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向唐代人学习管理

2020-11-24新闻15

无论是管理企业,还是治理国家,人才始终是一个决定性的因素,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汲取管理的营养,不失为现代企业管理一条可供借鉴的途径。

唐代是中国历史上的盛世之一,历时近三百年,唐前期由于统治集团十分重视人才战略,连续出现“贞观之治”和“开元之治”两大发展的高峰期,唐代关于人才管理的经验历经千年依然闪光。

一、选拔人才的智慧

1.从思想上重视人才的选拔

唐代统治者把人才选拔当做治国安邦的头等大事来抓。据《贞观政要》记载:贞观二年(公元628年),唐太宗对左右仆射(仆射的职务相当于宰相)房玄龄、杜如晦说:“公为仆射,当助朕忧劳,广开耳目,求访贤哲。比闻公等听受辞讼,日有数百。此则读符牒不暇,安能助朕求贤哉?”太宗认为,宰相的主要职责应该是协助皇帝选拔人才,而不应过多陷于具体事务。于是,唐太宗下诏命令尚书省(唐代中央三省之一,为最高行政首脑机关),琐碎小事都交付左右丞处理,重大疑难事物才禀报仆射,把房、杜二人从繁忙的事物里解脱出来,重点考虑如何帮助国家选拔人才的问题。

(唐太宗)

一个成功的企业必须要有一批人才为其服务,企业领导者要充分认识到人才在企业生存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制定人才发展战略,树立战略人力资源管理思想,明确专门机构和人员,加强对人才管理工作的领导,努力为企业发展提供持续的人才资源保障。

(房玄龄)

2.把道德标准作为人才的重要标杆

道德品质的好坏是唐代君主衡量人才的一个重要标准,贞观三年(公元629年),唐太宗对吏部尚书杜如晦说:“比见吏部择人,惟取其言词刀笔,不悉其景行。数年之后,恶迹始彰,虽加刑戮,而百姓已受其弊。如何可获善人?”杜如晦回答:“两汉取人,皆行著乡闾,州郡贡之,然后入用,故当时号为多士。铨简之理,实所未精,所以不能得才。”唐太宗发现了吏部选人只重文笔口才,而忽视德行的弊端,于是采纳了杜如晦的建议,依照汉代选拔官吏的办法,希望得到德才兼备的人才。贞观六年,唐太宗与名臣魏征有一段著名的对话,太宗说:“用得正人,为善者皆劝,误用恶人,不善者竟进。”魏征对曰:“今欲求人,必须审访其行。若知其善,然后用之,误用恶人,假令强干,为害极多。太平之时,必须才行俱兼,始可任用。”可见,他们意识到即使能力再强的人,如果品行不好,那造成的祸害可能远远超过他的成绩,所以“德”成为超过“才”的首要人才选拔标准。

(杜如晦)

企业在选拔招聘人员时,不能只看学历、毕业的院校、曾经取得的业绩,而要重视对道德品质的考察。对新录用的员工,要想方设法从多渠道了解其品行情况。对于老员工,不论其在何种重要岗位,只要发现道德品行有问题,要痛下决心,即使有断臂之痛,也不能姑息养奸。

3.人才宁缺勿滥

据《资治通鉴》记载,贞观元年(公元627年)十二月,唐太宗在和房玄龄的谈话中指出:“官在得人,不在员多”。太宗认为,大治天下的关键在于周密地处理政务,任命官员要根据才能情况,现官要进行淘汰。他提出“任官惟贤才”,“谋夫孔多,是用不就”,“千羊之皮,不如一狐之腋”。这些主张都是人才管理的经典性原则;太宗认为,任官不得人,再多也没有用,“比之于画地作饼,不可食也”。所以他命令房玄龄要大力精减官员。房玄龄受命后,对中央机构进行了裁减合并。改革后的唐中央机构文武官员总数为六百四十三人,裁去了十分之九。唐太宗很满意,认为“吾以此待天下材,足矣”。

房玄龄深得用人之道,因此用人宁缺毋滥。有一时期,国家管理财政申报开支的部门缺少合适的人选,房玄龄“宁虚其位,而不以与人”,因为他深知此岗位的重要性,宁肯暂时空缺也不能交给“聚财之臣”掌握。这种“宁受吝权之讥,而不忍冒昧以与下”的精神,可谓用心良苦。

很多企业岗位一旦出现空缺,就急不可待地找人补上,也不管是不是适合这个岗位,生怕对工作造成影响,岂不知,这种用人方式反而会阻碍企业的发展,不如把岗位暂时空下来,等待最适合的人才。

二、人才使用的法宝

1.海纳百川、为我所用

在人才使用上,唐初君主有相当清醒的认识,唐太宗认为:“吾为官择人,唯才是与。苟或不才,虽亲不用。如其有才,虽仇不弃。”他又说:“为政之要,惟在得人;用非其才,必难致治。”在太宗的贞观集团中,魏征、王、尉迟敬德、李靖等都曾是敌对营垒中的重要人物,被太宗纳入帐下后,逐渐成为中流砥柱,为唐代的繁荣与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高宗和武则天时期,虽然政治环境逐步恶化,但一批贞观时期的重臣仍然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

企业用人最怕“划线”,前任用的人后任坚决不用,竞争对手用过的人坚决不用等现象就反映了这一突出问题。用人要量才、量德,而不是人为地给人“贴标签”。

(尉迟敬德)

2.用人不疑、疑人不用

唐代名将尉迟敬德原在刘武周麾下,刘武周战败后,尉迟敬德与寻相等一干战将向李世民投降,后来寻相等降将见风使舵,再次叛乱,而尉迟敬德却还在军中。李世民军中诸将疑敬德必叛,马上把他囚禁起来,并请李世民将其杀掉。李世民说:“敬德若叛,岂在寻相之后邪?”于是亲自给尉迟敬德松绑并进行了安抚。尉迟敬德深受感动,从此更加死心塌地追随李世民,在后来的玄武门之变的腥风血雨中,尉迟敬德不仅不受李世民政治对手的诱惑,而且在武力争斗中发挥了决定性的作用,为李世民顺利登上皇位立下了汗马功劳。

(刘武周)

信任是工作的基础,信任与干劲成正比,领导给下属多少信任,下属就会给上级多大的热情。特别是对于能够独当一面的人才,要给予更多的关心与支持,宽容他们的小失误。

三、团队管理的经验

1.铁的纪律与铁的执行

唐太宗深知,只有纪律的保障,才能形成集体的力量。在武德四年(公元621年)率军攻打洛阳时,令军队“禁止侵掠”,而“无敢犯者”,正是由于纪律严明,才得到人民的拥护,也为他后来称帝打下了基础。太宗即位后,更加强调依法办事,早在贞观元年(公元627年),他就曾表示过“法者,非朕一人之法,乃天下之法。”他还认识到,铁的纪律必须配合以铁的执行才能真正发挥效果,要想严格执行,领导者必须要身先士卒,起到表率作用。贞观四年(公元630年),太宗发现自己所颁诏敕与律令相违时,指示臣下对此类诏敕不得顺旨施行,必须上奏,另作定夺。以致形成“贞观之初,志存公道,人有所犯,一一于法”的良好局面。

(洛阳)

只有做到令行禁止,企业才能无往而不胜,否则就会变成聚散无常的乌合之众,在关键的时候失去战斗力。铁的纪律需要靠铁的执行来实现,这就需要树立在纪律面前人人平等的观念,从高管到普通员工适用同一制度,不厚此薄彼。

2.建立完善的考核激励机制

唐代十分重视对官员的考核,在吏部设考功司专门负责此事,并以考核结果决定奖惩。唐代的考核标准为“四善二十七最”。“四善”是国家对各级官吏提出的四条共同要求:“一曰德义有闻,二曰清慎明著,三曰公平可称,四曰恪勤匪懈”。要求各级官吏维护统治,谨慎廉洁,公正称职,勤奋不懈。二十七最,则是根据二十七种不同官职提出的考核业务才能的标准。唐代官吏考核的奖惩条例周密细致,种类多样,主要有俸禄增减,品阶升降,职位变动,荣辱与夺等。

据《唐六典》:“凡考,中上以上,每进一等,加禄一季;中中,守本禄;中下以下,每退一等,夺禄一季”。这样,把考核同官吏的俸禄收入明确挂钩,做为俸禄增减的标准之一。同时,唐代还将考核与品阶的升降结合起来。荣辱与夺是根据官员在考课中的不同情况,分别给予精神上的鼓励和惩罚。这对当时一些追求荣誉的官员来说,比俸禄增减和品阶升降更为重要。

3.健全的保障制度

唐代官员的职业保障主要包含四个方面:一是履行职责所应享有的工作条件。包括办公用房、办公设备、办公经费和交通工具等,为保证这些条件,通过按不同级别官吏给予不同数量的公廨田的方式解决。即把公廨田交由农民耕种,收租归各级官府使用;二是领取法定俸禄和福利。这是给予官员的法定报酬,主要包括禄米和土地;三是休假的待遇。唐代官员每十天休假一日,称为旬休。逢节日官员有假期,婚丧嫁娶也可以给假。另外,父母居住在外地的还有探亲假。四是退休待遇。唐代退休称“致仕”,致仕官可享受的待遇有俸禄、加官,少数德高望重的大臣可以享受皇帝赐予的全俸,大部分致仕官享受半俸,还有部分致仕官可以享受加官一级的待遇。

#隋唐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