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宝鸡:累计投资3.4亿元 用于重点文物保护、考古发掘、展览展示

2020-11-27新闻46

原标题:宝鸡:累计投资3.4亿元 用于重点文物保护、考古发掘、展览展示

宝鸡新闻网讯(记者 汪妍)记者近日从宝鸡市文物局获悉,“十三五”期间,宝鸡累计投资3.4亿元,用于重点文物保护、考古发掘、展览展示等。全市累计入选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7个,免费开放博物馆11个,在16个国家(地区)和国内20多个城市举办文物展览,连续实现34个馆藏文物安全年。

“十三五”期间,我市按照“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文物工作方针,努力提高全社会的文物法制意识,不断加大文物保护工作力度,有力地推动了全市文物事业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走在宝鸡,随时都可能与历史文化“相遇”。宝鸡青铜器博物院、周原博物院、张载祠、红光沟航天工业遗址、周公庙、龙门洞石窟、九成宫遗址公园等等,这离不开我市对于文物保护工作的重视和落实。“十三五”期间,我市积极实施文物保护项目,累计投资3.4亿元,实施周原国际考古研究基地、秦公一号大墓保护大棚、北首岭东崖保护工程、申新纱厂旧址建筑保护修缮、张载祠古建修缮等各类文物重点项目38个。周原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秦公一号大墓坑壁保护修缮等一批重点项目得到国家文物局批准立项。

文化是城市的灵魂,大遗址作为不可再生的珍贵文化资源,是城市发展的积极力量。在文物保护工作有序推进的同时,我市稳步推进遗址公园建设。启动周原、雍城遗址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周原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得到国家文物局批准立项,凤雏、召陈建筑基址保护展示方案获得审批同意,雍城遗址秦公一号大墓陪葬车马坑保护加固工程、雍城遗址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正在实施。雍城遗址、北首岭遗址、宝鸡申新纱厂窑洞车间旧址等3处文化遗址成功入选第一批陕西省文化遗址公园名单,宝鸡申新纱厂旧址被国务院列为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努力实现了保护与利用、保护与建设、保护与发展的“多赢”。

在“十三五”期间,宝鸡市文物局为加快博物馆建设和文物活化利用,先后建成了宝鸡青铜器博物院、法门寺博物馆、宝鸡周原博物院、凤县革命纪念馆、扶眉战役纪念馆、眉县博物馆等博物馆、纪念馆33家,初步形成了以市级博物馆为主体,县区博物馆为支撑,非国有博物馆、社区博物馆、行业馆为补充的博物馆体系,全市国有博物馆年接待观众400多万人,宝鸡青铜器博物院、凤县革命纪念馆被命名为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宝鸡周原博物院被命名为“中国华侨国际文化交流基地”。实施博物馆改造提升,法门寺博物馆迁建项目达成合作框架协议,秦都雍城博物馆规划设计完成招标,九成宫遗址博物馆项目立项。

丰厚灿烂的历史文化遗存,是宝鸡的宝贵财富。“十三五”以来我市扎实开展文物考古发掘工作,依托周原遗址,投资9000多万元建设集科研、教学、展览、公众文化普及等多功能为一体的周原国际考古基地。加强与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省考古研究院等单位合作,全力做好文化考古研究。先后组织实施了血池、秦公一号大墓车马坑、隋仁寿宫·唐九成宫4号殿、下站遗址等30余处考古发掘项目,周原遗址、血池遗址等考古发掘入选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为持续扩大宝鸡文物对外影响力。宝鸡市文物局精心举办《庆祝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宝鸡文物事业成果展》《与天久长——周秦汉唐文化艺术特展》等50多个文物专题展览。《文物里的“中国”》入选全国“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优秀展览。2020年8月至10月在国家博物馆成功举办《宅兹中国——宝鸡出土青铜器与金文精华展》,“何尊”“逨盘”“逨鼎”等142件宝鸡出土精品青铜器在京集中展出,线上线下观展人数突破40 万人次,在全国引起轰动。启动宝鸡“博物馆之夜”活动,开创了全省博物馆夜间常态化开放的先河。在烟台举办《琢磨——宝鸡青铜器博物院典藏玉器展》,在陕西历史博物馆举办《唐天子的茶——陕西国宝系列特展之法门寺出土皇家茶具》特展,让宝鸡美誉度和对外影响力不断提升。

#考古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