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这些所谓的三国精锐部队,可能并不存在,或者仅仅是番号而已

2020-11-21新闻6

三国时期有很多所谓的精锐部队,也有人喜欢把它们叫做特种部队。首先说明一点的是,古代冷兵器时代,士兵的素质对于战争的胜负来说确实是极其重要的因素,经过训练、有实战经验、装备豪华的士兵,比如"虎豹骑"、"白马义从"、"陷阵营"等等确实可以称得上精锐部队。但是也有很多所谓的精锐部队,只是附会文义的虚构产物,或者仅仅是一个番号而已。

可能并不存在的"精锐部队"

这些并不存在的虚空精锐部队,基本上都是从史料原文的某一处上捕风捉影。最典型的就是陈武统领的"庐江上甲",在很多地方煞有介事地介绍,"庐江上甲"是江东的精锐部队。然而《三国志·吴书·陈武传》中根本没有明确的记载,反而"庐江上甲"四个字出现在《曹洪传》中。

在"汴水之战"的溃败之后,曹操集团重新募兵,曹洪到扬州募兵,"得庐江上甲二千人。"原文如此,这里面的"上甲"的意思只是优秀的兵源而非某种称号。陈武的情况则是:孙策击败庐江太守刘勋之后,将庐江士兵中一些精锐交由陈武统领,就变成所谓的"庐江上甲",完全是缝合出来的产物。

除了"庐江上甲"之外,这些虚空精锐部队可以说是比比皆是:

袁绍帐下"大戟士",出自《汉末英雄记》、《后汉书·袁绍传》等史料,与"强弩"并列,只是手持长戟的步兵而已。袁绍部将麹义麾下的"先登死士"同理,只是"界桥之战"中的先锋部队的意思。

黄忠"推锋营",出自《三国志·蜀书·黄忠传》,原文为"忠推锋必进"。"推锋"这个词语在古代典籍中并不罕见,意思是进兵,不知道为什么用在黄忠这里却成为军队番号。又有一说,"推锋营"的记载见于《荆益风物志·骠马第十二》(内容是说周瑜的马——萌),甚至还有大篇原文。然而《荆益风物志》只此一处孤证,怀疑为今人伪作。

甘宁"锦帆军",没有实际出处,因《吴书》记载甘宁在做游侠时期以锦绸系舟,穷奢极侈。另外如果真的有"锦帆军"的话,贺齐的军队可能更加合适。

存在但谈不上精锐部队的"精锐部队"

"庐江上甲"、"大戟士"、"先登死士"、"推锋营"、"锦帆军"这些在文学、游戏作品中非常活跃的"精锐部队",实际是缝合或者虚构而来。而三国历史上又有一些存在的、被人视为精锐部队的部队,在历史上表现得却并不尽如人意,比如"青州兵"和"丹阳兵"。

青州兵是曹操集团中的一支军队,它的前身是活跃于青州、徐州的黄巾余党。在东汉初平三年(即公元192年),曹操消灭入侵兖州、规模达百万的青州黄巾余党,从三十万降卒中组建青州兵。在《三国志·魏书·武帝纪》中确实有"精锐"的评价,但是这个评价是对青州黄巾降卒而言的。青州黄巾的战斗力非常堪忧,其中的精锐也好不到哪里去。

"青州兵"在曹操集团后续的发展中有很多"亮眼"的战绩:比如在"濮阳之战"中成为吕布骑兵的突破口导致曹操溃败;再比如在"淯水之战"失败后劫掠自己的同袍。

与"青州兵"情况类似的还有"丹阳兵"。丹阳郡是扬州下属的一个郡,按《隋书·地理志》的记载,扬州人任侠尚气、民风剽悍,"号为天下精兵"。陶谦本为丹阳人,在做徐州刺史时从丹阳招募大量士兵,组成"丹阳兵"。在刘备救援陶谦时,陶谦拉拢刘备的资本就是四千丹阳兵。然而从陶谦与曹操的战争来看,"丹阳兵"似乎并没有想象中的那样精锐。

空有番号无具体描述的"精锐部队"

在三国时期的史料中,不乏有明确番号的军队。由于有看似非常酷炫的番号,它们也成为所谓的"精锐部队"。比如蜀汉的"连弩士"、"猎射官"、"虎步军";东吴的"解烦兵"、"敢死兵"、"车下虎士"等等。或许还有其他军队具有明确番号,小编就不一一列举。由于数量太多也比较复杂,姑且将史料原文贴在下面。

《华阳国志·巴志》:"蜀丞相亮亦发其劲卒三千人为连弩士……(邓芝)乃移其豪徐、蔺、谢、范五千家于蜀,为猎射官。"

《又与张裔蒋琬书》:"须先教中虎步兵五六千人。"

《三国志·吴书·韩当传》:"将敢死及解烦兵万人。"

《三国志·吴书·甘宁传》:"唯车下虎士千余人。"

这些军队有独特番号,其中大部分军队在历史上也有实战的表现,比如虎步监孟琰在诸葛亮五伐时渡过武功水帮蜀汉军队建立桥头堡;"车下虎士"在第二次"合肥之战"中保护孙权撤退;"解烦兵"、"敢死兵"也有平定叛乱、讨破山越的履历。但是这并不能证明他们是精锐部队或者特种部队,有异于其他军队的表现。

真正的精锐部队

以上这些军队都算不上三国时期的精锐部队,那么哪些军队可以跻身这个行列呢?小编认为符合精锐部队需要有两个条件:第一、史料中有比较明确的正面评价;第二、在历史上有实战表现。符合这两个条件的部队也有很多,比如精于骑射的"白马义从";以"百人督"为兵源的"虎豹骑";披甲率达到百分之百的七百人规模的"陷阵营";由剑客、豪侠组成的"虎士"。这些军队有异于常规军队的特点,有在战场上的表现,可以视作三国时期的精锐部队。

另外还有一些军队,比如蜀汉的"无当飞军"、"白毦兵",他们的含金量要低于"虎豹骑"之类,因为史料非常有限,像"白毦兵"只有诸葛亮与李严的一封书信中提到过,也仅有"西方上兵"的评价。但是还是勉强符合上面提出的两个条件,"无当飞军"由南中人组成,在诸葛亮四伐中有阻击张郃的表现;"白毦兵"为刘备亲兵,受到诸葛亮的高度评价,可以推断参与过"夷陵之战"。所以姑且还是将它们视为精锐部队吧。

参考文献:《三国志》、《华阳国志》、《后汉书》、《隋书》、《英雄记》

#三国两晋南北朝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