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这种溧阳特产,清朝美食家在书里这样记载……

2020-11-21新闻7

▲袁枚

袁枚,这位享誉四海的大才子、大诗人,对位于茅山脚下、太湖之滨的溧阳,是颇有感情的。读他的诗文,就能感受到他浓浓的溧阳情。

师生情

▲史贻直

溧阳籍文渊阁大学士(宰相)史贻直曾是他的恩师。袁枚考中进士,在翰林院作庶吉士,时任刑部尚书的史贻直教他学满文。这位聪明过人的进士,不知何故未能学好这门功课,考试竟不及格。他在《子才子歌示庄念农》中,就提及此事:“强学 佉卢字,误书灵宝章,改官江南学趋跄。”大意是:勉强学满文,翻译最下等,外放当知县。然而,袁枚并不埋怨史贻直,对其教导一直感恩在心。史贻直去世,他作《文渊阁大学士史文靖公神道碑》悼念之,可见师生情谊之深!

亲家情

袁枚与史贻直的次子、兵部侍郎史奕昂结为两亲家。他的爱妾、苏州方聪娘之女鹏姑,生于乾隆二十九年(1764)十ー月十八日,18岁时嫁给史奕昂的六子史培舆。乾隆六十年(1795),袁枚80岁时,搭船前往溧阳夏庄与亲家相聚,作《宿红泉书屋》诗一首。诗中把亲家的盛情款待,家人的悉心奉侍,以及与女儿的依依惜别,表现得淋漓尽致,读来感人肺腑,不失为倡导性灵诗中的力作。

文友情

袁枚在《随园诗话》中,对永安知县、溧阳籍诗人彭光斗(字贲园,号退庵)的作品,有所评说:“溧阳彭责园先生,素无一面,寄《云溪诗集》见示。有笔有书,亦唐亦宋,不愧作者。佳句如:《雨阻淮上》云:‘春气勒堤柳,水光团野烟。’《舟中》云:‘长河欹枕过,片月贴帆飞。’《剑津》云:‘早知神物终当化,何似丰城便永埋。’《无题》云:‘月展璧轮宜唤姐,风吹池水最干卿。’皆妙。又,《接家书》云:‘有客来故乡,贻我乡里札。心怪书来迟,反复看年月。’只此二十字,写尽家书迟接之苦。先生名光斗,出仕闽中。”

在诗话中,称彭光斗诗写得好,字写得也好,其作品既继承了唐诗的优点,又吸收了宋诗的长处,不愧是位诗人。应该说,评价是高的。这对促进袁枚与彭光斗的友谊,大有可能。清嘉庆《溧阳县志》中,收有“彭光斗“的条目,内提及其《云溪草堂诗抄》九卷、《云溪草堂文抄》十六卷等著作。

风土情

袁枚在《随园食单》一书的茶酒单中,介绍了溧阳乌饭酒。文字如下:“余素不饮酒,丙戌年(嘉庆三十一年、1766)在溧水叶比部家,饮乌饭酒,至六杯,傍人大骇,来相劝止。而余犹颓然未忍释手,其色黑,其味甘鲜,口不能言其妙。据云:溧水风俗,生一女必造酒一坛,以青精饭为之,俟嫁此女才饮此酒。以故极早亦十五六年。打瓮时只剩半坛,质能胶口,香闻室外。”

文内“溧水”应是濑水的别称,也就是袁枚在溧阳濑水边的叶比部家,饮到了甘鲜的乌饭酒,并由此了解到乌饭酒的风俗。其实,溧阳每逢四月初八吃乌饭的习俗,由来已久,那是为纪念目连救母的义举。因此,用乌饭(青精饭)制作乌饭酒完全有可能。这种酒具有味醇厚、香气浓的特点,并有舒筋活血的功效。如今,溧阳已开发天目湖特产乌饭米供应四方游客。

内容来源 | 《金濑札记续集》

#清朝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