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国内外嘉宾共商金融助推陆海新通道建设大计

2020-11-24新闻10

来源:重庆日报网

11月23日,在重庆悦来国际会议中心,2020中新(重庆)战略性互联互通示范项目金融峰会举行。本版图片均由记者张锦辉摄/视觉重庆

李成钢

孟文能

周小川

陈雨露

黄洪

焦津洪

宣昌能

刘连舸

诺拉菲达

妮占塔娜

多迪·瓦鲁约

瓦塔纳·达洛伊

阿卜杜勒·拉希德·加富尔

吴博博额

达吉拉

洛纳敦

王永庆

刘珺

屠光绍

周学东

张涛

核心提示

11月23日下午,2020中新(重庆)战略性互联互通示范项目金融峰会在重庆悦来国际会议中心和新加坡会场同步开幕。

本次峰会以“深化金融互联互通·共建共享陆海新通道”为主题。在当天举行的开幕式暨主题会议上,国内外嘉宾围绕这一主题,在重庆现场或通过视频连线发表致辞或主题演讲,开展多层次、多维度、多视角的对话,共谋中新金融合作新前景,共商金融助推陆海新通道建设大计。

商务部党组成员、部长助理李成钢:

加强抗疫金融合作 推动绿色金融创新

在疫情背景下,如何进一步推动中新互联互通项目和陆海新通道建设,更好地服务中新两国乃至东盟地区?我提四点建议:

一是加强抗疫金融合作,充分发挥中新金融合作优势,积极研究新模式,推出新产品,搭建新平台,大力支持医疗、防疫物资以及疫苗研发、生产、储运、应用等领域的合作。

二是加大对国际陆海贸易的金融支持,发挥金融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推动实现金融促贸易、贸易促通道、通道促产业的发展态势。

三是推动跨境金融、绿色金融创新,拓展跨境投融资渠道,降低金融成本,推进中新金融市场互联互通,不断激发中新金融合作的新动能。

四是让双方合作惠及更多企业、更广地区,在中新点对点合作的基础上,推动中国西部地区与东盟面对面的合作,形成金融开放新格局。

新加坡金融管理局行长孟文能:

中国与东盟携手开启贸易数字化先河

当前,新冠肺炎疫情仍在全球范围内肆虐。我们看到,有的国家为遏制疫情采取的措施,并不利于开展国际贸易。这种背景下,进一步凸显了加强贸易数字化的重要性。为此,新加坡及东盟其他国家可以和中国携手,加快推动数字化,首开贸易数字化的先河。

首先,现在海关的报关实现了无纸化、数字化,这使得中新两国的企业开展贸易更为便利。同时,贸易流通、融资也更快速,成本也更低。依托新加坡的贸易物流平台和“单一窗口”,新加坡和中国能够直接交换海关数字文件。

其次,中新两国企业可以开具经认证的电子货运提单,探索贸易平台的数字化互联互通,实现贸易单据的无缝交换,开展流通票据的电子化试点。

中国和东盟的金融公司,则可以开放端到端的贸易平台,让中国与东盟之间的贸易更安全、快捷、高效。

博鳌亚洲论坛副理事长、中方首席代表周小川:

中新两国应加强数字货币和电子支付合作

在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现金支付减少,数字货币和电子支付发展迎来新时机,中新两国应该就此加强合作。

两国在数字货币和电子支付上,应聚焦于零售支付系统,通过采用新技术提高支付效率,并确保支付安全。

中新两国发展数字货币和电子支付,不仅仅局限于自身,还要把眼光放到整个东亚地区。同时,中新两国可以利用自贸试验区、中新互联互通项目等平台,先行试点,为其他国家提供好的经验。

今年是中新互联互通项目实施五周年,重庆能够利用好自己的独特区位优势,深化双方的金融合作,包括支付体系数字化的合作,进一步带动中国西南地区和东盟合作。

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陈雨露:

将从三方面支持重庆金融发展

中国人民银行将从三方面支持重庆金融发展:

其一,人民银行将积极支持重庆金融供给侧改革,优化重庆金融营商环境和法制环境,在重庆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金融科技、金融产品、金融市场体系、金融开放市场和金融生态体系;按照新发展理念要求,加大对科技创新、绿色金融的支持力度,提升金融对国际产业链发展的有效供给。

其二,人民银行将支持重庆在中国金融业高水平开放中发挥更大作用,特别是要深化与包括新加坡在内的“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金融合作,继续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理念,完善开放市场导向的投融资体系和金融风险审慎管理体系。

其三,人民银行将支持中新金融合作在带动中国西部地区开发开放、拓展中国与东盟各国经济合作等方面,发挥独特而重要的作用。

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副主席黄洪:

强化境内外联动降低融资成本

中国银保监会将坚持实施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的对外开放,支持中国与东盟在RCEP协议框架基础上扩大双向合作,强化境内境外联动,降低融资成本。

具体而言,银行与保险业监管部门欢迎在风险管控、养老金管理、消费金融、财富管理、健康保险等方面具有专长的外资机构进入中国,同时支持中资金融机构积极稳妥走出去;大力支持与中新互联互通项目建设相关的航空、交通物流和信息等重点领域提升跨境服务能力,创新贸易融资产品。

此外,中国银保监会还将支持金融机构依托互联互通项目的渠道和成本优势,在服务重庆本地的同时,逐步辐射四川、陕西、青海、贵州等西部省份,不断扩大中新合作金融成果;积极推进银行业、保险业创新,大力推动金融科技合作,探索建设跨境贸易融资服务平台。

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首席律师焦津洪:

中新金融合作对两国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当前全球格局加速演变,促进互联互通坚持开放合作已经成为应对全球性危机的必由之路。在此背景下,加强中新金融合作,共同应对全球挑战,对实现两国经济共同繁荣具有重要意义。

中新建交30年,在金融领域的合作日益增多,成果丰硕,这也使中新双边跨境投融资、证券期货金融机构互涉和金融人才交流的步伐不断加快。通过高水平开放,中新合作也迎来更多新机遇。比如,中国越来越开放的市场,能够为国际投资者提供更多便利的投资渠道,这必然促进中新两国金融资本市场进一步合作。

两国共建共享陆海新通道,推动双方共建“一带一路”,也进一步促进了贸易往来。下一步中国证监会将更加重视中新市场,全力支持和积极配合中新互联互通项目和陆海新通道建设。

国家外汇管理局副局长宣昌能:

支持重庆深化与东盟国家的金融合作

中新互联互通项目是对接“一带一路”以及西部大开发和长江经济带发展的高起点、高水平、创新型示范性重点项目。项目实施五年来,中新金融服务合作不断深化,促进“一带一路”沿线资金融通,成为国际合作新范本。

近年来,重庆陆续实施贸易外汇收支便利化、资本项目收入支付便利化、企业外债登记便利化等外汇政策创新试点,金融外汇服务实体经济的效能不断提升。外汇管理部门将一如既往地支持重庆开放创新,支持中新互联互通项目拓展深化金融合作,也希望重庆的探索能够为全局积累更多经验。

中新互联互通项目立足中新合作,面向广大的东盟成员国家,我们将以互利共赢的原则不断深化与东盟国家的金融合作,持续构建开放的、市场化的“一带一路”投融资体系。

中国银行党委书记、董事长刘连舸:

世界比任何时候都需要金融合作

当前,境外疫情蔓延,全球经济陷入衰退,世界比任何时候都需要金融合作。

本次中新金融峰会的主题是“深化金融互联互通·共建共享陆海新通道”。中新双方如何深化金融互联互通呢?我有三点倡议:

其一,在RCEP框架下加强联合合作,加大对关键节点、交通基础设施的金融支持力度,充分推动商业银行、投行、保险和证券等机构合作,形成良性循环。

其二,深化金融创新,提升陆海新通道的服务质效。如,结合陆海新通道建设的特征和需求,积极探索物流金融创新,为企业提供更便捷的金融服务;积极支持跨境电商等新业态发展,克服疫情阻隔,帮助更多中国企业走出国门,助力更多的境外企业走进中国。

其三,进一步推动中国企业在对外贸易中积极使用人民币,降低外汇成本。

文莱金融管理局董事副总经理诺拉菲达:

绿色金融和科技金融推动全球经济复苏

今年以来,全球暴发新冠肺炎疫情,许多经济体增速在今年第二季度大幅下降。想要实现疫情背景下全球经济复苏,发展绿色金融和科技金融是重要举措。

全球气候变化频繁,风险也日益严峻,文莱正在减少碳排放,推进可持续发展。比如,文莱金管局采用了东盟的绿色债券标准,支持文莱向低碳转型。

此外,随着疫情升级、多国采取封锁措施,全球数字化已在多个领域加速发展,科技金融也得到了更多机会。文莱看到了这一趋势,启动了《2019-2025文莱数字支付路线图》,推动文莱实施数字化战略。

文莱将积极与各国接轨,统一金融标准,推动绿色金融和金融科技落地,助力全球金融领域的转型升级。

柬埔寨国家银行副行长妮占塔娜:

陆海新通道极大促进东盟贸易

作为一个高度开放的小型经济体,柬埔寨的经济活动因为新冠肺炎疫情受到很大影响。但在疫情期间,柬埔寨和中国团结一致,共同防范重大经济损失,努力为经济复苏打下更坚实的基础。

2020年10月,柬埔寨和中国签署了一份自由贸易协定,两国向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又迈出了新的一步。该协定将有助于两国进一步开放彼此市场,促进经济自由化。

2019年,中柬贸易总额达到86亿美元,同比增长33.3%,中国已成为柬埔寨最大的外商投资来源国。鉴于中柬贸易关系不断深化,柬埔寨国家银行加强了与中国和整个区域的金融互联互通。同时,中国提出的陆海新通道极大促进了东盟成员国之间的贸易,这主要体现在降低成本和节约时间等方面。

印度尼西亚中央银行副行长多迪·瓦鲁约:

通过金融合作推动经济加快复苏

新冠肺炎疫情给全球经济和金融市场带来了巨大挑战。未来,我们必须加强金融合作,推动经济加快复苏。

贸易和投资要想协同增效,就需要抓住数字化、金融科技、绿色金融和支付系统创新带来的新机会。印度尼西亚银行启动了2025支付系统蓝图。这个蓝图的任务之一,就是整合数字经济和金融,以确保中央银行的指令能够充分落实。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们不仅要支持银行业实现数字化,同时也要关注金融创新与金融稳定性之间的平衡。

中国和新加坡都是印尼的重要贸易和投资伙伴。在数字化、金融科技、支付系统等金融创新方面,中国和新加坡都起步很早,我们从两国获得了很多参考。未来,我们会进一步加强与中国、新加坡的金融合作。

老挝中央银行副行长瓦塔纳·达洛伊:

完善外汇管理制度 促进市场高效运行

东盟正从越来越完善的海上、机场、道路和铁路基础设施中获益,这将驱动中国西部和东南亚国家的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陆海新通道的建设除了中国和老挝,还将惠及整个东盟共同体。

老挝中央银行与中国人民银行始终保持着紧密合作,今年两国已成功签署了《双边本币合作协议》《基普和人民币互换协议》。今后老挝中央银行将继续升级自身的监管框架,不断加强现代化工具的使用,有效管理外汇流,尤其是外贸和投资中的外汇流,进一步推进中国和东盟成员国落实本币结算框架的要求。相信更完善的外汇管理制度以及双边货币框架的有效实施,将促进银行间市场的高效运行。

马来西亚国家银行副行长阿卜杜勒·拉希德·加富尔:

东盟将重点关注数字化转型和绿色金融

当下,东盟在金融领域,重点关注的有两个方向,一是数字化转型,二是发展绿色金融。

东盟正在着力发展电子商务,推动实时支付。比如,东盟正着力完成支付政策框架制定,对二维码跨境操作进行标准化,如此一来能够大幅提高电子支付效率,优化东盟的数字经济环境,推动跨境贸易和旅游业发展。

东盟还努力构建绿色金融生态系统。比如,东盟近期出台了指导性文件,以支持东盟经济绿色发展。马来西亚也在不断推进这两个领域,比如启动了金融科技助推器计划,投资建设绿色基础设施等。未来,马来西亚希望与重庆建立更紧密的合作关系,进一步在数字化转型与绿色金融领域开展深度合作。

缅甸中央银行副行长吴博博额:

借鉴中新经验发展缅甸支付和金融系统

中新两国支付系统取得长足进步,我们向新加坡和中国借鉴经验以发展本国的支付和金融系统,希望缅甸迎来支付系统的新时代。

一方面,缅甸中央银行正在建设自己的实时零售支付开关和二维码生成系统,这个系统将成为全国性的开关,把每一个移动钱包、区域性钱包和国内消费者连接起来,希望所有钱包和支付系统之间实现全面的互操作性,系统将在一年后投入使用。

另一方面,我们正在起草现代支付系统法案,希望它涵盖消费者保护、金融保护、数据库安全以及消费者个人数据保护等领域。我们国家发展普惠金融,扩大普惠金融的覆盖面,同时促进市场竞争,以降低消费者的成本,这些工作将在未来12个月内取得一定成果。

菲律宾中央银行副行长达吉拉:

金融科技可让更多人享受普惠金融服务

通过金融科技创新,金融机构能够为新兴经济体中大量人口提供金融服务,并有机会让人们以较低成本获取金融服务。

长期以来,因物理条件或成本等原因,阻碍了不少人获得传统的金融服务。目前,在新兴经济体中,仍有许多民众和企业无法获得信贷与储蓄服务。即便可获取有限的金融服务或产品,也需支付高额费用。

如果依靠金融科技解决方案,则可满足弱势群体约40%的支付需求,以及20%的信贷需求;还可以帮助中小微企业融资,创造更广泛的金融普惠性,促进生产力及经济增长。

当前,菲律宾中央银行正在推动金融科技创新与数字化,我们希望借鉴其他国家央行及全球市场主体的经验,加强与国际最佳实践的政策对接,提升金融普惠性。

泰国中央银行副行长洛纳敦:

亚洲经济复苏要着力数字化转型和可持续发展

在当前国际形势下,亚洲经济复苏,需要注重数字化转型和可持续发展。

新冠肺炎疫情出现后,泰国中央银行便着力推动数字化转型,开发了全国零售实时支付系统,让民众和企业界能够免费进行快速电子支付。今年8月,泰国电子支付使用量已跃升至每天1600万笔。这证明尽早使用数字金融基础设施,有助于经济活动的延续性。

在可持续发展上,泰国将东盟银行业的可持续发展作为去年东盟轮值主席国工作的优先事项之一。近期,泰国也发布了《东盟可持续发展融资报告》,针对气候和环境风险管理提出建议。同时,泰国还在积极制定东盟金融业可持续发展守则。未来,泰国还期待与中国、新加坡等其他国家金融机构进一步合作。

中国建设银行党委副书记、监事长王永庆:

积极服务陆海新通道基础设施建设

作为连接“一带一路”的桥梁与纽带,陆海新通道具有独特的优势,对外连通新加坡及其他东盟国家,对内引领西部区域产业布局和转型升级,开启了通道、物流、经贸和产业发展的良性循环。

随着国际运输网络的逐步升级完善,未来陆海新通道必将在深化国际经贸合作,促进区域经济深度融合方面,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建设银行积极服务基础设施建设,促进通道物流畅通,先后为兰渝铁路等运输动脉、陕西国际航空物流港、兰州国际港务区等提供信贷资金200多亿元。此外,建设银行还通过产品创新,带动跨境资金互联互通,在重庆地区实现跨境直贷、跨境资产转让、跨境保理融资,保税飞机租赁等多项创新产品率先落地;通过境内外机构联动,引入境外资金近300亿元。

交通银行行长刘珺:

双循环新发展格局需要金融服务新范式

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并非封闭发展。其核心在于对供应链、产业链、价值链达到科学管理的状态,发挥国内大市场需求对供给侧的推动作用,这种状态下生产不是瓶颈,需求才是瓶颈。此外,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还意味着更加交互的自力更生,和更加融合的自主可控。

开放、交互、融合的双循环新发展格局,需要有与之匹配的金融服务新范式。下一步重庆与新加坡深化金融合作,要借天时地利实现新突破。天时方面,要把握RCEP签订契机,瞄准中国与其他成员的广阔服务贸易需求,加快渝新之间贸易和定价的平台建设,促进资金流与贸易流、信息流互联互通,树立陆海城市金融合作新典范。地利方面,则要充分发挥重庆独有的区位优势,为新加坡乃至东盟提供更加广阔的投资市场空间,为双方提供更多的应用场景。

上海新金融研究院理事长屠光绍:

重庆金融创新应体现八方面内容

重庆的金融创新突出“新”,以“新”来扩新,以“新”来促变。这个“新”应主要体现在八个方面:

第一,畅通新的循环格局,形成大的金融市场体系。第二,推动新型城市化进程,形成区域化金融服务的新格局。第三,要适应融资体系的新变革,适应商业银行在内的金融机构的转型,加快发展资产管理及资本市场的服务体系。第四,要加快发展新金融形态,满足产业升级和国内企业发展的需要。第五,引领金融科技发展的新潮流,占据金融科技的制高点,提升整体的金融效率。第六,支持金融产品工具的创新,更好地完善金融服务的新方式。第七,要以深化中新金融合作为契机,打造服务RECP及“一带一路”金融开放新高地。第八,围绕金融生态的优化,推动金融可持续发展。

国家开发银行副行长周学东:

开发性金融机构可发挥更重要作用

东盟不但是中国的友好邻邦,也是重要的贸易伙伴。未来,在RECP框架下,中国及其他国家的开发性金融机构在支持陆海新通道建设方面可以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尤其是,中国和其他国家可以更好地发挥本币的作用,支持陆海新通道建设。如,在推动贸易投资币种多元化方面,国家开发银行已与柬埔寨加华银行、韩国产业银行等同业机构启动了人民币的同业授信合作。下一步,我们还将发挥各方的优势,进一步健全人民币双向流动机制,推动在区域合作中更多使用人民币。

另一方面,为助推陆海新通道建设,国家开发银行还可以继续提供长期大额低成本的资金支持。在这方面,我们过去有很多成功的实践。比如,雅万高铁的建设,我们提供了绝大部分的融资。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副总裁张涛:

用绿色金融推动可持续发展

如何应对气候变化,是全球非常重视的问题。发展绿色金融则是这一问题有效的回答。发展绿色金融,是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一环。

未来,世界各国会加大绿色投资,比如再生能源、节能建筑、围海堤坝和其他应对海平面上升的基础设施等,这就需要绿色金融来支持。

而深化绿色金融市场,需要加强消息披露,从而帮助市场参与者依靠公开透明的信息,作出投资和消费决策。目前,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正与各国央行和监管机构绿色金融网络(NGFS)合作,弥补信息缺口。

发展绿色金融,还需要关注气候带来的风险。比如,低碳转型一旦缺乏协调,或是毫无章法地贸然推进,就可能带来金融风险。金融机构在进行战略决策时,需要将气候风险考虑在内。

(本组嘉宾观点稿由记者黄光红、廖雪梅、白麟、杨骏采写)

#新冠肺炎_社会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