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家长们,秋冬传染病来袭,让我们一起来守护幼儿健康成长

2020-11-24新闻6

亲爱的家长们,进入秋冬季节,气温逐渐下降,风大干燥,这时是一些呼吸道传染病的高发时节。一般秋季常见传染病如:诺如病、手足口病、流行性感冒、水痘等开始施虐。那我们应该如何预防呢?

诺如病毒感染

诺如病毒变异快、环境抵抗力强、感染剂量低,感染后潜伏期短,且传播途径多样,具有高度传染性和快速传播能力。临床表现为腹泻和呕吐,故常称之为急性胃肠炎,常年发病,高发于冬季。诺如病毒的潜伏期相对较短,一般为12~72小时,通常 12~48 小时。

传染源

患者与隐性感染者为主要传染源 。

传播途径

包括人传人、经食物和经水传播。人传人可通过粪口途径(包括摄入粪便或呕吐物产生的气溶胶)、或间接接触被排泄物污染的环境而传播。

易感人群

普遍易感,无抵抗力,发病以学龄儿童为主。

症状

发病以轻症为主,最常见症状是腹泻和呕吐,其次为恶心、腹痛、头痛、发热、畏寒和肌肉酸痛等。研究发现成人中腹泻更常见,而儿童比成人更容易出现呕吐。

预防措施

1.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

2.不吃生冷食品和未煮熟煮透的食物,尽量不到卫生条件差,没有消毒设施的小餐馆用餐。

3.尽量少让幼儿到拥挤的公共场所。

4.一有情况,立刻就诊,并报告班级的老师与卫生保健员。

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引发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有20多种,潜伏期多为2~10天,一般3~5天。

传染源

患者、隐性感染者或携带病毒的成人。

传播途径

直接、间接接触传播,空气飞沫传播或经水传播。

易感人群

婴幼儿和儿童普遍多发,5岁及5岁以下婴幼儿更容易得病;成人会感染,但一般不发病。

症状

一般症状较轻,大多数患者发病时,往往先出现发烧症状,手掌心、脚掌心或臀部出现斑丘疹和疱疹(疹子周围可发红),口腔粘膜出现疱疹和溃疡,疼痛明显。部分患者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和头疼等症状。

预防措施

1、做好环境、食品卫生和个人卫生,饭前便后要洗手,预防病从口入。

2、尽量少让幼儿到拥挤的公共场所,减少被感染机会。

3、注意幼儿的营养、休息,防止过度疲劳,降低机体抵抗力。

水痘

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传染病。水痘是具有高度传染性的儿童常见疾病,发于2~6岁,该病潜伏期为12~21日,以14~16日多见。

传染源

患者是唯一的传染源,患者呼吸道分泌物和疱疹液中均含有病毒 。

传播途径

直接接触或飞沫吸入均可传染。

易感人群

人群普遍易感,但发病以成人为主,病后可获持久免疫,二次感染发病者极少见。

症状

皮疹出现前可有发热、头痛、全身倦怠、恶心、呕吐、腹痛等前驱症状,持续1~2天后才出现皮疹;幼儿则皮疹和全身症状同时出现。最开始为粉红色小斑疹,迅即变为米粒至豌豆大的圆型紧张水疱,周围明显红晕,有水疱的中央呈脐窝状。黏膜亦常受侵,见于口腔、咽部、眼结膜、外阴、肛门等处。

预防措施

1、预防水痘最好的办法是进行疫苗接种。

2、远离水痘患者。

3、在使用餐具前进行消毒。

4、多喝白开水。

5、平时注意个人卫生。

流行性感冒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传染性强、传播速度快。四季均可发病,季节转换期更容易得病,一般秋、冬季节是其高发期。潜伏期一般为1~7天,多数为2~4天。

传染源

患者是主要的传染源。

传播途径

主要通过飞沫经呼吸道传播;也可通过接触被污染的手、日常用品等间接传播。

易感人群

普遍易感,发病以老人和儿童为主。

症状

常突然起病,畏寒高热,体温可达39℃~40℃,多伴头痛、全身肌肉关节酸痛、乏力、食欲减退等全身症状,常有咽喉痛、干咳,可有鼻塞、流涕、胸骨后不适等。颜面潮红,眼结膜外眦轻度充血。

类别

肺炎型流感、胃肠型流感、中毒型流感以及特殊人群流感(老人、儿童与孕妇等)

预防措施

1、勤喝温热水、早睡早起。

2、避免去往人群聚集地。

3、多食用富含维生素的食物。

4、注意通风以及锻炼身体。

传染性疾病不可怕,只要我们认真做好防护,就能把传染性疾病发生的几率降到最低哦~

?1.勤洗手,多喝水。

世卫组织调查,正确洗手能减少30%—50%的疾病风险。别小看了这些洗手习惯,它可以帮助我们有效地阻隔疾病的发生哦。

?2.加强锻炼,让身体变得壮壮的,才能更好地打败细菌和病毒!

?3.生活老师们每天都把教室打扫的干干净净,定期清洗大型玩具,让我们生活在健康舒适、干净卫生的环境里。

小朋友们,我们不仅在幼儿园要做好卫生保健,也要把养成的好习惯带到家里,让疾病无机可乘。我们一起加油让身体棒棒呦!

来源:福州市台江实验幼儿园

02

#小儿健康#传染病#水痘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