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森林文化周惠州分会场:市民“森”临其境乐享自然

2020-11-23新闻5

来源:今日惠州网

“保护森林资源,共筑绿色家园,让惠州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环境更美丽!”11月20日,以“粤见森林·悦见美好”为主题的第二届广东省森林文化周惠州分会场开幕式在惠州植物园启动,市林业局领导班子出席启动仪式。众多市民前来参与体验,在亲近自然的同时,领略森林文化魅力,共享惠州绿色生态文明成果。此次活动由省林业局、市林业局主办,市林业科学研究所承办,惠州报业传媒集团协办。

森林城市科普展、“森”罗万象文化创作、森林徒步、自闭症儿童森林游憩……第二届广东省森林文化周期间,我市共设置惠州植物园、象头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罗浮山省级自然保护区、分塔山省级森林公园四个分会场,通过一系列活动向市民展示新一轮绿化惠州大行动建设成果,打造惠州市森林文化周品牌。活动将持续至本月28日。

森林文化周活动是生态文明、森林文化的盛会,更是我市落实绿色共享发展理念、打造绿色生态新格局,努力建设国内一流城市的缩影。事实上,自2014年荣膺“国家森林城市”称号之后,惠州坚持绿色与发展并行,在更高起点、以更高标准深化“创森”成果。

近年来,我市以全力建设高品质国家森林城市为抓手,大力推进新一轮绿化惠州大行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并着力推进森林碳汇、生态景观林带、森林进城围城、乡村绿化美化、创建森林小镇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建成了“山环水绿,绿廊穿梭,环境优美,生态优良”的城市森林生态体系,形成了道路林荫化、乡村林果化、城市森林化的城乡绿化格局。

第二届广东省森林文化周惠州植物园分会场活动现场。 惠州日报记者张艺明 摄

现场

植物知识闯关飞行棋深受小朋友喜爱

日前,惠州植物园里绿树成荫、风光宜人,中草药芳香四溢。启动日活动中,该园区人山人海、热闹非凡,森林城市科普长廊、动植物标本及南药展览区前聚集了众多市民,他们驻足浏览着一张张精致的图片,学习森林科普知识。“木油桐、银杏、荞麦、苍耳……这些植物哪些是促癌植物、致过敏植物?有毒植物又怎么分类?”两位老人正饶有兴致地观赏珍贵野生动物标本,直呼:“活到老、学到老,涨知识了!”

多肉植物拼盆DIY、森林城市宣传海报趣味拼图、动植物识别大转轮……除了直观鲜活的展板,现场还布置了多个森林文化趣味游戏专区。“这是红胸啄花鸟,蓝点紫斑蝶在左侧。”两位女士在动植物识别大转轮上玩得不亦乐乎,凭借丰富的森林文化知识,她们辨识出了多种对应的动植物,赢得了多份奖品。

植物知识闯关飞行棋是当日活动的亮点之一,深受现场小朋友喜爱。记者在现场看到,在充满童趣温馨的氛围中,孩子们在家长的陪伴下,轮流往“植物知识地图”上掷骰子,根据投掷点数在“地图”上移动,并回答格子上的植物名称,以此轮番前进比谁先到达终点。而通过这样的互动游戏,不仅寓教于乐让孩子学习掌握不少动植物知识,家长们也享受了一段快乐的亲子时光。

20位文艺家走进罗浮山开展“艺术对话”

与此同时,我市象头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罗浮山省级自然保护区、分塔山省级森林公园等分会场也相继启动了森林文化周活动。

山高林密怪石嶙峋,溪谷清幽飞瀑急倾……昨日,在象头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百余名市民走进生态教育径,置身绿水青山之中,一路森林美景相伴,一路草木清香相迎,在林海茫茫的清新中认识大自然、享受大自然,切身感受到惠州爱绿、护绿带来的生机,加深了对生态文明理念的认识。据悉,森林文化周期间,该保护区将举办“象头山的秘密乐园”自然教育和“星童游象山”自然体验等6场活动,让更多的市民特别是中小学师生认识和了解象头山,在自然的美妙与伟大中提升观察力、创造力。

11月21日,“森”罗万象文化创作活动在罗浮山省级自然保护区欣然展开。据悉,这是全省唯一一场以省、市、县三级文艺家“联盟”助阵的方式开展的文化创作活动。20位文艺家受邀走进罗浮山,与罗浮山的华首古寺、千年古树、药用植物、摩崖石刻等进行了一场“艺术对话”,通过吟诵、书法、作画、楹联、写作等方式,表达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

市民走进象头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教育径,一路森林美景相伴,一路草木清香相迎 。 惠州日报记者杨熠 通讯员陶君 摄

反响

感受森林之美,共享绿色生态文明成果

“一呼一吸间,感受‘森’呼吸,体验‘林’距离。森林文化周活动让我们领略到森林魅力,感受到惠州绿色生态惠民成果。”“此次活动办得很好!弘扬了森林城市共建共享的时代新风,唤起人们保护森林、呵护生态的社会责任。”……连日来,众多市民、网友纷纷为第二届广东省森林文化周惠州分会场活动点赞。

“这是我连续第二年参与森林文化周活动。”在惠州植物园,市民卢先生一大早就带着孩子来到活动签到区签到。“作为惠州人,真的要为我市的绿色生态点赞喝彩。”卢先生说,得益于“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的绿色发展理念,如今惠州山环水绕、绿廊交错,森林城市绿色共享,森林产品处处飘香、令人陶醉。

“走进绿水青山,感受惠州的森林之美,共享惠州绿色生态文明成果!”网友“仙人掌”带着家人在象头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参与活动。她认为,森林文化周活动是生态文明、森林文化的盛会,不仅给亲子之间增添了许多珍贵的回忆,更是一次难得的森林科普教育之旅,把生态文明种子播进孩子心中。

“这些年,愈发感觉到惠州森林城市建设得越来越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深入人心,绿色生态文明全民共建共享。”市民黄女士说,期待惠州建设更高品质的森林之城、绿色之城、生态文明之城,也建议相关部门依托惠州丰富的森林等自然资源,大力发展大健康产业,为群众提供更多更优质的森林文化产品,吸引更多人走进惠州,感受自然气息,畅享生态美景。

举措

到2023年建成15个以上省市级自然教育基地

绿色崛起,生态共享。记者从市林业局获悉,今年以来,我市完成造林与生态修复9.05万亩、中幼林抚育35.08万亩,完成森林村庄绿化美化120个,建设绿美古树乡村6个,义务植树689.7万株,并顺利通过国家森林城市动态监测。

一直以来,我市高度重视自然教育活动,当前已成功创建4个省级自然教育基地。据统计,近年来,全市各大林场、保护区共开展自然教育活动50多场,惠及2万余名群众,为群众提供更多更优质的森林文化产品,大力提升了我市生态文明教育特别是青少年生态文明教育水平,形成认识自然、热爱自然、保护自然的良好社会氛围。

“当前,我市正努力打造一批具有惠州特色的自然教育品牌、森林文化品牌。”市林业局有关负责人表示,林业部门将依托自然保护区、植物园、林场等资源优势,高水准打造专业化教育基地,力争到2023年建成15个以上省、市级自然教育基地,100个以上自然生态文化教育场所。同时,加强跟中小学联系沟通,培育一批自然教育服务机构、导师、课程、线路和产品,将自然教育打造成我市绿色生态科普和文化的品牌,惠及广大市民群众和学生朋友,为推动我市生态文明建设、创建国内一流城市作出新贡献。

惠州日报记者杨熠 通讯员宋少兵 陶君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