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徙木立信的开创者并不是商鞅,原来我们被太史公骗了整整2000多年

2020-07-22新闻2

文|飞鱼说史 原创 抄袭必究

战国,是一个伟大的时代,如果用两个字总结这个时期的话,那就是“战”和“变”,战指的就是战争,而变指的就是变法,战争的作用促进了民族的融合,而变法则改变了社会制度和人们的日常生活。

战国初期,官府对人们来说是非常没有信誉的,在当时人们的眼里看来,官府就是骗子,打仗流血想到了民众,实惠福利则都被大氏族夺去了,如何挽回在官府的信誉,往往成为了变法成功的关键。

掌权之人如何挽回信誉呢,很多人就会想到商鞅变法中徙木立信的故事,这个方法可以说是简单又实用,一定程度上,商鞅在秦国民众之中能爽快地推行变法,徙木立信起了很大的作用,太史公司马迁在《史记·商君列传》中也是这样记载的。

但是,徙木立信的开创者并不是商鞅,当然这个故事也不属于他,我们被太史公骗了整整2000多年,如果当时有版权一说的话,很明显,商鞅侵权了,而且是有据可循的侵权,那么这个故事的开创者究竟是谁呢,是吴起。

天降大才于战国。

吴起,是战国初期文武全能的最厉害的天才,没有之一,他一生任职三个国家,鲁国、魏国、楚国,可以说是所在国重,所去国轻,在军事上他无人能敌,在变法上他是大能。

吴起精通儒家思想,兵家思想,法家思想,并且所著《吴子兵法》是兵家必学之典籍,可以说,此人真乃神人,说起徙木立信,我们就要说说这位吴起是如何开创这个故事的了。

吴起兵家大成之后,在鲁国任职大将,用老弱残兵打的强齐低头认错,结果鲁国被大国打怕了,觉得吴起太厉害,迟早会葬送了鲁国的前途,就赶走了吴起,接着吴起就去了让他发光发亮的魏国,也就是开辟徙木立信的地方。

到了魏国的吴起,经过一番周折就掌管了魏国的兵权,并去了那个与虎狼秦国交接的西河地区,吴起本以为西河地区是一个通向魏国宰相的跳板,结果却成了吴起再也迈不出的地步,这是题外话我们暂时不表,我们还得回到这个故事上去。

魏国是这时候刚经历三家分晋新兴的诸侯国,与秦国这等老牌诸侯还是有一定的差距,在军中,吴起发现,士兵根本不听号令,有人打过来了,就象征性抵抗一下,一看别人出刀子了,撒腿就跑,看到别人不行了,赶紧补一脚。

徙木立信的开创者与发扬者。

吴起每次开会都强调军队纪律,可是手底下这群兵根本不听,任你当官的喊破喉咙,我只做自己该做的,那么什么是士兵该做的呢,就是保住自己的性命。

所以吴起决心改革军制,但是问题又来了,改革军制,士兵都不当一回事,任由吴起说的天花乱坠,丝毫不买账,因为他们觉得吴起也和其他将军一样,是一个大骗子。

这时吴起想到了一个办法,就在南门外立了一根柱子,对士兵说谁能把柱子从南门搬到北门,就赏赐功勋,一群士兵哈哈大笑,都不愿意搬柱子,但是看笑话的人中总会有愣头青。

这个愣头青还真就把柱子从南门搬到了北门,就在众人等着看笑话的时候,吴起自己说的话兑现了,当即赐功勋给这个小伙子,这下让周围的人目瞪口呆了,当然吴起也在士兵中留下了说到就做到的印象,自此吴起在军队中声威大震,练就了让战国其余六雄闻风丧胆称霸战国初期的魏武卒。

这个故事是不是很熟悉,没错,商鞅就是完全效仿吴起的这个做法,只是把功勋换成了钱,只是实施的地方换了,只是实施的人也换了,但商鞅只能算徙木立信发扬光大者,但并不是开创者。

飞鱼说:

徙木立信的开创者并不是商鞅,我们被太史公骗了整整2000多年,并且随着近代各种历史著作不断把商鞅神圣化,这个故事可能会一直被人们认为是商鞅的,但是这个故事真的并不属于他。

吴起其实比商鞅整整早了一代,吴起在楚国变法去世时,商鞅那时候还只是公孙鞅或者叫卫鞅,因为此时的商鞅只有十四岁,如果非要给商鞅找个老师的话,吴起其实是他当之无愧的老师和榜样。

那么为什么后世很多人觉得徙木立信就是商鞅的呢,很简单,因为商鞅此人在历史上真的太厉害了,被后世称为“法圣”,这个故事虽然是商鞅效仿吴起的,但是由于名人效应,会被很多人按在商鞅头上。

当然,这并不能说谁发扬了故事,谁就是故事的主人了,我们来打两个比方,第一个比方我们说别墅,有钱人住别墅,请清洁阿姨打扫卫生,房子虽然是清洁工打扫干净的,但并不能说房子的所有权是清洁工的。

第二个比方,我们说歌,很多歌曲并不是原创唱红的,而是后来人其他的歌手经过翻唱瞬间红遍大江南北的,但你能说翻唱的人是歌曲的所有人吗,并不能,不管别人这首歌唱没唱红,此歌都是别人的所有权,你唱的再好,终究是个翻唱,如果你还没经过原唱的同意就翻唱,还得面临侵权赔偿的问题。

您对徙木立信这个故事怎么看呢?

#先秦时代#诸子百家#商鞅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