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健康科普】冬季谨防痛风 “管住嘴”很重要

2020-11-20新闻9

“喝啤酒,吃蛤蜊”是青岛人的饮食特色,再加上温润、潮湿的气候,使得青岛的痛风发病率排在全国首位。很多人都觉得夏季是痛风的高发季。其实不然,冬季也是一年中痛风患者最难熬的时间。那么,这个季节应该如何预防痛风的发生呢?

31岁的李先生平时最爱吃海鲜,很多时候还会再配上瓶啤酒。两年前的一天,他的左腿突然疼了起来。到医院一检查,原来得的是痛风。

患者 李先生:疼得很厉害,肿的时候比较肿,睡觉的时候不是很舒服,有时候会觉得里面像是有东西,再一个走路也不是很舒服,总想去捶它。

痛风是一种慢性晶体性关节炎,与嘌呤代谢紊乱及尿酸排泄减少所致的高尿酸血症有直接关系。痛风患者经常会在夜晚出现突然性的关节疼,关节部位出现严重的水肿。

青岛市第九人民医院内分泌科主任 周晨虹:尿酸盐的沉积不仅仅是沉积在关节上,它也可能沉积在肾脏,如果长期累积下来,可能会出现痛风肾,同时因为体内持续的这种尿酸水平偏高,它对心血管,对脑血管也都是有一定影响的。

周晨虹介绍,入冬后,来医院就诊的痛风患者数量比夏季增加了近三成。估计很多人都不太清楚,为什么冬天会比夏天更容易引发痛风。

青岛市第九人民医院内分泌科主任 周晨虹:一个是天气的寒冷,寒冷之后,我们的喝水就会相对来说减少,另外冬天的时候,大家习惯,因为天气寒冷,火锅这些饮食可能相对来说增加,也就不自觉地摄入了更多的嘌呤一些食物。寒冷的时候,我们的血流是相对缓慢的,这样体内的尿酸盐更加容易在关节腔的结晶。

医生介绍,进入冬季后,避免摄入高嘌呤食物以及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对防治痛风极为重要。

青岛市第九人民医院内分泌科主任 周晨虹:一定要管住嘴,限制酒精还有这种高热量,还有高果糖的这种摄入,年轻人可能以它(碳酸饮料)代水,非常不利于体内这种代谢水平的控制的。

来源:蓝睛

市北区卫生健康局

#关节骨头#痛风#周晨虹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