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金山首例!我院心内科龚辉主任完成希浦式除颤器植入手术

2020-11-28新闻41

原标题:金山首例!我院心内科龚辉主任完成希浦式除颤器植入手术

11月25日下午,复旦大学附属金山医院龚辉主任成功为一名 “扩张型心肌病,心功能III级,EF值仅31%合并短阵室速频发”的高危患者实施了 希浦式永久心脏电复律除颤器植入术,大大降低了患者发生严重室性心律失常的猝死风险,同时又避免了传统右心室起搏带来的房颤、心衰风险,为患者的生命和生活质量提供了最大程度的保障。该手术的成功开展标志着金山医院心内科介入治疗室性心律失常水平又登上了更高的台阶,今后将更好的服务金山患者,为金山人民提供更多的帮助!

本患者为75岁男性,4年前开始反复出现活动后气急,胸闷气促2年,加重1周入院。心超提示:左室、左房扩大,收缩活动减弱、舒张功能减退,EF值31%;心电图提示:频发室早伴短阵室速,占比21.1%,见RonT现象及室性融合波。初步诊断为 扩张性心肌病,是心源性猝死的高危患者。

龚辉主任会同潘力健医生查房后,根据患者病情诊断报告,属于ICD(植入式心律转复除颤器)一级适应症,而且频发室早,EF值31%,符合 心源性猝死“1.5”级预防,建议安装ICD。考虑到患者慢性心力衰竭以及偶发房速房颤,为避免植入ICD后的传统心室起搏加重心衰及房颤症状,同时又能持续监测患者房颤进展,龚辉主任创新性的将起搏领域最前沿的 “希浦系统起搏技术”与 具有房颤监测功能的除颤器相结合,完成了金山区首例希浦式除颤器植入手术。整个手术过程患者意识清楚,基本无疼痛等不适,术中参数良好,术后除颤器工作正常,患者的生命和生活质量得到了极大的保障。

科普贴

死神的使者:心脏骤停

心脏骤停即心脏突然停止跳动,有效排血停止,病人突然意识丧失,自主呼吸停止,是临床出现最紧急的状况。通常心脏骤停并无预兆,很多病人在发病前24小时身体状况良好,但是心脏骤停一旦发生,从突发症状到死亡的时间仅有1小时,又称心源性猝死。中国每年心脏骤停的发病人群约为54万,幸存者小于1%。如此可怕的心脏骤停,是不是一旦碰上了只能束手待毙了?

提高防范意识很重要,还有死神使者的克星ICD来守护

心脏骤停并不完全等于死亡,提高高危猝死预防意识非常重要,尤其是针对心脏高危猝死人群。那么哪些是心脏高危猝死人群呢?

第一类:既往发生过晕厥者,心脏骤停的幸存者;

第二类:冠心病、心梗及心功能不全等常见人群;

第三类:遗传性疾病引起的Brugada波、QT间期延长/缩短患者。

针对心脏性猝死的预防策略分为一级预防和二级预防。一级预防是通过使用ICD(植入式心脏转复除颤器),在尚无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史、心室颤动史或心脏骤停复苏史的人群,却有此类风险的患者中加以预防。二级预防是通过使用ICD,预防有心脏性猝死史或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史的患者再发心脏骤停。针对符合一级预防标准且兼有以下情况之一:

非持续性室速(NSVT);

频发室性早搏(PVC);

射血分数(EF) < 35%;

晕厥或先兆晕厥。

这种情况我们把它归类为1.5级预防,并使用ICD治疗。

#心脑血管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