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会6种外语的史学博士,金沙遗址博物馆的志愿者原来这么牛!

2020-11-20新闻10

会6门外语,考川大博士,还在疫情期间捐献血小板、参与新冠疫苗试验,金沙遗址博物馆的志愿者怎么这么牛?

11月19日,第十一届“牵手历史——中国博物馆十佳志愿者之星”推介活动在安徽合肥举行。好消息传来, 金沙遗址博物馆志愿者曾燕伶以总评分第一的成绩,荣获“十佳志愿者之星”称号,成为今年西南地区唯一一位摘得此项荣誉的志愿者。

据悉,“牵手历史——中国博物馆十佳志愿者之星”评选活动,堪称一年一度的“全国志愿者群英会”。金沙遗址博物馆志愿者团队藏龙卧虎, 2018年,擅长拍照的志愿者“张哥”张艳也曾斩获大奖。

学霸原来爱考古

谈到对曾燕伶的印象,所有金沙人都会不假思索地说出两个字—— “博学”。

本科和硕士毕业于浙江大学物理学系,曾燕伶主修天文物理方向。仰望星空,她并不满足于探寻自由而宁静的宇宙。一个华丽的转身,她选择在世界古老文明中寻求心灵的栖息和依偎。硕士毕业后,她“轻松”考上四川大学亚述学博士研究生,研究距今6000多年前古代美索不达米亚平原的古老文明。

不仅如此,她还是个难得的语言天才。如果说精通英语、德语、阿拉伯语还不足为奇,那识读包括苏美尔语和阿卡德语在内的楔形文字,则让曾燕伶得以追寻一批批曾在两河流域留下辉煌记录的文明足迹,与世界上已知最古老的文明对话。要知道, 全国可以识读楔形文字的所有学者,不足百人。

研究之余,她还因为个人兴趣,钻研起了世界上最古老的语言之一——梵语。 这已是曾燕伶掌握的第6门语言!

感兴趣就去行动,这几乎成了学霸曾燕伶的人生信条。从小怀揣“考古学家梦”的她,走遍了法国卢浮宫、英国大英博物馆、美国纽约大都会博物馆等世界著名的博物馆。2013年底,在泰国国家博物馆,一位正在做志愿讲解的法国老太太点亮了曾燕伶做志愿者的心愿。她盼望进入博物馆,“去了解形形色色的观众和世界各地的风土人情”。

机缘巧合,2014年初金沙遗址博物馆第一次面向社会招募志愿者。经过严格的面试、考古历史知识培训、讲解培训、礼仪培训等,曾燕伶又一次发挥学霸的技能点,成为金沙的正式志愿者。

六年讲解上千小时

在博物馆外,曾燕伶研究的是欧亚大陆西端两河流域四千年前的苏美尔文明;走进博物馆,她讲解的是大陆东方三千年前的古蜀文明。从2014年至今,作为志愿者团队讲解组组长,曾燕伶已在金沙开展志愿服务 6年,服务时长 1375个小时,为现场 上万名观众和 十多万网络观众讲解古蜀文明和金沙临展。

特别是金沙每年的世界文明主题特展,都能看到曾燕伶发挥专业特长,参与校对、翻译甚至录制语音讲解的身影,市民得以畅通无阻地领略古罗马、古埃及、庞贝、玛雅等世界文明之光。

当曾燕伶谈起6年的志愿服务时,她坦言,“收获永远比付出更多,游客总是能帮我打开新的思路,而他们带给我的感动更是无穷无尽的”。有游客了解到她是历史学博士,在听取讲解的时候会提出颇有见地的看法,在参观结束后还会继续与她深入讨论。一次讲解甚至持续数小时。“观众的一些问题乍一听很奇怪,但是从他们的角度思考,反而给我很多启迪”。有感于她的认真讲解,一位环卫工人从背包里取出一包自家种的花生致谢,令她感动至今。

参与新冠疫苗试验

随着服务年限的增加,乐于助人的精神已经融入曾燕伶的血脉。路遇拿着手机地图找路的游客,她都会主动上前帮忙。

疫情期间,收到成都市血液中心发来的短信号召大家献血应急。她立即与成都市血液中心预约,前去捐献了两个治疗量的血小板,可为四位患者救急。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5·18国际博物馆日, 曾燕伶报名成为新冠疫苗临床研究志愿者的申请获得了批准。她立即前往医院,注射了正在研发中的新冠疫苗,并配合科研人员进行后续的观察工作。当她拿到落款时间为“2020年5月18日”的新冠疫苗临床研究志愿者证书时,她说这是一名博物馆志愿者收到的最好的节日礼物。

现在, 金沙遗址博物馆志愿者团队已发展为包括翻译组、服务组、讲解组、视觉组和外宣组五个组别的完备规模,每年志愿者培训大会上,曾燕伶都会把自己的志愿服务经历讲给新一批朋友们。

#新冠肺炎_社会#学霸#考古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