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青白石街道创建特色化社区“小切口”“微服务”解锁利民新模式

2020-11-27新闻9

“社区大党委机制真是太好了,有事找街道或者社区啥问题都能及时解决。”居住在青白石街道的居民刘芳说起现在的生活,满脸露出了笑容。近期,城关区青白石街道以民生为指针,在重点解决一系列普惠性民生问题的同时,着眼民生细节,从百姓生活中的小事入手,通过创新开展个性化、特色化的社区便民“微服务”,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让百姓随时感受幸福就在身边,赢得群众交口称赞。

街道的服务群众工作做得有声有色。

资源共享,

“独角戏”变身“大合唱”

走进青白石街道天麓山、云麓山社区文化服务中心,有很多老人或在翻阅报纸书籍,或下棋……“如今这里已经成为许多老年人茶余饭后最常来的地方。”青白石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街道天麓山、云麓山社区建立“大党委”,推行“联席会”,开展“契约化”共建,组织辖区青白石派出所、青白石综合行政执法队、河北交警大队第三中队、青白石市场监管所、华侨学校碧桂园分校、碧桂园物业管理公司等单位党组织负责人召开联建会议,汇集先锋力量为居民群众办实事办难事,解决了老年人吃饭、日间照料等现实问题,变社区党建“独角戏”为城市基层党建“大合唱”。

据青白石街道相关负责人介绍,在城关区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指导下,目前,街道已在辖区的碧桂园区域建成了天麓山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益寿苑养老日间照料中心,并建有碧桂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社区卫生服务站,配套设施基本完备,让老年人有了活动阵地,有了交流的场所,为老年人提供了休闲娱乐的“温馨之家”。

优势互补,

“小切口”惠及“大民生”

采访中,辖区70多岁的李大爷一边翻看健康养生书,一边笑着说:“现在社区服务太到位了,这不,我不用出门就能看书,而且每周网格员都来送书,想看啥内容的书,告诉他们就行。”变过去坐着等,到现在的主动上门服务,青白石街道依托“微服务”模式,真正实现了服务群众零距离。

“小社区情系大民生,小切口温暖万家心。”青白石街道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社区“大党委”成员单位积极发挥职能,深入辖区开展服务基层、服务一线、服务群众工作。“大党委”单位不遗余力参与、助力社区建设,在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的过程中,实现了党建微服务带动基层大民生。

今年“七一”,按照“组织联建、党员联管、活动联搞、资源联用、服务联做”的原则,党支部联合“大党委”单位组织开展慰问辖区老党员并开展座谈交流。“八一”联合“大党委”委员单位组织开展“您好,老兵”主题座谈会,追忆峥嵘岁月,退役军人、转业志愿兵、党员干部等共20余人参加活动,慰问辖区现役军人家属,向现役军人家属送去节日的慰问。

互联互动,

“微服务”解锁“新模式”

“通过创新载体,开设网络平台,建立长效机制,累计开展微课堂、微家庭、微爱心等各类‘微服务’活动近百项。同时,开展居民自治、绿化美化、环境保护、日常维修、纠纷调解等服务同样得到居民的一致好评。”青白石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以来,天麓山、云麓山社区党支部积极对接“大党委”成员单位,围绕文明城市创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安全生产等基层重难点工作和群众反映的急难愁盼问题,开展文明城市创建综合执法,重点对占道经营、公益广告设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遵德守礼”提示牌、“讲文明树新风”公益广告、禁烟标识、“门前三包”责任书和行业规范等内容进行再核实再督导。

“社区慰问空巢老人、环境清理、教老人手指操,社区居民每天都到社区参加舞蹈、健身、娱乐活动……”辖区居民魏先生笑着说,如今的青白石街道,百花齐放、有声有色的“微服务”不断提升着群众的幸福指数。

目前,在互联互动的生动局面下,青白石街道共建共享的城市基层党建工作格局正在逐步形成。

文/图 掌上兰州·兰州晨报记者 冯宝强

#社区#小切口#青白石街道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