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你坐过松江的“18路巨龙车”吗?

2020-11-26新闻2

2020年8月24日,上海85路公交线上最后一辆柴油铰接式巨龙公交车,将迎来它的谢幕演出。

这也意味着上海正式告别“巨龙车”时代。

PART.01

上海仅剩的10辆柴油巨龙车,

今年8月也正式退休。

柴油巨龙公交车的时代,在上海画上句号。今后上海的公交将步入电动驱动时代。

老乘客们纷纷来与他告别↓

公交车迷们再看看这位“老伙伴”↓

新能源车接力上岗!接下来接替85路巨龙车的,将是10.5米长的纯电动车。

PART.02

松江人的“大蝈蝈”

——18米长的“巨龙车”

而2007年9月,松江街头出现了一批“巨龙车”,但也于2016年结束了她的最后一次运行。

松江人也是坐过“巨龙车”的↓

巨龙车室内↓

巨龙车在松江街头霸气行驶↓

当时,松江公交公司采购了10辆18米长的公交铰接车,每辆车的核定乘客数为180人。

松江18路的行驶路线↓

“大蝈蝈”的路线,从文汇路到九号线松江大学城站,虽短短3公里,却大大减省了学生们往返校园的出行麻烦。

>可载180人的大容量

在松江大学城读书的人必坐

2016年“功成身退”

和巨龙车告别

引入新能源公交车<

到达报废年限的“巨龙”,客流量少、运营成本高,所以决定不再采购“巨龙车”。

原线路将由普通12米长的纯电动新能源公交车取代。

为保持运能,缩短发车间隔时间,松江18路环线的车辆数将从5辆增加至7辆。

PART.03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

上海街头的“巨龙”

大大解决“乘车难”问题

早在松江与浦东的“巨龙车”问世前的上个世纪60年代,巨龙车就已应时而生了!

下面这几张照片

是否会勾起七八十年代小伙伴的回忆?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出现在上海街头的“巨龙车”,当年可是大大解决了“出行难”问题。

那时上海还没有轨交,上下班唯一可以依赖的公共交通,就是公交车。

=“巨龙车”的应时而生=

▼曾经上海街头的“巨龙车”

“巨龙车”可以承载大客流,20世纪90年代初,数量达5038辆,占当年公交车辆总数的七成。

1985年拍摄的四平路公交停车场

▼曾经上海街头的“巨龙车”

当时在南京路、淮海路、西藏路等要道上,都能见到“巨龙车”尽职尽责缓慢前行的身影。

=长度是一般公交车的两倍=

▼巨龙的香蕉座位。黑色皮垫子,很厚实

车长14.8米,是一般车辆的两倍,车厢可容纳140人左右,是单节公交车车厢载客量的两倍,日运量近800万人次。

▼坐到中间的转盘上,整个人都会跟着转来转去

▼当年售票员使用的“四大法宝”

几乎每个人都有一段属于

自己与“巨龙”之间的独家记忆

网友1:小辰光天天乘!最欢喜坐的就是中间连的地方!尤其转弯的时候,一只脚在圆盘上,一只脚在车厢上!感觉哈好白相~

网友2:看到香蕉位吓丝丝,我妈都不让我坐,说小孩子容易掉下去!

网友3:小时候这种巨龙车区间车车票5分钱,月票6元。中间那个转盘的缝隙还能看到地面,满满的都是回忆啊。

网友4:我就记得宁哈多,买个票像搞接力赛一样的,一个一个人传过去,传到卖票员手里。有时候买票要买好几站路才能买清楚,想想蛮有劲额!

至今仍有人不断开帖怀念↓

=上下车都艰难=

人挤到上下车都艰难!前胸贴后背的站法!

1平方米的面积里站上12个人。

上车难——车内靠窗和最后一排座位的部分座椅,都被拆除变成了“大篷车”,必要时还需要最后的乘客,义务地“推背推屁股”,才能把车门关上。

有时候必须踹两脚才能关上↓

下车难——车队里专门做了个搁在卖票员窗门旁边的小楼梯,卖票员就像空姐一样从楼梯上爬上爬下。

80后的小伙伴们曾经坐着“巨龙”春游、秋游!一辆大巨龙可以塞下好几个班级~

=“巨龙车”开起来也是技术活儿=

转弯、进站、协调客人上下车厢,都是相当考验司机功夫的。

上海影像/1985年摄

开巨龙车和开别的车不一样,有一定技术难度,需要配备专门的驾驶员。

因为当中有个“像手风琴”一样的连接折段。拐弯时带一定角度,反光镜会存在视觉盲区。因此,开巨龙车要比开普通大巴的技术难度更高。

=巨龙车的第一次消失=

“巨龙车”一直在上海运营了40多年。后来随着轨道交通的发展,巨龙车越来越少。

直到1996年前后,“巨龙车”开始大规模地陆续退出运营。2003年底,上海最后8辆公交铰接车服役期满退出运营。

尾声

随着更多更快更便捷的交通工具走进我们的日常生活;国家对车辆排放标准也在不断提高,换成电动环保车是大势所趋;

比如松江近几年的“有轨电车”;

但每次想起巨龙车,那些在车厢里摇摇晃晃的青春往事仍然历历在目,仿如昨日!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