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东营名医谱|?杏林高手——东营市中医院(东营市胜利医院)中医临床首席专家卢思俭

2020-11-20新闻9

编者按:医生,是一个神圣的职业。他们奋斗在一线,守护健康,他们会常常忍受着常人难以想象的精神压力和工作压力。他们总是与患者一起去勇敢面对会夺走生命的疾患,全力以赴地用个人知识和技能践行着“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誓言。医者仁心,他们每个人都是在岗位上绽放着光彩、独一无二的闪光者!

即日起,大众网·海报新闻推出“‘独医无二’——东营名医谱”系列报道,将镜头聚焦一线医生,读取“白大褂”的无疆大爱与大医情怀,致敬生命。

卢思俭1983年从德州医专的中医专业毕业,在禹城的基层医院工作了几年后,1988年来到东营胜利医院中医科。现任东营市中医院(东营市胜利医院)中医分院院长。

同时,卢思俭还是山东省名中医药专家,国家优秀中医临床人才,山东省高层次优秀中医临床人才,山东省中医五级师承指导老师。山东中医学会风湿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山东中西医结合学会风湿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山东五运六气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东营中医学会五运六气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压力产生动力不断提高自己

“医生这一行压力很大。”卢思俭坦言,一开始并没有对医学很感兴趣,当初报志愿时也只是听从了家人的意见。来到胜利医院工作以后,卢思俭觉得必须提高自己,于是选择边工作、边考研、边带娃,度过了一段艰难的时期。“我英语几乎是0基础,找了一个英语专业的老师从初中课本开始辅导我,花了两年的时间如愿考上了研究生。”

工作32年来,卢思俭悉心对待每一位患者,深受患者的信任和依赖。卢思俭每周出诊4-5天,除非特殊情况,宁可自己辛苦一些,也从不中断过门诊和查房的时间。来卢思俭门诊看病的患者很多,很多是慕名从周边城市及县区赶来,为了多看一名患者,他尽量不喝水、不上厕所,尽可能把更多时间留给患者。

最近这十几年,卢思俭通过不断地学习,从更高的层次了解了中医,对中医的认识越来越深刻,也真正的爱上中医。“以前我对中医不自信,其实是自己没学好,对中医了解的还不够深入。中医有很多和西医不同的方面,也能给老百姓解决很多问题。”卢思俭运用五运六气、经方、体质三位一体诊治思路,擅长以中药、脐针并用,中药水煎剂、一人一方水丸配制以及膏方为特色,诊治风湿病、疼痛疾病、高血压、糖尿病、痛风、失眠、抑郁证、慢性胃病,肿瘤保守治疗,月经病,不孕不育,更年期综合征,以及亚健康等。

医生要心中有信念 持之以恒

去年有一位之前在其他医院住院的恶性肿瘤患者,高烧不退神志不清,被告知时日不多了。患者的家属慕名前来找卢思俭想请他帮忙治疗。一开始卢思俭是拒绝的,因为中医必须要见到病人,但这名患者病情较重卧床无法前来。在家属的一再坚持下,采用照片和视频的方式,卢思俭给患者开了药,患者体温很快降下来,效果出奇的好。自此以后家属每周前来汇报患者的情况,卢思俭根据情况调整用药,经过一段时间,病人可以起床吃饭,能自己来医院看病了,又多活了接近一年的时间。后来患者的家属也开始在卢思俭这看病,吃药治疗。

卢思俭告诉记者,中医不是用数值表达的,没法量化,需要中医善于观察事物。“中医很理性,它需要推断,通过患者表面的情况,如面色、舌苔、面部表情等推测内部的脏器功能情况和病理情况。这个过程需要严密的思维和逻辑性。”

卢思俭认为,生活跟工作其实是息息相关的。生活中如果不认真,得过且过,那工作中也一定不会出彩,做出精品。直到现在,卢思俭仍每天坚持看中医书,觉得不看书时间就被浪费掉了,不看书就不踏实。

作为医生,面对的是病人的生命,必须要严谨,要有精益求精的精神,避免出现不可挽回的损失。“既然选择了中医这个职业,就要持之以恒地把它做好。”卢思俭说,要心中有信念,敢于做好,坚定做好。医生是一个终生的职业,要有整体的、切实可行的学习和工作计划,不同阶段要有不同的规划,到哪一步干哪一步的事情。(记者 李欣)

#风湿病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