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穷则思变,富宁这个村闯出一条跨越式发展的新路子!

2020-11-22新闻17

原标题:穷则思变,富宁这个村闯出一条跨越式发展的新路子!

【西畴精神】穷则思变,闯出一条跨越式发展的新路子!

龙迈村委会位于板仑乡东南部,距乡政府所在地14公里,国土面积27.28平方公里,辖15个村小组,居住着壮、汉、彝三种民族607户2619人,共有贫困人口110户429人,2014年,贫困发生率高达15.80%,是板仑乡11个贫困村之一,同时也是全乡首个被列为贫困村的行政村。在当时,龙迈村有四差(基础条件差、卫生环境差、发展意识差、文明风尚差),是我乡乡村治理的一个赌点和难点。随着脱贫攻坚工作的深入推进,龙迈村采取选优配强村两委干部、激发群众内生动力、加强乡村综合治理等多种措施,全面实现了弯道超车,闯出了一条跨越式发展的新路子,是新时代“西畴精神”在板仑乡大地上落地生根的生动实践。

龙迈村委会驻地新旧村容村貌对比

建强组织,发挥党建引领作用

建设一个坚强有力的党组织是消灭贫困,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关键。脱贫攻坚工作中,在乡党委政府的领导下,龙迈村2600余名党员群众把党性强、有思路、能干事的党员选为村“两委”和村监委的“领头雁”,选优配强村“两委”、村监委班子队伍。村党总支班子牢固树立“抓党建是最大政绩、促脱贫是第一要务”理念,紧紧围绕抓党建促脱贫各项中心工作,不断夯实基层党组织建设,铸造基层坚强堡垒。全村8个党支部和68名党员自觉形成“帮钱帮物,不如帮助建个好支部”的共识,积极利用“三会一课”等组织生活不断加强对村组干部和党员队伍进行扶贫政策讲解和履职致富能力的培训,解决村组党员干部脱贫致富信心不足和技能欠缺的问题。坚持“一个支部一座堡垒,一名党员一面旗帜”,组建一个由挂联单位和乡工作人员组成的驻村扶贫工作队临时党支部,成为龙迈村脱贫攻坚战的总参谋,一支坚强有力的扶贫队伍,形成以支部带党员、以党员带群众的良好格局。

建强党组织,带领群众攻坚拔寨

穷则思变,打破陈规陋习

原来由于恶劣的自然条件,加上缺乏行之有效的乡村治理手段,导致党员群众意志消沉,安于现状,甘于贫困,不敢尝试,不思发展。维持原状只会越来越穷,必须打破陈规,从精神层面斩断“穷根”。为解决这一问题,龙迈村从乡村治理入手,在优化村组原有组织框架的基础上,推行村民网格化管理,按照“地域相近,规模适中,方便管理”的原则,把村组划分为网格,将有想法、能干事、干成事、带好头的党员推选为网格长,负责执行村规民约,带领群众响应和落实国家政策,让农村无职党员有位有为,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建立健全村规民约和理事会议事规则,推行“四议两公开”工作法,召开党员代表会议、群众代表会议讨论制定村规民约,把国家倡导什么,群众反感什么、喜欢什么、追求什么写进村规民约,明确具体的违约行为和惩处标准,使村规民约成为村民自己订立的规矩。通过村规民约引导群众破除精神贫困的顽疾,鼓舞他们增强自信心,激发内生动力,把“要我脱贫”转变为“我要脱贫”的主动局面,全村干群凝聚一心,立下了誓要脱贫的愚公移山志。

积极谋划龙迈村建设和发展事宜

战天斗地,立誓旧貌换新颜

昔日,龙迈村村组道路弯曲蛇行于崇山峻岭间,晴灰雨堵,当地有一句谚语“龙迈龙迈,出门靠迈”,恶劣的交通条件,是阻碍龙迈发展的“拦路虎”。全村把打通“最后一公里”作为攻克扶贫攻坚的首要任务,抢抓全县乡村通达工程和州财政局挂钩帮扶的利好政策,进行科学规划,群众投工投劳,无偿拆房让地支持村组路网建设,历经2年时间,全村完成了15公里乡村柏油公路和35公里村组公路水泥硬化,成为板仑乡首个全村道路硬化率100%的行政村。2016年底,龙迈小组“四类重点对象”危房还有186户,占全村的30%,是板仑乡典型的“高危”村之一,在乡党委政府和挂联单位多方争取项目资金和物资补助的基础上,群众互帮互助,掀起建房热潮,2017年底全村危房改造任务已圆满收关,家家户户住上了安全稳固住房。结合群众自发组织的民族文化活动,通过集体土地入股等形式,建成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传习馆、文化活动广场,实施宫坪修整、鱼塘景观改造,全村生产生活条件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群众投工投劳、开山炸石修建进村路

甘于奉献,筑巢引凤提增收

由于受历史条件、地理环境、经济基础等方面的限制,龙迈村曾经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因此,龙迈村群众珍视每一次发展机会,积极主动融入到县域经济发展部署中来,服从支持配合富宁绿色水电铝材示范园区建设。进场道路建设边修边用边补偿,征地存在纠纷和争议,先测量登记、再化解矛盾纠纷、后造册补偿,不让矛盾纠纷影响工作进度;坟墓搬迁工作中,不分民族种类,不论信仰习惯,一律倡导简化程序,移风易俗革除陋习,从轻从简配合搬迁,刷新了文山州在重大项目建设土地测量收储工作中的记录。仅用2天时间顺利修通了长达3.6公里的进场路,期间没有出现任何群众阻碍施工的现象;仅用了6天时间完成了第一期5500余亩土地的测量登记工作,没有出现拒绝或不配合测量登记的情况;仅用了7天时间配合完成了260余尊坟墓搬迁工作,没有出现因选吉日为理而延期搬迁的情况,没有出现因民族信仰问题而不搬的情况;仅用了2个月时间就成功化解了180余起因历史原因产生的个人之间,村组之间,个人与村组之间的权属纠纷。龙迈村群众舍小家,顾大局的精神,也为他们自己带来了就业和创业机会,据统计,全村在绿色水电铝材示范园区就业和创业的群众达620余人,每人每年增收5万元以上。

配合征地迁坟、开展就业培训和务工增收

龙迈村能取得今天的成就,得益于党和国家的好政策,同时与龙迈村群众自力更生、不等不靠、不懈努力密不可分。今天,龙迈正以一个“管理民主、乡风文明、生产发展、村民富裕”的新型农村阔步前行,一起搭上全国“脱贫奔小康”这趟班列!

龙迈村文化广场及跳宫节活动

龙迈村文化墙及民居细节展示

来源:板仑党政通、富宁先锋

#扶贫#贫困村#就业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