》征询意见的发布,为电子后视镜市场打下了一针“强心剂”。

而另一大细分市场DMS已经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根据《高工智能汽车研究院》监测数据显示,今年1-9月国内自主及合资品牌前装搭载视觉DMS系统上险量为6.42万辆,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超过了150%。

“这些新兴应用市场也将是车载镜头的重要机会,目前国内外主机厂和Tier 1所配置的DMS、CMS系统镜头也大多是来自中国供应商,”赵治平表示,目前弘景光电在该细分市场已经占据了较大份额,处于市场领先水平。

2019年,欧洲某全球知名车企率先在旗舰卡车上标配了CMS系统,通用凯迪拉克新一代车型也配置了车内电子后视镜,上述车型CMS系统的镜头正是来自弘景光电。

弘景光电不久前还获得法国另一家著名车企的定点,其搭载CMS系统的新车将于2022年量产。明年4季度上市的某日系合资品牌换代车型所配置CMS系统,镜头设计也由弘景光电提供。

另外高工智能汽车还了解到,前装量产的汽车驾驶员监控系统(DMS)也正在扩展为一个整体的汽车内部/乘员监控系统(OMS),弘景光电是行业内最早配合开发In-Cabin镜头的厂商。

据介绍,DMS/OMS的应用需要与算法公司紧密配合,包括镜头的相素密度,景深,红外光带通等等规格参数在最早期就需要与算法进行适配。

鉴于每家主机厂DMS的功能不同,安装方式不同,传感器不同,对镜头的需求更倾向于定制化,弘景光电为了更好地满足每一家主机厂的需求,以Global Tier 1的定制定点为重点服务模式,今年下半年开始向国内推广。

赵治平指出,车载镜头的大规模化量产要实现两大维度的跨越, 首先是0到1的突破,包括产品、技术和体系要符合客户的供应资质;其次是更多车型与项目的量产覆盖,技术与产品随之快速迭代升级,规模化效益才能体现出来。

在12月15-17日即将召开的2020年度高工智能汽车年会上,广东弘景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总经理程芳陆将发表相关主题演讲,分享其在车载镜头市场的经验,与上下游供应链企业共谋产业发展之道。

#31-50万#中大型车#奔驰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