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全国首部反映殡葬改革的方言话剧《樱桃崮下》在京演出

2020-11-20新闻12

新华社客户端济南11月20日电(记者孙晓辉)11月19日晚,全国首部反映殡葬改革的方言话剧《樱桃崮下》在北京民族文化宫展演。

《樱桃崮下》取材于山东省沂水县推行殡葬改革过程中发生的真实事件。2017年5月10日,山东省沂水县在全国创新实施以“惠葬礼葬”为核心的殡葬改革。经过3年实践探索,逐步实现了全民惠葬政策、公益性公墓建设安葬、“追思会”丧礼服务“三个全覆盖”,形成了一整套“普惠型、全链条”的殡葬改革体系,趟出了一条殡葬事业发展的有效路径。

为记录农村推动殡葬改革、破旧俗树新风的艰难历程,展现移风易俗工作中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山东省临沂市文化和旅游局、临沂市民政局和中共沂水县委县政府以沂水县实施殡葬改革中发生的真实案例为背景,精心创作编排全国首部反映殡葬改革的方言话剧《樱桃崮下》。

该话剧以“老人病重后议后事”“殡葬仪式如何处理”“砍树砌坟矛盾冲突”“召开家庭会议解决矛盾”“樱桃园中展示殡改成效”五幕,讲述了夫妻之间、兄弟之间、妯娌之间、父子之间、传统丧俗与殡改新风之间、大操大办与厚养礼葬之间的矛盾。

剧中,樱桃崮村党支部书记张小凯的奶奶是一位老党员。一天,她突然重病在床。于是,围绕着怎样给老人准备后事全家人发生了争执。按照张小凯舅姥爷的意见是大操大办,而二叔家经济困难,难以负担高昂的丧葬费用。此时,沂水县殡葬改革大幕已拉开。张小凯坚持要按照殡葬改革要求办。最后在奶奶的支持下,他说服了舅姥爷等人,彻底摒弃了丧葬陋习,掀起的移风易俗文明新风吹遍了樱桃崮。又是一年樱桃红,一曲歌声响彻樱桃崮,“沂蒙山区好地方,改革带来新气象,移风易俗倡文明,永远跟着共产党……”

一个多小时的展演,生动讲述了沂水殡葬改革的故事,内容感人,情节生动,耐人寻味,引起了现场观众的强烈共鸣,演出现场多次响起热烈掌声。

“自己人演自己事,这样宣传更接地气,更有人情味,更亲切,群众更容易接受。”沂水县委书记薛峰说,通过这种喜闻乐见的方式,感染干部群众,营造改革氛围,可能比单纯讲大道理更管用。

目前,这部话剧已在山东省临沂、济南等地巡演53场,广受好评,有力推动了殡葬移风易俗宣传。此次组织该剧来京展演,是贯彻落实中央关于推进移风易俗重要部署、巩固深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强化党员干部推动殡葬改革模范带头意识的重要举措。

据介绍,沂水县推行以“惠葬礼葬”为核心的殡葬改革三年多来,统一规划建设110处节地生态型公益性公墓,共有30258户逝者家庭享受到殡葬全免费政策,户均减负约2万多元,节约土地1000多亩、木材3万多立方米,较好解决了“逝有所安”问题,促进了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助力了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完)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殡葬改革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