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图说宁城】家乡的变化

2020-11-27新闻40

德日浩绕(今指大城子)是我的摇篮,是成长的起点。出生于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六十年代的吃糠咽菜尝试了个够,经历了轰轰烈烈的十年浩劫,失去了学习文化的机会;七十年代末,恢复高考,春风中起死回生,走上了学习工作、改变命运的康庄大道......。退休了,叶落归根。几十年过去了,望着家乡翻天覆地的变化,由衷的感慨,无论何时何地,只要登上了高山山顶,总不忘往家乡的方向膜拜祈祷......。

今年初夏和小雪时节由侄儿桑布通过航拍,终于让我能够欣赏到巴彦查干山北麓、五龙山下波澜壮阔的新农业、新农村的画面。

金黄的山杏是我记录家乡的味道

家乡的四面八方被七老图余脉环绕,玛拉图河由西向东缓缓流淌。鸡冠子山下的钓鱼台水库、五龙山下的法轮寺、查干苏布日嘎以及原喀喇沁中旗王府的文化遗存和老一辈人艰苦奋斗的光荣传统是家乡人生存发展的文化根脉。

民居、道路等生存环境,发生了可喜的变化。产业结构的调整使家乡的耕地面貌产生了新的革命,由此巴彦查干山北麓的万亩耕地起宏图。

冬天盖暖棚,夏天扣冷棚,一年四季都是收获,农民的经济收入有了明显的保障。

小雪时节,暖棚里的秧苗在茁壮成长,家乡大城子镇号称“宁城县万亩番茄基地”。

毕业回乡务农的高中生乃至大学生成了家乡现代农业的新生力量。家乡的发展,靠的是一代又一代人的不懈努力和拼搏。

家乡,正在一代又一代人的精准规划和扎扎实实行进中描绘着宏伟蓝图。

暖春在寒冬中孕育,小雪时节的冬雪中,家乡人在奔小康的路上正大步前行......

文字:昂钦夫

#家乡#时节#小雪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