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青春在奉献中闪光 江苏高校红十字会“博爱青春”展示总结活动举办

2020-11-20新闻7

交汇点讯11月20日上午,由江苏省红十字会、省文明办、省教育厅、省卫健委、团省委、新华报业传媒集团、省广电总台联合开展的2020年全省高校红十字会“博爱青春”暑期志愿服务项目展示总结活动在南京举办。

江苏省红十字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会长齐敦品表示,红十字会是党和政府在人道领域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学校是红十字工作开展的重要阵地。希望通过“博爱青春”平台,让更多的青年志愿者走出校园、参与社会实践,在帮助困群众的同时收获人生的成长和历练。

在活动现场,51所高校红十字会集中展示了60个各具特色的项目成果。记者看到,这些展示品中既有大学生志愿者们自己制作的便民防疫手册、AED位置手绘地图、爱心便民急救箱,也有志愿者们为前线抗疫医护人员绘制的画像和书法作品。一个个小小的展示品,展示了大学生志愿者们闪光的青春,也为这个微寒的初冬带来一丝丝暖意。

淮阴师范学院美术学院的大三学生、红十字志愿者张嘉宁告诉记者,疫情期间,同学们当看到援鄂的江苏医疗队员们在前线不惧危险、治病救人时深受感动,于是学校志愿者团体决定发挥自己的特长,为每一位来自淮安的援鄂医疗队员们绘画肖像,并与他们进行线上交流。“当我们收到医疗队员们的感谢时,大家心里暖暖的。虽然很辛苦,但也为抗疫做出了一份贡献。”张嘉宁说。

据了解,由于疫情原因,今年参与“博爱青春”项目的省内51所高校开拓创新,充分利用互联网的便利,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广泛开展“救灾、救护、救助”“无偿献血、造血干细胞捐献、遗体和人体器官捐献”等知识的宣传动员和志愿服务工作。2259名红十字志愿者在各高校红十字会精心组织下,深入城乡社区、学校、工地,关心孤寡老人、残障人士和留守儿童等特殊困难人群,创新实施了帮助农民直播带货等一系列有特色、接地气、紧跟潮流的项目,志愿服务时间11万小时,受益群众超过19万人次,充分体现了当代大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责任担当。

下一步,江苏省红十字会将联合各主办单位和社会各界爱心人士,加大对“博爱青春”项目的支持力度,着力在项目广度、质量和可持续性上下功夫,为我省青年大学生实现人生出彩搭建更大舞台,营造更好氛围。他希望,全省高校红十字会和广大高校红十字志愿者担起青春使命,主动适应新时代人道需求新变化,构思创建更多符合学生特点、符合校园文化的特色项目,丰富高校大学生社会服务与实践内容,持续提升“博爱青春”品牌价值,为推动红十字事业高质量发展,服务“强富美高”新江苏建设贡献更多青春力量。

经过前期江苏省红十字会微信公众号投票,南京医科大学康达学院“生命之约,大爱传递”项目获最具网络人气奖。19日下午对前40名的项目作了实施情况和取得成效的汇报,评出了南京师范大学“博爱相随,青春同行”、东南大学“青医行,急先锋”等10个优秀项目和淮阴师范学院为最佳展台设计奖。现场有今年夏天获全网点赞的南京中医药大学学生卢昕宁分享捐献造血干细胞经历和3个特色项目展示。出席的领导为获奖项目颁奖及为参加今年省“博爱青春”项目的大学生志愿者无偿提供人身意外伤害保险的华夏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江苏分公司颁发了荣誉证书。

交汇点记者叶真/文 乐涛/图

#新冠肺炎_社会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