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耳鼻喉医话

2020-11-27新闻2

原标题:耳鼻喉医话

医学指导:广东省名中医、岭南名中医、博士生导师。广东省中医院耳鼻喉科主任医师、学术带头人李云英教授。

开栏语

本专栏将定期推送中西医耳鼻咽喉疾病的预防、治疗及养生保健科普知识,为您耳鼻咽喉的健康保驾护航!欢迎持续关注!

猫爪草为常用的中药,又名三散草、黄花草、猫爪儿草,药用部分是干燥的块根。其生长于田边、路旁、洼地及山坡草丛中,有化痰散结、解毒消肿之功效。

猫爪草

猫爪草的作用宜忌

据《中药材手册》《河南中草药手册》等药典记载,其:

【药性】味甘辛、性温,归肝、肺经。

【功能主治】解毒消肿、化痰散结。主治瘰疬、结核、咽喉炎、疔疮、蛇咬伤、疟疾、偏头痛、牙痛。

【用法用量】 块根药用。内服或外敷均可。内服:煎汤,9-15克。外用:适量,研末敷。

【使用宜忌】猫爪草有小毒,不宜长期使用。可以外敷。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猫爪草有以下三种作用:

(1)抗结核菌作用:主治淋巴结核

(2)抗肿瘤作用

(3)抗急性炎症作用

猫爪草的临床功能主治

中医认为,瘰疬就是我们常说的发于颈部或者腋下的淋巴结,猫爪草对它有较好疗效。

1、瘰疬痰核:本品味辛以散,能化痰浊,消郁结。

2、疔疮,蛇虫咬伤:本品具有解毒消肿之效,临床多用鲜品捣敷患处。

3、利用本品的发散作用,还可治偏头痛、疟疾、牙痛。

4、西医诊断为甲状腺肿大、淋巴结肿大、支气管哮喘、感冒、急慢性咽炎等属于痰火郁结者。

因猫爪草有解毒消肿、化痰散结的作用,故在临床中,常用于儿童的腺样体肥大、咽部淋巴增生、声带小结、息肉、声带肥厚等耳鼻喉科增生性疾病的治疗。同时,因猫爪草入肝经,还可以治疗失眠或郁怒导致的偏头痛。

猫爪草的外用

猫爪草打粉,醋调外敷于患处,有破瘀散结之功。外敷取猫爪草30克,捣烂,用醋调成粘稠,敷于疖痈或瘰疬表面。注意不可敷太长时间,防止刺激性皮肤黏膜,造成发疱。 因此,要短时间外用,皮肤过敏者谨慎使用。

猫爪草的药膳茶饮

平时居家调理,我们还可以将猫爪草做成各类茶饮药膳,列举如下:

胖大海猫爪草煲鹧鸪

适用:缓解嗓子干痛、声音嘶哑。

原料:胖大海1个、猫爪草20克、鹧鸪1只、瘦肉100克、蜜枣2个、姜2片(一人量)。

方法:将鹧鸪洗净、切块,飞水后捞起;胖大海、猫爪草洗干净待用;瘦肉切成小块。上述各料一起放进锅里,加水2.5升,大火煮沸后转小火煲两小时,调味后饮汤吃肉。

猫爪草膨鱼腮炖瘦肉汤

适用:对于经常熬夜,饮酒过多,上火口气大的男性适合饮用,女性饮用可以预防胸部乳腺增生,小孩可以治疗淋巴结肿大(3岁以下小孩忌用)。

原料:猫爪草20克、膨鱼腮25-30克、瘦肉适量、无花果3-5颗(或蜜枣2颗)、姜片适量。

方法:猫爪草和膨鱼腮需要提前3小时以上浸泡,猫爪草需反复清洗把表面的泥洗掉,膨鱼腮泡软后拿牙刷细心刷掉表面沙子,猪瘦肉切块冷水下锅焯水后洗净备用,所有材料准备好后放入砂锅内加热水没过材料,炖2-3小时。

全方清热润肺的同时,能软坚散结、解毒消瘀,适合咽喉肿痛、痰黏难咯等症。此外,熬夜、烟酒过多,导致咽痛喉干,“吭咔”清嗓等慢性咽喉炎者,也宜饮用。对肺卫有热证的孩子也可饮用。加入瘦肉、无花果(或蜜枣),既加强润燥滋阴功效,也使汤品清润鲜甜,容易入口。

猫爪草茶

猫爪草30克(儿童用量减半),以清水适量煎沸后文火煮半小时,分三到四次服用,每日1剂,饭后饮用。可用于瘰疬痰核,疔疮,偏头痛,牙痛,咽喉炎等。

李云英

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广东省名中医、岭南名中医。第六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国医大师干祖望教授的学术继承人。

担任中华中医药学会耳鼻喉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世中联耳鼻喉口腔分会副会长,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嗓音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国家十三五规划教材《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科学》主编,国家十一五规划精编教材《中医耳鼻咽喉科学》副主编。

曾获“中国首届杰出女中医师”“广东省十大杰出青年医务工作者”“南粤巾帼好医师”“南粤优秀教师”“首届颜德馨优秀中医药人才奖”“全国首届中医药传承高徒奖” “羊城好医生”等称号。

从事中医和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科的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36年,具有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擅长中医及中西医结合诊治耳鼻喉科疾病,尤对咽喉嗓音疾病有较深入的研究。

擅长:鼻炎、声嘶、咽喉炎、扁桃体炎、腺样体肥大、中耳炎、耳鸣耳聋、眩晕、鼻咽癌、喉癌等耳鼻喉科常见疑难病症的诊治。

出诊时间: 周一上午、周四下午(广东省中医院大德路总院耳鼻喉科门诊);周二上午(广东省中医院二沙岛医院耳鼻喉科门诊);周三上午(广州固生堂东山门诊部);周五上午(广州杏儒堂淘金门诊部)。

供稿:广东省中医院耳鼻喉科 李云英 何盈

编辑:李馨妮 责编:宋莉萍

(图片源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

#五官疾病#咽喉炎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