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冬季眼病千万马虎不得,更可怕的在这里

2020-11-24新闻11

今天给大家介绍几种冬季常见眼病的防治。

冬季“眼中风”高发

李女士由于冬季气温骤降,血管出现异常收缩,导致视力突然下降。被送至医院时已无力回天,左眼永久失明,经诊断,为“视网膜动脉阻塞”,即我们常说的“眼中风”。

眼中风,医学上指的是视网膜动脉阻塞、视网膜静脉阻塞两个类型,简单来说,就是眼底血管堵住了。

1、动脉阻塞:耽搁90分钟,永久失明。

视网膜动脉阻塞发生时,眼前是一下子漆黑一片什么都看不到了。

在健康情况下,动脉血从心脏流向眼睛,一旦眼动脉被堵,眼底视网膜就会缺血缺氧,如不及时治疗,眼底细胞死亡,眼睛就会彻底失明。发生2小时,眼底神经细胞受损,视力下降,经抢救能挽回部分视力;发生5小时,神经细胞彻底凋亡,视力完全丧失,再抢救也已经无法恢复。

2、静脉阻塞:100天转变成青光眼。

和动脉不一样的是,静脉血是从眼睛回流心脏,所以一旦静脉被堵,血没办法流走,就会表现为出血,血液在眼底淤积,导致眼底细胞水肿。

静脉阻塞虽不比动脉阻塞危急,但它有一种很严重的并发症:新生血管性青光眼。不仅影响视力,还会又红又痛,情况严重时甚至眼球都保不住。静脉阻塞如不及时治疗,100天就可能发生青光眼,又称“百日青光眼”。

3、“眼中风”高危人群:

①60岁以上老年人。

特别是有三高(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动脉硬化等基础病人群。

②长期承受压力,生活习惯不好的年轻人。

压力大的时候,我们身体内分泌的血管紧张素不断增加,可能引起视网膜血管痉挛收缩,导致血管自行闭合,形成阻塞。

4、“眼中风”的先兆:

眼前突然一黑、一会又好了,或者是断断续续的黑影——出现这样的症状千万别忽视,要马上找到医生仔细检查。有时候我们会以为眼睛累了,睡一觉就好了,这样一耽搁,可能就错过了抢救的黄金时期。

冬季正是“眼中风”的高发期,面部和颈部在特别寒冷的状况下,血管会收缩痉挛,增加危险的因素。因此在冬季一定要注意做好防寒措施。不要在寒冷的室外驻足太久。

中青年人常见的眼病:视神经炎

1、仅十天时间,眼睛就丧失了视力。

王先生是80后,身体素质一直不错。就诊10天前,他的左眼在转动眼球时突感明显疼痛;就诊6天前,眼睛看东西“像蒙了一层白雾”;就诊4天前,视力开始出现下降。意识到问题不简单的他,从繁忙的工作中抽出身来,到医院就诊。

经医生诊断为:视神经炎,视力无法挽回,只能通过激素控制。仅十来天的时间,王先生的一只眼睛就逐渐丧失了视力。

2、视神经炎症状:

①眼球转动感到明显疼痛。

②视力在三四天内逐渐下降。

3、诱发视神经炎的高危因素:

视神经炎在20岁至50岁的中青年群体里尤其高发。视神经炎的发病原因主要与免疫功能紊乱导致特异性抗体的产生密切相关。通俗来说,工作生活压力大是主要诱因。人体免疫功能紊乱,产生大量抗体,这些抗体识别错了目标,攻击了视神经细胞。属于人体的免疫功能过强了。

致盲率最高的眼病

青光眼、白内障

1、青光眼:

冬季其实也是青光眼的高发季节。特别是在冷空气来临后气温骤降,寒冷的刺激会使神经调节功能紊乱,造成眼压波动而诱发青光眼。

2、青光眼常见症状:

患者的眼睛会突然剧烈胀痛,并伴有头痛、恶心呕吐、血压升高等表现,不及时诊治恐有失明危险。

3、青光眼的7大高危人群:

有青光眼家族史者;60岁以上女性;有白内障者;有三高等慢性病患者;有偏头痛者;远视和高度近视者;有眼外伤史者。

4、白内障:

老年性白内障是生活中最常见的白内障类型,它是因为年龄衰老,晶状体中的可溶性蛋白发生病变,变成不能透光的不可溶性蛋白导致的。

5、白内障常见症状:

患者通常眼前会有固定的黑点,视物逐渐模糊,视力慢慢下降。同时,会发现老花眼暂时减轻了。白内障其实并不可怕,经过治疗,也是可以得到康复的,关键就是要及早发现、尽早治疗,否则很有可能会拖到失明。

眼睛是我们探知世界和与外界沟通的重要桥梁。眼睛也是很脆弱的,一定要好好保护,合理使用。冬季是眼病高发期,如眼部有任何不适,应到正规眼科医院及时就诊。

#五官疾病#青光眼#中风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