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贪淫的并州虎:论吕布其人

2020-11-21新闻9

布有虓虎之勇,而无英奇之略,轻狡反覆,唯利是视。

吕布骁猛,又轻佻无谋,人所共知。

温侯故事、大约在三国人物中流传最广;虽然后世演绎多有穿凿附会,但内核大抵无异。

梳理相关材料,可以看出、吕布的性格特点大致有三:

其一是贪、其二是淫、其三是勇。

贪淫者是其二短;勇则是其一长。布以长取胜,以短取败,可谓“理数之常也”。

本文共 4600 字,阅读需 9 分钟贪婪的暴徒

吕布贪婪、史不绝书。

其“反复无常、唯利是图”的性格缺陷,人所共知,饱受讥讽。

典型者如王允“以剑客遇之”。(允)素轻布,以剑客遇之。--《后汉书 王允传》

剑客者,“收钱消灾”的雇佣兵而已。

考虑到当时吕布已经“手刃董卓”,并与王允结成了坚定的同盟关系;允之倨傲态度,便十分值得玩味。

又有陈登,骂布“勇而无计、轻于去就”。

“轻于去就”的语境背后、指的是吕布“屡弑义父、三易家主”的卑劣行径。

登见太祖,因陈布勇而无计,轻于去就,宜早图之。--《魏书七 吕布传》

吕布勇而无计,轻于去就

布替卓杀丁原,换来“骑都尉”之职。替允杀董卓,换来“奋武将军、开府仪同三司”的显赫权位。凉州叛军至、布又弃允而走,赴关东谋求割据。

吕布的每一次选择,完全无关乎道义与情分,而是拿“责任义务”做筹码,待价而沽。

布在关东、亦因欲壑难填,屡次构衅诸侯。

袁绍便深受其害。

初平三年(192)吕布杀卓、李郭杀允。布南走武关(连接关中与荆州南阳的通道),投奔袁术。术不纳、又投袁绍。

布助绍共击黑山张燕,所向有功。遂骄矜自负,寇暴冀州。又求袁绍“增益其兵众”。(布)求益兵众,将士钞掠,绍患忌之。--《魏书七 吕布传》

更可耻者,是袁绍借刘虞名号、假授吕布“司隶校尉”。布又不满。

按说“司隶校尉”属于显职,在“三独坐”之列。但吕布因为刘虞本无名分、竟嫌弃袁绍所授官小,还讥笑其“擅相署置、不足为贵”。

注:三独坐,即御史中丞、尚书令、司隶校尉。(吕)布自以有功于袁氏,轻傲绍下诸将,以为擅相署置,不足贵也。--《英雄记》

吕布的贪欲、在袁术称帝一事上表现得最为丑陋。

建安二年(197)袁术僭号寿春,求娶吕布女为太子妃。术奢淫、聘礼必不为轻,布大喜,满口答应。

结果曹操闻讯、以天子名义为布加官进爵,令其与袁术绝婚。布女已在半途、又被追回,并械送袁术使者入许县受戮。布亦素怨术,而女已在涂,乃追还绝婚,执胤送许,曹操杀之。--《后汉书 吕布传》

吕布女已在途,追还绝婚

袁术以外戚相引诱、吕布便放弃对汉廷的效忠而转投袁术;曹操以官爵(左将军)相引诱、吕布便与袁术反目,还出卖其求婚使者(韩胤)以作“投名状”。

更可耻者、便是吕布与袁术绝交(197)不足一年,又勾结袁术,进攻刘备(198)。建安三年,布复叛为术,遣高顺攻刘备于沛,破之。--《魏书七 吕布传》

讽刺之处、是吕布前一年(196)还在小沛之南,替刘备撑了回场子(辕门射戟);转脸便“复叛为术”。

立场变换、反复无常到这个地步。

更不必说当年败于兖州(195)时,吕布被刘备收留;因为袁术贿赂自己二十万斛军粮,转脸儿就忘恩负义,袭击下邳(196),砸刘备的场子。

吕布在曹操、袁术、刘备之间毫无立场,以“万变应不变”。翻脸快似翻书,令人瞠目结舌。

为了钱财、官职、爵位、兵马钱粮,吕布啥都敢干。做起来心狠手黑、无所避讳。

吕布其人,就好似一株“向阳属性极强”的植物,哪里有好处,就没命地往哪里靠。什么忠孝气节、仁义礼智完全抛诸脑后,一心求利。耽于女色

吕布性淫,沉溺酒色。

(1)奸卓侍婢

臣事董卓时(189-192),布典卓宿卫。结果吕布这个护卫,平日里不好好看家、却趁着董卓睡觉的空当,跑去和董卓的侍婢鬼混。卓又使布守中阁,而私与傅婢情通。--《魏书七 吕布传》

侍婢不宜被单纯视作“仆役杂工”,在两汉有“通房丫鬟”的属性。大抵可以视作家主“发泄兽欲”的工具。

典型者如袁绍,生母便是袁逢侍婢。结果出生未久、便被出继给袁逢的亡兄袁成。

究其原因,大概是侍婢地位太低,可发生关系的对象过于庞杂混乱,生子有“血统不明”的隐患。比如袁术就偷偷写信给公孙瓒,骂袁绍“非袁氏子”云云。(术)又与公孙瓒书,云绍非袁氏子,绍闻大怒。--《后汉书 袁术传》

董卓花钱雇吕布给自己看家,结果吕布擅离职守,还跑去睡董卓的贴身丫鬟。色胆包天,可见一斑。

(2)爱诸将妇

吕布兵败下邳(199)时,曾求情乞活。称“被下属出卖”。

结果被曹操当众嘲笑,称:

“你背着自己老婆,跑去睡下属的女人,那下属出卖你活该啊!”布谓太祖曰:“布待诸将厚也,诸将临急皆叛布耳。”太祖曰:“卿背妻,爱诸将妇,何以为厚?”布默然。--《英雄记》

曹操其人,对“玩弄人妻”之事可谓轻车熟路,是三国惯犯。看《魏书二十 诸王公传》,可知魏武有相当比例的妾室,昔日皆为人妇。

作为“人妻收集者”的曹操、名声极坏,按理在这个问题上是不配有发言权的。但“吕布奸淫下属妻妾”之事,竟搞得比曹操还过分,以至被五十步笑百步。

吕布背妻,爱诸将妇

至于曹操前半句“卿背妻”亦有所指。即吕布曾在长安抛妻弃女、轻身亡走(192)。布妻谓曰:“妾昔在长安,已为将军所弃,赖得庞舒私藏妾身耳,今不须顾妾也。”--《英雄记》

亦可知,吕布在关东时,妻子虽不在身边,却整日与诸将妻妾厮混。薄情寡幸,行径更坏。虓虎之勇

虽说木桶原理的重点在“弥补短板”;但弃短就长、强化优势,往往才是现实选择。

吕布既贪又淫,反复无常,可谓五毒俱全。按理早该被仇家做掉。

但事实却是吕布驰骋中原大地、吞噬弱小军阀,在三国汉季的大舞台上,纵横捭阖了整整十年(189-199)才谢幕。

这就不得不提到吕布之勇。

吕布的勇武、冠绝当时。虽然没有后世演绎般夸张,但毫无疑问是超一流的斗将。

有读者朋友可能会疑惑、为什么史书中被吕布所杀的人里,没有名将?

那是因为吕布的活跃期是三国汉季初期(189-199),在此期间被吕布斩杀的人、没有机会再发育成长了。

换言之,死于吕布矛下的、不乏名将的“种子选手”。假以时日,这群孤魂野鬼们、未必不能成长为关张之流。

从另一方面看,如果张辽、关羽死于官渡之战初期(200),那他俩也就没啥“历史地位”可言了。

所以可以将吕布视作“名将胚子终结者”,防患于未然。此即扁鹊所谓“名医治病,(病)未有形而除之”。扁鹊曰:“长兄于病视神,未有形而除之,故名不出于家。”--《魏文王问扁鹊》

吕布出身并州五原郡九原县(今内蒙包头)。地处苦寒、衣不蔽体,又与胡人混居,故“俗便弓马”。五原俗不知织绩,民冬月无衣,积细草而卧其中,见吏则衣草而出。--《后汉书 崔骃传》

并州出身的武人,基本都被冠以“健”之称号,比如张辽、张杨、吕布等人。外州出身的并州刺史丁原,亦有骁名。

吕布精通多种兵刃,堪称“武器大师”。

(1)枪术

出奔长安时(192),布曾持矛与郭汜单挑,数合间刺倒郭汜,几乎杀之。布开城门,将兵就汜,言“且却兵,但身决胜负”。汜、布乃独共对战,布以矛刺中汜。--《英雄记》

注:吕布持矛,不持戟。按《后汉书 董卓传》,吕布的同伙李肃持戟。且汉戟形制,与戈相似,非今日所见仪仗兵器。

考虑到李傕、郭汜俱为一时健将,在后世有“飞熊军”的美名;吕布武艺之娴熟,足见一斑。

(2)射术

吕布的射术、更是天下闻名。

布少时有“飞将”之号,喻其善射如西汉李广。布便弓马,膂力过人,号为飞将。--《魏书七 吕布传》

至于“辕门射戟”之事,见于《三国志》与《后汉书》,堪与长孙晟的“一箭双雕”相媲美。今日已成脍炙人口的典故。布即一发,正中戟支。灵等皆惊,言“将军天威也”。--《后汉书 吕布传》

布即一发,正中戟支

吕布又常配手戟(一种T字型投掷兵器),与陈登相忤时,曾“抽戟斫几(小桌子)”。可知吕布的投掷技巧、亦颇为可观。

(3)马术

吕布又精通马术,其胯下良马曰“赤菟”,即“红毛猛虎”之意。

注:先秦楚人称虎为“於菟”。

助战袁绍(192)时、布常与亲随披甲陷阵,冲击张燕阵地,一日往返数次,大破黑山军。布常御良马,号曰赤菟,能驰城飞堑。与其健将成廉、魏越等数十骑驰突燕阵,一日或至三四,皆斩首而出。--《后汉书 吕布传》

与袁绍反目、遭到数十甲士追杀时,吕布又轻骑亡走,绝尘逸影,袁绍只得望风兴叹。

(4)治军之术

吕布不仅个人素质出众、他麾下的并州突骑,亦天下闻名。

濮阳之战(194)时,曹操令精锐“青州兵”列阵在前,结果被吕布的突骑冲击得七零八落。青州兵溃散奔逃,曹操坠马、险些被杀。布出兵战,先以骑犯青州兵。青州兵奔,太祖陈乱,驰突火出,坠马,烧左手掌。--《魏书一 武帝纪》

青州兵即昔日“纵横青徐”的黄巾军。曾以三十万众北上冀州,被公孙瓒、应劭所败(191);又西进兖州,连杀一个刺史两个郡守,震动天下(192)。《魏书》称其“做贼久、兵皆精悍”。(青徐)黄巾为贼久,数乘胜,兵皆精悍。--王沈《魏书》

就是这样的精兵,在吕布的骑兵火力下、居然瞬间溃败。

辕门射戟时(196),吕布仅仅依靠二百骑兵与一千步兵,便震慑得纪灵三万铁甲不敢喘气。最终袁术方面、老老实实签订停战协议,诸将“把酒言欢”。

至于袁术“七路讨伐”时(197),术军步骑数万,吕布兵不过三千。结果临阵奋击,“诸将并进、斩术十将”。连袁术的司令桥蕤、都被吕布活捉。(吕)布进军,去(张)勋等营百步。暹、奉兵同时并发,斩十将首,杀伤堕水死者不可胜数。--《九州春秋》(布)大破之,生禽桥蕤,余众溃走。--《魏书七 吕布传》

甚至吕布临死,还在自吹自擂,称“明公(曹操)率步兵、我自率骑兵,荡平天下不在话下”。布曰:“明公之所患不过于布,今已服矣。令布将骑,明公将步,天下不足定也。”--《后汉书 吕布传》

令布将骑,明公将步,天下不足定也

这话要在别人嘴里,肯定是胡说八道;但在吕布口中,却显得“略有谦虚”。

吕布之勇,天下闻名。以致赤壁之战时(208),孙权激励将士,称:

“老贼欲废汉自立久矣!只忌惮二袁、刘表、吕布与我。今日群雄皆灭,唯我尚在,誓要抵抗到底!”权曰:“老贼欲废汉自立久矣,徒忌二袁、吕布、刘表与孤耳。今数雄已灭,惟孤尚存,孤与老贼,势不两立!”--《吴书九 周瑜传》

彼时吕布都死了十年了(199-208),早成冢中枯骨,却仍被孙权搬出来称道一番。可知吕布在世时,其“骁勇盖世”是多么深入人心的事情。

单论武勇,同时代能与吕布比肩者,大约唯有关羽、马超与孙策。此三子皆有“信、布之勇,冠世之锐”,被时人誉作熊虎。但方之于布,犹有不及。小结

最可为吕布地位的佐证,便是其在《魏书》卷中的次序地位。

《魏书》卷六至卷八是“群雄列传”,用来歌颂创业之君的“驱除功业”。吕布作为《卷七》之首,力压张邈、陈登、臧洪等人;甚至盖过《卷八》的陶谦、公孙瓒、张燕等大军阀。

事实上,吕布统治的地盘、从来也没有很大;且萧建、臧霸、陈登、刘备等“名义下属”皆各怀鬼胎、离心离德。

在《后汉书》中吕布地位更高、居然与刘焉、袁术合传。须知,焉、术在《三国志》中,皆在《蜀书》和《魏书》的群雄列传之首。

注:袁术在《魏书六》,刘焉在《蜀书一》。

可以说,吕布在史书中的地位、完全是靠着“个人勇武”,一刀一枪搏杀出来的。

对于一个“发自孤微”的寒门武人来说,吕布确已触摸到人生顶点。虽死无憾。

上天给了吕布无尽的贪欲、与无穷的淫心,伴之而来的便是“狡诈反复、轻于去就”的恶劣性格。

客观说来,其反复无常、立场变换颇有“不得已”。毕竟寒士出身的吕布,不可能被士族真正接纳;看王允“前恭后慢”的倨傲态度即可见一斑。

按理,“孤微发迹、五毒俱全”的吕布,绝无可能在乱世久存。但上天偏偏又赐给了吕布绝人才武,令其勇冠天下。

仗着百年难遇的骁锐,吕布在乱世中豕突狼奔、翻云覆雨,最终名镌史书。可谓不虚此生。

布有虓虎之勇,而无英奇之略,轻狡反覆,唯利是视。自古及今,未有若此不夷灭也。信矣。

茨威格有言:所有命运馈赠的礼物,早已在暗中标好了价格。

拟之吕布,何其精恰!

Thanks for reading.

#三国两晋南北朝#名著典籍#吕布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