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感受身边非遗魅力,体验动手的乐趣,在钦州体味泥土与心灵的对话

2020-11-26新闻8

原标题:感受身边非遗魅力,体验动手的乐趣,在钦州体味泥土与心灵的对话

我不懂喝茶,更谈不上识陶。陶器对于我而言,就是一件泥捏的器物且仅限于茶具。以至于知晓它繁复的制作工艺,更是闻所未闻。而这次广西之行,让我有了一次接近并了解陶器工艺以及产品制作部分过程的机会。当我走进钦州坭兴陶产业园之后,我才多少了解到,坭兴陶是中国四大名陶之一,更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而且坭兴陶所涉及到的产品或工艺制品等,竟多达等一千多个品种,另外就是坭兴陶的历史悠久,更是让我惊叹不已......

坭兴陶,中国四大名陶之一,与江苏的宜兴陶、重庆的荣昌陶和云南的建水陶并称中国四大名陶。而坭兴陶的历史,则可以追溯到1300多年以前。而广西的钦州,才有1400多年的历史!据钦州史志记载:我钦陶器,谅发明于唐以前,至唐而益精致。在民国九年时(公元1921年),在位于钦州城东七十里平心村农于山麓发现逍遥大冢,内藏宁道务陶碑一方,为高四尺余之巨制,旁附藏陶壶一个,此碑刻有唐开元二十年(公元733年)字样。另根据考古资料显示,钦州地区陶器制作可追溯到新石器时代后期, 也就是说距今约 4000 年,这也更进一步印证了钦陶器历史由来已久......

当我进入钦州坭兴陶产业园的大楼后,我便打听到便来到了位于这座楼四层的生产制作工艺车间。说是车间,但我在里面并没有见到和听到大型机器设备运转的轰鸣声,也更没有看见烧制陶器的火窑,偌大的空间里除了摆满了看似陶器半成品的货架外,就是所谓简陋木制的工作台了,而每个台前,都有一个工人在大白天里挑着灯、伏案工作着......

车间里异常安静,似乎除了偶尔传出的几声砂纸打磨声音和短暂的小型机器转动的声音,其余的、就只有我们这群拿着相机到处游走拍摄所传出的脚步声和快门声音。而坐在工作台前的师傅们好像也对我们的到来熟视无睹、继续低头做着手里的活计。从他们专心致志和神情自若的表情来看,他们似乎已经司空见惯了前来参观采访或探秘的人们了,且任何来者也都没有能打扰到他们。

在对坭兴陶做了简单的了解后得知,陶器和我们日常使用并相对熟知的瓷器有着且是两种截然不同的东西,但却存在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说它们是“近亲”吧,可出现的年代又相距甚远,原始的瓷器是由陶器演变并发展而来的,而陶器却在距今约一万年的新石器时代的原始社会时期就已经开始使用了。相比之下,瓷器与陶器的烧制方法虽有相同之处,但瓷器的出现却要比陶器晚了几千年之久。

并且,两者间的原材料和烧制时的相关细节也不尽相同,瓷器主要是以瓷石、高岭土、石英石和莫来石等烧制而成。而陶器,则是由黏土或陶土捏制成形后烧制而成。看似陶器的主要原材料要比瓷器来得简单了些,我想是因为原始社会时期对于器物的制作和取材并没有那么讲究,黏土的取材相对于简单容易且随处可见,经简单的捏制成坯后再进行烧制就基本成型了。听上去似乎陶器的制作工艺并不复杂,但实则内里却又这很多的讲究是你难以想象的!

从制作车间里可以看出,每位师傅都有自己专门的工作,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流水线工作方式。但看似单一重复的工作内容,却在这样的环节中,缔造了一位又一位的大师级工匠。想要制作完成一件上好的坭兴陶艺产品,需经历十多道工序!从最开始的选料(取土)、风化、按配比入球、压滤、真空练泥、陈腐、成型、修坯、雕刻、烧制、打磨、抛光等这一系列工序,都几乎由不同的人来完成。由此可见其工序流程的繁复与细致。

就拿在这个车间里我们没有看见的烧制过程来说吧,则是更加需要精湛技艺的一个环节。这也是钦州坭兴陶之所以出名的独特之处。在烧制坭兴陶的过程中,火候的掌控,也不同于瓷器的烧制。陶器的烧制温度,有着相对严格的温控,一般在800度到1100度之间。如若不然,烧制黏土的温度过高,就会使其被溶成玻璃材质,也就不能称之为陶器了。

而随着坭兴陶制作工艺的改良与烧制手法的演变,加之坭兴本地特有的陶土和白膏泥混合为原料,“窑变”的出现,更加让坭兴陶在陶瓷行业中的艺术品位更胜一筹且大放异彩。故至今仍有着“中国一绝”的极高赞誉和地位。“窑变”是指在烧制坭兴陶的过程中不添加任何颜料及色素所产生色彩上的变化,可呈现出斑斓绚丽的色彩和纹理。甚至可以变化至无穷无尽、且绝无重复雷同。诸如:栗子色、金黄色、紫红色或墨绿色甚至老虎斑纹等。更有人说,“窑变”之后诞生的坭兴陶,可称得上是“火中求宝、难得一件”......

也正是基于此、坭兴陶“窑变”这一大艺术特色使其在国际上屡屡斩获大奖。其中1915年在美国旧金山获万国博览会金牌奖:1930年在比利时获世界陶艺展览会金质奖。产品远销东南亚、东欧、美洲以及港澳台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历代珍品更为20多个国家级博物馆所珍藏。可见这小小的陶器,并没有我想的那么简单。

而所获得的这些殊荣,当然也和眼前这里每一位精益求精且专心致志的匠人们不无关系。眼前的匠人们的每一次雕、刻、剔,每一次打磨及每一次的绘制都赋予了山水、人物、花草、鸟雀等景物以生动别致、光泽耀人且独具一格的品质。再加之匠人们的不断探索、传承与发展,并将丰富的民族文化内涵融入陶艺创作当中,想不成为“中国一绝”并享誉世界都难!

在2008年6月,“坭兴陶烧制技艺”被国务院列入第二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08年12月,坭兴陶获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授予“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2013年,中国工艺美术协会授予钦州市“中国坭兴陶之都”称号等。2017年又通过地方人大立法制定了《钦州市坭兴陶土保护条例》等,以上政策措施的出台都无不显露出国家、钦州高度重视坭兴陶产业的发展!

既然促进了坭兴陶的发展,就更加理应要重视起传承。钦州坭兴陶产业园就做到了这一点,在产业园区内就有这样一处空间, 是专门为坭兴陶制作兴趣爱好者而打造的。如果你有兴趣想亲自体验并亲手设计并制作一件器物,去感受亲手触摸陶土和泥料的质感,与有着千年历史之久的坭兴陶来一次亲密接触,甚至去体味一下什么是匠心,这里再合适不过了!

在这里,你可以亲自挑选一块属于你的“泥巴”,或用力的摔打、或捏塑泥块、或在搓、碾、扭、转中寻找你认为的快乐和其中的趣味。看、已经有小伙伴们按奈不住的蠢蠢欲动了。随着机器的转动,手指的按捏,一块湿滑的泥土在手中慢慢成型,这其中的变化是多么的微妙。品味手作乐趣中的随意、随心、随型......并在这期间感受并体会到泥土与心的对话、感悟水、火和土融为一体的随性......

看着眼前展示着爱好者们亲手制作的一件件成品,虽外观造型显粗糙且手法稚嫩,但也能深深令人沉醉其中。此时,我能体会到这里的手作艺人们是有情怀的,因为他们知道,当每一件精美绝伦的成品展现在眼前、或被喜爱他的人们收藏到各自的手中时,它的余温尚在......

来钦州吧,来坭兴陶艺产业园当一回手作艺人,体会那种如匠人般专注、感受不一样的宁静、细腻与优雅带来的乐趣吧!

#非物质文化遗产#钦州#泥土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