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城阳区上马街道:打造“阳光治理”高地 赋能乡村振兴

2020-11-25新闻65

乡村振兴中,“治理有效”的目标如何实现?城阳区上马街道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牢固树立“抓党建就是抓全局”的理念,紧紧围绕“阳光城阳”建设,以社会治理现代化为主线,充分发挥街道党工委“龙头”作用,勇于担当、创新求进、先行先试,建立“管人管事”两条线工作机制,聚焦问题、凝聚力量、汇聚共识,加强团结、增强本领、补强短板,实现“聚力强基”,打造“阳光治理”高地,赋能乡村振兴,不断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数字化”为基层精细化治理赋能聚力

“育英路与岙东中路交叉口向东约400米路东,有非法小广告”……10月10日,上马街道智慧街镇指挥中心收到了系统自动抓拍分析的信息,并附有相关照片,系统自动分类为城市管理类,并根据案件类型和地点锁定了处置部门、人员以及处置时限,小广告在短时间内得以处置。

当前,基于互联网和数字化、智能化的社会治理现代化已成为大势所趋。为加强智慧城市建设目标下的基础社会综合治理,推动数据在经济运行、公共安全、民生幸福、政务服务、人居环境、党建服务、应急指挥、决策支持等领域的应用,全面提升资源配置和运用效率,提高人民群众满意度,上马街道于今年1月开启了智慧街镇建设,以科技支撑提升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

“以前是人工分类,大都依靠微信群分拨,反馈也传到微信群中,不精准且中间环节多,信息也杂乱。而智慧街镇实现了自动分拨,从发现问题到处置问题,提升了时效和处置率。”上马街道智慧街镇指挥中心负责人曲世刚介绍,智慧街镇项目主要是通过“一网、一中心、N应用”的基层综合治理信息化系统实现基层综合治理统一调度指挥。

“一网”,即以综治网格为基础网格,整合绿化、环卫、城管、市政四部门处置力量,形成全街道城市管理一张网。

“一中心”,即融合上马派出所指挥中心,建设运营指挥中心,结合街镇运营指标体系,最大限度地开发、整合、融合和利用各类资源,最终支持街镇基层综合治理、应急指挥、决策分析。

“N应用”,即目前一期建设多网融合指挥系统、综治网格化系统、智慧党建系统、建设基于街道基础地理信息的单元网格数据库、城市部件数据库以及地理编码数据库。后续可根据实际工作需要添加相关应用系统,最终达到“N+应用”的效果。

目前,上马街道智慧街镇指挥中心主要收集群众上报和网格员发现的案件,综合处置率在城阳各街道位居前列。

前不久,青岛市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工作现场会在城阳区召开,与会人员实地观摩了上马街道智慧镇街指挥中心,对上马街道率先在镇街一级以“数字化”建设为手段,在基层开展精细化治理、协同治理的探索表示肯定,并共同交流经验,探讨如何在基层开展智慧城市建设。

上马街道办事处副主任张晓武介绍,目前,“一网、一中心、N应用”的基层综合治理信息化系统已进入试运行阶段,已形成案件上报、自动分拨交办、处置上报、会商督办的闭环流程。下一步,计划充分融合安全生产、环境保护等全要素网格职能,继续汇聚职能部门的数据资源,充分挖掘数据价值,实现街道统一指挥调度,加快建设智慧城市,为全区乃至全市提供更多可推广的经验。

城市管理“像绣花一样精细”

“报告指挥中心,我这边发现一处偷倒垃圾点。”前段时间,正在网格内巡查的柳宗翔通过随身佩戴的记录仪,与上马街道城市管理品质提升指挥中心取得了联系。指挥中心工作人员一键操作,大屏幕便切换到了现场的实时画面。城阳区综合行政执法局上马中队长冷继升确认现场情况后,立即安排处理。

柳宗翔并不是中队的队员,却承担着城市管理日常巡查的职责。在上马街道,像柳宗翔这样辅助城市管理的工作人员共有112人,均来自上海东鑫保安服务有限公司青岛分公司。为让城市管理“像绣花一样精细”,去年起,城阳区在上马街道试点城市管理服务外包,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形式,引入社会化专业力量参与城市精细化管理和品质提升。

谈起此举初衷,上马街道武装部部长刘路表示,这是一次“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的实践探索。

上马街道总面积47.8平方公里,下辖30个社区,其中25个是农村社区,虽然规划为城阳区的城市副中心、西部公共服务中心,却长期存在垃圾乱堆、占道经营、私搭乱建等问题。城阳区综合行政执法局下沉到街道的执法力量只有6人、1车,加上街道配备的协管人员,也不过十几人,执法力量薄弱、车辆保障困难。因管理力量不足、服务不到位,群众投诉数量居高不下,街道每天要处理几十件甚至上百件投诉件,形成“越投诉越不满意,越不满意越投诉”的恶性循环。

为破解困局,上马街道党工委、办事处去年先后两次到上海实地考察,研学青浦区朱家角镇的先进经验,最终决定“让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即通过招投标购买服务加强基层社会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

根据合同约定,上海东鑫主要负责上马街道市容市貌、道路、交通、环卫、环保和物业等17个大项1200余个小项的辅助管理工作,履行宣传教育、文明劝导、帮助辅助等职能,按照“发现问题—制止—询问—上报—配合执法”的流程开展工作。为方便统一调度,城阳区综合行政执法局上马中队、上马街道协管办、上海东鑫三方合署办公。上海东鑫自主招聘112名员工,组建街面巡查、流浪犬捕捉、小广告治理三支队伍,将上马街道划分为4个工作片大网格、30个社区级中网格、160个小网格,定人定岗、定域定点、定格定责,保证每日巡查不间断、宣传教育不断线、应急处置不离岗。

上马街道城市管理引入社会化力量后,队伍更强大、装备更精良,“数字化管理、网格化定责、精细化管控”的城市管理闭合回路正逐渐形成,解决了很多以前解决不了的难题。以垃圾偷倒为例:以前上马街道与棘洪滩街道交界处曾有一处“垃圾山”,高三四米、绵延300多米,周边群众经常举报,但执法人员力量有限,没法长期蹲守,只能由街道出钱来清理,一车就要花费5000元左右。引入专业公司后,对垃圾进行了一次性彻底清运,实施地面复绿。同时,安装高清监控、限高护栏,并设置检查点安排专人24小时值班,杜绝了垃圾偷倒行为。如今,上马街道已经设置6个类似的垃圾偷倒检查点,消除了这类监管盲区。

当然,服务外包不是一“包”了之。刘路说,街道制定了考勤、培训、执法处理、奖惩和绩效等10项规章制度,用制度管人管事,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

数据显示,自去年引入社会化专业力量以来,上马街道占路经营、露天烧烤、油烟扰民等投诉数量持续下降。

开启农村社区人居环境“美颜”模式

一条条平坦的水泥路修到各家门口,一排排整齐的小院坐落在道路两侧,整齐划一的垃圾桶、干净整洁的路面……走进山东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侯家社区,触目可及的便是这样一幅美丽的乡村画面。而这,与垃圾分类密切相关。

记者现场看到,社区垃圾站设有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厨余垃圾及其他垃圾四类生活垃圾收集房,集垃圾分类称重功能、线上APP、积分兑换、多媒体宣传服务以及清洁、防雨、照明、监控等基础实用功能于一体,还具有杀菌、除虫、除臭功能,在保证垃圾分类设施标准规范的基础上保证垃圾投放点整洁美观。

“以前,大家都没有意识去打扫、整理房前屋后,社区环境脏乱差。现在,社区领导班子带头爱护环境、种花栽草。尤其是垃圾分类逐渐成为居民们的自觉行动,社区越来越漂亮了。”侯家社区居民赵淑峰说。

侯家社区为青岛市首个实行“集中分类投放+定时定点督导”的农村社区。社区先后投入1000多万元,从垃圾收运到废弃物清理,从修路种树到“厕所革命”,从村庄绿化美化亮化到臭水沟治理,频频出实招,招招见实效。

“一段时间以来,居民已广泛认可垃圾分类回收的重要性并认为这是自己的责任。”侯家社区党支部书记侯勇说,美丽和谐的社区人居环境,需要全体居民齐心协力打造。

在由农业农村部农村社会事业促进司指导的“比一比谁家乡美”全国美丽宜居村庄短视频擂台赛中,侯家社区斩获全国第七名。

垃圾分类是美丽乡村建设的必然要求。深入推进垃圾分类工作,重点难点都在农村,唯有啃下“垃圾分类”这块硬骨头,才能实现“美丽乡村”的软着陆。目前,上马街道已打造完成侯家社区、林家社区及北岭小区3个垃圾分类示范社区,所建成的四座智能化四分类垃圾收集房目前已全部启用。

社区治理是社会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区治理格局和补齐农村社区治理短板,将成为未来提升城乡社区治理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抓手。

为着力改善街道人居环境,上马街道持续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力度。目前,已投入1.2亿元对生态开敞区内16个社区的进村路、巷道进行罩油、绿化、亮化,建成纵横有序、便捷舒适的村内路网。

与此同时,上马街道以垃圾分类赋能人居环境治理。在推进示范小区建设,形成有实效、可复制、可推广的生活垃圾分类模式的同时,形成“党+妇+群+团”的农村社区人居环境多元治理合力格局。社区两委成员、党员先锋、网格员、居民代表先学先试,各党政及社会组织力量共同介入,以多方力量的综合参与,打造“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区治理格局。

(大众日报客户端记者 肖芳 报道)

#垃圾分类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