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美丽的高原“江南水乡”

2020-11-24新闻13

雷屯秋色美如画

一条清澈的河流如玉带般缠绕在那片金秋的田野上,黄绿相间的田垄旁露出一排排白墙灰瓦的房子。古老而神秘的锦屏县敦寨镇雷屯村,就这样不经意地出现在了我的眼前。我眼前的这条绕村而过的清澈河流叫亮江,据说是因诸葛亮南征到此而得名。亮江由南至北绕村而流,寨子三面临河,垄亩整齐,地势坦荡开阔。黄的是稻穗,绿的是菜地,阡陌交通,鸡犬相闻。河边洗衣的妇人,赶着牛儿过河的老人,沙洲上快乐玩耍的小孩……这不就是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景致吗?

步入村中,古朴的气息扑面而来,一条青石板铺就的巷道蜿蜒伸进村中,一栋栋徽派建筑风格房屋与苗侗风格建筑房屋相互交错,游走于斑驳陆离的房屋院墙间,狭长的巷子里,几缕阳光穿过楼台窗格把旧花纹印在对面的墙面上,好似历史在叹息。若不是沿街行人的现代装束,我几乎以为穿越历史时空隧道,抵达另一个时空。我意想不到在云贵高原东南端居然有这样一个充满江南水乡韵味的寨子。这个世外桃源般的寨子,与江南文化有着怎样一种“剪不断,理还乱”的联系呢?村中一栋雄伟气派的门楼吸引了我的目光。楼上写着“大明楼”三个遒劲大字,大门的两边柱子上写着:“千年古屯万年楼谁绣井乡,一面青山三面水天宫福地”对联。大明楼门前这副对联是对雷屯历史、生态、文化最好的诠释。青石板路延伸向村中,路中间都是用青石板铺成,青石板两边镶有鹅卵石,雷屯村古名雷泽屯,因明代洪武时屯兵而得名。雷屯村的历史要从明朝“调北征南”策略说起。明洪武十四年,即公元1381年,明太祖朱元璋派遣麾下大将傅友德、蓝玉、沐英等,率领三十万大军南下进攻云贵地区,意图消灭当地的残元势力,统治云贵。明洪武十五年,即公元1382年,在清除了元梁王把匝剌瓦尔密的势力以及镇压了云贵高原的起义后,为了避免这里再次成为中央权力的真空地带,朱元璋决定把足够强大的军队留下,屯兵驻守,威慑四方。 来自江西、湖广、江淮和中原的精锐部队便沿着横贯云贵高原的咽喉要道、坝子、重要城镇次第布防,建立卫所,按照明军的编制驻扎下来。这一军事行动被称作“调北征南”。雷屯村的祖先就是这一时期到达雷屯。20万人的军队进入云贵,后勤补给成了大问题。靠中原运输?路途遥远。靠当地税收?财力薄弱。都不现实。早在傅友德等率军占领云贵的战争进行当中,就有大臣向朱元璋建议:“备边在足兵,足兵在屯田。”这一建议深受朱元璋赏识。于是朱元璋一声令下,“屯堡制”在边疆推行开来。士兵们农闲操练,农忙时节耕田种地,战争来临随时出征。“屯堡制”的实施,不仅满足了朝廷驻军的需求,也解决了军队的供给问题。曾经拿着刀剑作战的汉族将士们开始拿起镰刀锄头,开垦田地。几十万明军按三比七的比例,三成军队驻扎城市,七成军队屯耕农村。屯垦的明军一边开荒种地,自足军粮;一边操练军事,以防战乱。每六十里到一百里,建立一个屯军寨子,开垦周围的土地。昔日的不毛之地,在这些来自江西、湖广、江淮和中原的汉族农家子弟手里,变成了千里良田。这些屯军寨子是按军队编制分布的,它们是由各个卫所来管理。雷屯村就属于湖广五开卫管辖。实行“屯堡制”后,军队的补给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然而这些来自江南的士兵,长年累月守在这陌生的莽荒之地,思乡与生理问题却无法排遣。朝廷为了稳定军心,巩固边疆,实行“一人在军,全家随往”的政策。已婚的士兵,妻子父母随往。未婚的士兵,由朝廷进行配婚。据雷屯村寨子的老人说,这里的朱姓人家都是当时朝廷由湖南芷江直接派遣来这里巩固边疆的将士及家属。汉兵民的到来为锦屏带来了许多先进的生产方式和生产器具,比如水车、吊井等。至今雷屯还有些水车、吊井仍在使用。已有几百年的雷屯古渡口、朱氏宗祠、村民保存的清代“万民伞”等即是见证这方水土兴盛繁荣的古代文化遗存。

土地还是那片土地,山水还是那片山水,而雷屯已不是历史上的雷屯。金秋的田野上人们还忙着在秋收,只不过已不是士兵们忙碌的身影。时代在变迁,“屯堡制”随清朝的灭亡而解体。放下武器的屯兵,一部f分选择返回故里,一部分人选择留下来,融入当地的社会。雷屯因为屯兵及家属大多是江南人,于是雷泽屯演变成具有江南文化特色的雷屯村。随着陆路交通的发展,历史上那船只繁忙往来的雷屯古渡口已难觅商船的踪影。刀剑锋利,却难以征服人心。文化柔弱,却影响深远。征服这片土地使用过的锋利刀剑已经化作尘土,而江南文化却留在了这里。 雷屯朱氏宗祠里的族谱,清晰记录着雷屯朱姓子民祖先的足迹。始祖朱焕文,为婺源茶院朱氏第十九世孙。后居浙江衢州府开化县张家湾深林村,之后迁居湖南芷江。明洪武初年,奉命从戎,赴湖广五开卫(今黔东南州黎平县城内)开发西南苗疆,屡立战功,钦赐世袭忠勇都慰侯职,距今已是二十一代了。如果按每代30年计算,朱氏到雷屯已经有600多年历史了。

朱氏祖先由江西婺源到湖南芷江再到贵州锦屏雷屯。漂泊异乡,人总需要有个精神寄托,宗祠就成了人们的精神寄托。朱氏宗祠是雷屯村最宏伟最典型的建筑。雷屯朱氏宗祠建于乾隆辛巳(1761年)年间,占地一千五百余平方米,为典型的徽派建筑风格。粉墙、青瓦、马头墙。宗祠布局严谨,设计精巧,计有:正室三间,左右厢房四间,厅室五间,牌坊一座,戏楼一座,左边耳房三间,右边厨房三间,阁前书房三间,祠右文阁一座,厢房四间(阁迁柿子园),祠右阁地一幅,地前园地一幅,祠外荷池一口。 祠内白墙上彩绘壁画清晰可见,有怀橘遗亲、扼虎救父、鹿乳奉亲等二十四孝故事,选用这些贤孝典范,是希望藉此能让族人见贤思齐,不辱先辈。族谱记载:入黔一支的朱氏,老谱在浙江衢州紫阳堂内。重修的宗谱详尽记录了修谱的起因和本支派的来历。雷屯朱氏的堂号为“紫阳堂” 。“紫阳堂”出自朱熹(1130-1200),南宋理学家、教育家,别号紫阳,古徽州婺源人,绍兴十八年进士,宋理宗时赠太师,追封信国公,改徽国公。据朱熹《名堂室记》记:“紫阳山在徽州城南五里,尝有隐君子居焉。” 取紫阳别号是心中未尝一日而忘归之意。在雷屯,朱氏每户堂屋的神龛上都有朱姓专用宗联:“紫阳世泽流芳远,沛国家声衍庆长。” 无论在何处,有宗族通用对联的都是同一支。逢年过节或重要日子,雷屯朱氏子孙家族子孙聚集宗祠内。恭恭敬敬地在列祖列宗的碑位前,焚香烧纸,在烟雾缭绕中默念那块故土,寄托对故土故人的思念。

行走在雷屯的村巷里,这里的一切仿佛都还是明清时候的样子:村边田间垄亩整齐,菜畦葱绿。古渡口、果园、亭台在青山绿水之间交相辉映。村中徽派建筑随处可见,高高的马头墙是用来防火和防盗。一旦遇到窃贼,高墙就是第一道天然的屏障。而墙内的二进处的天井,无疑是用于防火了。坐在家门前闲谈的老人,在小巷里追逐嬉戏的小孩,乡间小路上挑着簸箕上坡的老农,河中成群鸭鹅,河边洗衣的妇人……还有那天上的云朵和水中的鱼儿。这就是雷屯,一个从明朝穿越历史时空而来的神秘古村落。谁能想到这里以前居然是一个守卫森严的军事屯堡?岁月流逝,村中军事屯堡的影子已褪去了色彩。然而,走在村中依然感觉江南文化对它的影响。刀光剑影中的征服与反征服中,无意间落下的文化种子,悄悄在这片土地上生根发芽。于是在云贵高原的亮江河畔留下江南人后代营造的“小桥流水人家”的纯美境界。

夕阳西下,挥手作别雷屯,心中有许多不舍。我不知道是留恋雷屯的那片美丽的沙洲,还是留恋雷屯小巷中弥漫着江南文化韵味的气息?心中无法说告别,默默把雷屯记在心里。

#书法字画#朱元璋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