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上海公安大调研】高校新冠疫情处置“三网九法”

2020-11-24新闻15

原标题:【上海公安大调研】高校新冠疫情处置“三网九法”

高校新冠肺炎处置

三网九法

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上海市公安局文保分局沪东所“单巧斌校区警务工作室”全体民警,积极介入辖区高校防疫工作落实,努力实现由平安校园建设实践者向组织者的转变:从管理向服务转变,从单打独斗到共防共建转变,从应急处置到风险管理转变,从粗放低效向集约高效转变,从以事为本向以人为本转变的“五个转变”,逐步摸索了一套以“采集、防控、处置”三大网络为核心、九大具体做法为支撑的疫情应对处置方法(简称“三网九法”),全力维护校园内安全稳定工作。

迅速编织信息采集之网

纵横法:积极对接学校,形成“1+5+X”(“1”即学校党政办,“5”即保卫处、学工部、教工部、校医疗健康部门、后勤物业五大职能部门,“X”即发热教职员工或学生)的信息采集网络布局,形成每日定时采集和动态情况即时采集机制。

交流法:迅速完善在校“人工”监测网络,加强信息员队伍建设,提升动态即时情况获取效率效用,在原有“辅导员”、“保安员”、“宿管员”、“学生信息员”基础上延伸、提质,并强化“点对点”骨干信息员的作用。

监测法:积极融入“智慧校园”工作,做到“来知行踪、动知轨迹”,从数据信息中发现存在的隐患,精准捕捉和及时推送。

积极运用多种防控之网

督促法:以维护校园安全稳定为目标,加强每日校园巡控:盯牢“防输入”,督促提醒学校相关部门有效管理的防控力度;瞄准“防扩散”,督促提醒加强疫情重点地区人员的防控幅度;关注“防恐慌”,督促提醒校园公共区域安全管理的防控强度。

宣教法:用“三心三到”(即诚心、耐心、细心、人到、心到、情到)十二字宣传工作法,从群策群力,分类传力、宣教同频等几个维度,注重线上线下同频宣传,提升疫情防控、遵章守纪等有效性。

检查法:提升工作标准,强调“校园无小事”的理念,提升重点部位、重点人员、重点物品的管控力度,以及对不稳定因素的感知度和敏感度;织密防控网络,强化对学校出入口检查和校园巡查力度,严防失控漏管;把准脉络节奏,强调突出重点,找准基础防范薄弱所在,积极排查隐患。

灵活应用管控处置之网

联动法:以日常工作建立的师生微信群为基础,最大限度地整合资源、联勤联动,实现信息数据“一键收集”、宣传内容“一键群发”、要情处置“一键催联”,打破壁垒、提升效能,达到“更快地通信息、更多地传数据、更准地报情况”,提升防控工作效能。

预估法:古人曰“预则立,不预则废”,民警坚持“处早、处小、处苗头”原则,对学校出现的发烧、疑似、确诊等可能产生的各类后续情况,充分预估,保持高度敏感性;对态度蛮横、故意刁难涉疫人员不配合学校开展防疫工作的,预判“对抗性”或“非对抗性”现场处置,按照“第一次训诫、第二次处罚、情节严重刑事打击”三个梯次递进处置原则,确保规范处置、妥善处理。

疏堵法:积极开展网上巡控工作,发现、挖掘境内外疫情舆情热点信息,通过关键词检索,及时发现辖区舆情,运用互联网、公安网等网上巡控排查实战操作,厘清“源头—途径—实施”疫情舆情的一般规律,坚持“源头严查”、“过程疏引”与“终点消除”相结合,锻炼了工作室民警网上“查”、网上“采”的实战能力,提升了网上巡控工作的“核”、“查”工作技能。

值班编辑:徐闻

#新冠肺炎_社会#疫情#防控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