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贵阳市回应进口冷链食品安全、新冠肺炎疫苗何时能打等问题

2020-11-28新闻6

原标题:贵阳市回应进口冷链食品安全、新冠肺炎疫苗何时能打等问题

贵阳甲秀楼。

贵阳市今冬明春新冠肺炎疫情监测管控救治工作会消息,近期,对进口冷链食品外包装和重点人员核酸监测暂未发现阳性。截至11月25日24时,贵阳市已连续283天没有本地确诊病例报告,连续276日未出现本土阳性无症状感染者,疫情防控成效不断巩固,疫情总体平稳可控。

会上还就新冠肺炎疫苗接种、冬季疫情防控等问题进行了回复。

贵阳市卫生健康局局长梁显泉介绍相关情况

进口冷链食品如何开展监测工作?

贵阳市将这样做!

据介绍,截至11月25日,贵阳市累计检测环境及从业人员样本近两万份,所有样本核酸检测结果均为阴性。

针对进口冷链食品如何开展监测工作这一问题,贵阳市卫生健康局应急处处长陈刚说,贵阳市严格执行国家规范,同时汲取目前国内其他地区的防疫经验,重点加强冷库、超市、农贸批发市场等重点场所和从业重点人群的核酸监测和检测工作,从今年6月14日起对大型储存和转运冷冻、冷藏肉类的农贸(集贸)批发市场和肉类加工企业进行监测,有针对性的开展了物流快递包裹的监测。

陈刚表示,进口冷链食品监测工作覆盖贵阳市10个区(市、县)、贵安新区、双龙航空港经济区的所有冷库、超市、农贸(集贸)批发市场。对重点产品,市场上排查到涉及冷链的肉、禽类和海鲜水产类食品开展抽样检测。同时,对重点场所,主要是肉类加工企业、农贸(集贸)市场、冷冻冷藏食品批发经营场所和超市以及从事进口冷冻、冷藏肉类、水产品各环节工作的冷库、农贸市场、超市工作人员等重点人群纳入监测检测对象。

此外,针对肉类加工企业,在屠宰车间、分割肉车间、包装车间等区域采集环境标本的同时,还对贮存、运输、经营场所环境也要开展采样和核酸检测。针对农贸(集贸)市场,监测重点为具有区域供货辐射能力的大型农贸(集贸)批发市场,特别是经营冷冻、冷藏肉类和水产品的市场;存在湿冷、密闭空间的市场,如密闭的禽类或水产鱼类宰杀、售卖场所;经营冷冻、冷藏肉类和水产品或有湿冷、密闭空间场所的零售农贸市场或超市。

在细节上对摊位台面、面板、地面、把手,以及各种制作和使用器具等表面,包括脱毛或切割机械、刀具等,存放食品的冰箱、冷藏柜内部表面,市场内海鲜水产、肉禽类产品摊位来源的污水,经常性跨区域移动的工具或物品监测,包括垃圾车、垃圾桶、墩布等清洁工具,转运物品的拖车等都要采集监测检测样本。

针对冷冻冷藏食品批发、经营场所,对存储或销售的食品按照无包装食品和有包装食品及进口和国产的加以区分,其中有包装类食品重点是需要冷藏运输的肉、禽类和海鲜水产类食品,采集内、外包装及包装内食品拭子样本。同时对存放食品的冰箱、冷藏柜内部也要开展监测检测。

一旦发现物体阳性标本,相关部门立即对涉疫产品进行封存;对密切接触者开展追踪排查并落实集中隔离、核酸检测等措施;对相关企业及周边环境进行消杀。若发现从业人员检测阳性,立即按确诊病例开展相关流行病学调查、隔离治疗等疫情处置工作。

新冠疫苗何时在贵阳开打?

肺炎疫苗接种情况如何?

会上,贵阳市卫生健康局疾控处处长刘毅峰介绍,目前还没有接到国家关于新冠疫苗上市和开展接种工作的相关正式通知,待国家相关部门下发具体的接种方案后,贵阳市将按照有关规定及时通知市民开展接种。

在贵阳市所有的预防接种门诊都可以去预约接种肺炎疫苗和流感疫苗,预防接种门诊的详细地址等相关信息在贵阳市的主流网络媒体上都有公示,市民不要到不合法的地方去接种疫苗。

2020年截至目前,共接种肺炎疫苗11.85万剂,其中13价肺炎疫苗4.68万剂,23价肺炎7.17万剂。贵阳市采购流感疫苗46.01万剂,其中成人流感疫苗32.68万剂,儿童流感疫苗(3岁以下)13.33万剂。目前已接种了34.08万剂,其中成人流感疫苗接种27.98万剂,儿童流感疫苗(3岁以下)接种6.09万剂。

贵阳冬季疫情防控

四方面加大力度

冬春季是疫情防控的关键期。按照贵阳市委、市政府具体安排,贵阳市卫健局着力从五个方面加大工作力度,持续强化个人防护,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全力守护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一、提升疫情防控的“九大能力”

贵阳市卫生健康局局长梁显泉介绍,该局以最严格的工作要求,全面提升疫情防控的“九大能力”。

分别涉及从发热门诊规范化建设、核酸实验室建设、核酸机动检测能力、核酸检测物资储备、冷链能力提升、冷库硬件建设、流调现场处置能力、方舱医院储备、医疗卫生机构物资储备等9大方面。

“一旦发现疫情立即启动应急响应,划定管控圈,组织流行病调查和基因测试,迅速查清传播链条,以核酸检测为基础,最短时间将传染源一网打尽。”梁显泉说,可在5-7天完成全员核酸检测,全面启动公共卫生中心下坝院区,集中收治患者。同时,将强化督导检查力度,确保冬季疫情防控人员到位、设备到位、物资到位、培训到位和能力到位。

二、重点人群“应检尽检”

梁显泉介绍,严格落实重点人群“应检尽检”,在继续做好8类人群应检尽检工作的基础上,将定期开展医疗机构工作人员、口岸检疫和边防检查人员、检测机构人员、集中隔离观察点工作人员、监所工作人员、社会福利养老机构工作人员、快递行业工作人员、大型餐饮及超市工作人员、海水产品销售人员、冷冻冷藏食品从业人员等重点人群的核酸检测。做到重点人群“应检尽检”,保障普通人群“愿检尽检”。

同时,持续做好常态化核酸检测工作,坚持做到“人物同防”,对进口冷链食品和邮政包裹开展预防性消毒,加大进口冷链食品从业人员、环境、食品及外包装的定期核酸检测,把境外输入的风险降至最低。

三、最大限度防止医务人员感染

当前,各级医疗机构不但要完成好常见病多发病的日常治疗工作,而且同时做好全市的疫情防控工作,更要实现院内零感染的工作目标。

梁显泉说,按照院内零感染目标要求,坚决落实医院感染零容忍,切实加强医疗机构感染控制和风险排查。明确医疗机构内部院感防控岗位职责,强化院感防控,人人有责,坚决堵住院感防控漏洞和短板,进一步加强医务人员培训,规范防护用品使用和穿脱操作,最大限度防止医务人员感染。

四、市民在封闭场所需戴口罩

梁显泉介绍,接下来,贵阳市卫生健康局将以街道社区为重点,广泛开展文明健康生活方式的推广宣传,开展冬春季爱国卫生运动,全面推进环境卫生综合整治,科学合理开展环境消杀,养成戴口罩、勤洗手、多通风、少聚集、一米线、用公筷等良好的卫生习惯。

他提醒广大市民,在轨道交通、公共汽车等人员密集的封闭场所,在医院等特定场所,去超市、电影院、网吧等相对封闭场所,或者在通风不良的场所无法与他人保持一米距离时,均需要戴口罩。

冬季新冠病毒怎么防?

专家给出5条建议

针对冬季可能出现的新冠疫情, 对市民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做好防护呢?贵阳市卫生健康局科教宣传处处长毛熠表示,专家给出了5条建议。

1、非必要不要前往国内中高风险地区和境外。

2、养成良好卫生习惯,勤洗手;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前往人员密集场所主动佩戴口罩。

3、居家时应多开窗通风(每天2-3次,每次30分钟),外出要保持安全社交距离。

4、购买境外冷冻食品时关注检疫信息,做好外包装消毒,充分煮熟后再食用。

5、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时,佩戴一次性医用口罩,尽量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及时到就近发热门诊就诊,并告知医生近期旅居史。

来源:贵州省人民政府网

编辑:贵州健康报

审核:曾韬

#新冠肺炎_健康#流感#贵阳市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