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家长与孩子是什么关系

2020-11-25新闻14

肯定很多家长看到这个标题,可能第一反应都会说我这是废话。这么低级的问题都想得出来?恐怕自有人类以来,家长与孩子的关系就已经非常明确了。其实我要说的,就是在当今社会下,可能真的要重新“定义”家长与孩子的关系,否则确实管不好孩子。

还是说我自身的感受和体会吧。我们家孩子不是太淘气的那一种,但绝对是个性非常鲜明的那一种,如果他认定的事,不管是谁也很难扳过来。在他小的时候,包括小学、初中,基本上都是他妈妈管他的学习和生活,因为我事情比较多,无暇顾及他。那时他对他妈妈的管理非常不服气,经常他妈妈第一句话刚说出来,第二句话好就被他堵上了。我没看见则已,如果让我看见了,我的火气也就会一下子上来,轻则与他妈妈一块训他,重则就会上手打他。说实话,在他小的时候,还真打过他好几次,每次打完又非常后悔,而从最后的效果来看,不仅没起到作用,反而生疏了父子关系。所以我在不在家、出差什么时候回,他从来不关心,也不过问,有是十天半个月不见我,他也没什么反应。

随着他的长大,尤其是上初中后,这种性格表现得越来越强烈,什么事什么时候都不会认错,就是错了也不会认。有一次气得我把他嘴都打出血了,还是不肯承认自己的错。我当时生气地说,这孩子不要了,以后也不管了,爱怎么样就怎么样。可是事后转念一想,毕竟是自己亲生的,做父母的不管他谁还会管他?真放弃还是做不到啊。

痛定思痛,我也在反思自己是不是一个合格的父亲?我也在反思自己给了孩子多少陪伴?那些日子,一边是痛苦的煎熬,一边也在查找相关书籍进行学习和思考。到后来,我逐渐改变策略,转换自己的身份,不再以父亲的身份与他相处和对话,而是以朋友兄弟关系与他相处,遇到上火的事,总是压制自己,尽量不让自己生气,每次也不再是狠狠的批评,而是友善的提醒。

我知道他对篮球入迷,本不喜欢篮球的我,也经常关注国内外各篮球赛事,也知道了乔丹、杜兰特、科比、詹姆斯等人的名字,每当我在家,而他又不忙的时候,我就会“低三下四”“死皮赖脸”地凑过去跟人家套近乎,跟他聊篮球。当然,因为我不懂,最后我成了听众,最多只是插句话,然后是听他在那里滔滔不绝地大讲特讲。

见到了效果,我就逐渐扩大话题,并尽可能多找机会与他聊天,偶尔还会央求他跟着我们出去玩,不过到了初中以后一般情况下是叫不动的。我也改变对他的称呼,常常给他开玩笑,叫他“哥们”“兄弟”,当然他还是不敢叫我“哥们”“兄弟”,每次我叫他时他总会不好意思地笑起来,然后非常乐意与我互动。就这样,经过努力,我们的关有所缓和,虽然没有完全融合,但争吵的时候少了,说话的声调平和了。直到他上大学以后,我们才真正重新恢复父子关系。

现在孩子管理问题确实让大部分家长头痛。客观上,现在孩子都聪明,接触的社会信息非常巨大,我们千万不要低估了孩子认知能力、思维能力和判断能力,没有几个孩子没有自己对事物的独立主见。大部分孩子进入小学高年或初中以后,叛逆性就表现得非常强烈。往往是家长让他往东他就往西,家长让赶鸭他就赶鸡,你说一句他能顶你十句句,有时候顶得你直吐血,反正从来不会是顺着家长的意思。

怎么办?孩子不变家长变,不然就扛到底了。个人认为,家长要适应现在社会形势,主动转变身份,不能总是以家长身份居高临下去教训孩子,我们完全可以以朋友、兄弟姐妹身份去与孩子平起平坐。家长对孩子要少说“不行”“不允许”“不能”,而是要多以“旁观者”的身份、以商量和建议的口吻,与孩子沟通和交流。家长的目的不是让孩子震慑于家长的权威,而是要让孩子从心理主动打破与家长的隔膜,打破长辈与晚辈的代沟,只有这样,家长与孩子才能心相通、心相共,才能和谐相处。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