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厉害了!江海区这项工作获表扬

2020-11-29新闻2

原标题:厉害了!江海区这项工作获表扬

河畅、水清、堤固、岸绿、景美

近日,江门市人民政府对在2017-2019年度国务院督查激励工作表现突出集体和个人进行通报表扬,在2019年度“河长制湖长制工作推进力度大、河湖管理保护成效明显”事项工作中,江海区人民政府获“表现特别突出集体”荣誉,高新区管委会常务副主任、江海区区长劳茂昌,江海区副区长区用等12名河长制湖长制相关负责人获“表现突出个人”荣誉。

近年来,江海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关于全面推行河长制湖长制的系列决策部署,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强化组织领导、健全工作机制、压实河(湖)长责任,以“五清”行动、河湖“清四乱”、黑臭水体综合治理、碧道建设等专项工作为抓手,坚持问题导向,强化河湖生态环境保护,切实推动河长制湖长制从“有名”到“有实”发展。

高新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江海区委书记彭章瑞多次在专题会议以及现场调研时指出,要切实把全面推行河长制湖长制作为践行“两个维护”的具体行动和增进民生福祉的重要民生工程,以更大决心、更大力度推进流域治理,努力实现“河畅水清、岸绿景美、鱼翔浅底”,达到“治理一条河,提升一座城”的综合效应。

11月27日,记者来到江海区礼乐中心河新华村段,“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的美丽图景印入眼帘,光荣的成绩来之有因……

推进河(湖)长全覆盖

在全市率先开辟多项制度

连日来,记者在礼乐中心河、龙溪河、麻园河、马鬃沙各条河流沿线均看见河(湖)长公示牌,牌上对各级河长、河道警长均做明确标识。据了解,江海区按照党政主导、属地负责的原则,对河流分级分段、全覆盖设立各级河(湖)长,全区共设有区、街道、村(居)三级河(湖)长97名,其中区级河长7名,街道级河长31名,村级河长59名,河道警长39名,全域“每条河流都有河长”“每个河长对应一条河流”。

据区农业农村相关负责人介绍,为确保各级河(湖)长工作到位、责任到位、措施到位,江海区制定了河长会议制度、河长巡查制度、信息管理制度、工作督察制度、工作验收制度、工作考核制度、“民间河长”管理办法等7项河长制配套制度。同时,实行“一月一督查、一月一通报”制度,通过聘请第三方社会机构,每月对22个水质监测点进行监测和通报结果;每月对全区开展全覆盖巡河,发布 “红黑榜”,倒逼限时整改。

据悉,江海区在全市率先开展街道总河长向区总河长述职报告工作,在全市率先探索对成员单位进行考核评议,并强化结果运用。高新区管委会常务副主任、江海区区长劳茂昌在现场督导调研时指出,“要严格落实把考核评议结果作为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的重要依据,进一步压实河长职责,通过通报制度,让各级河(湖)长树立竞争意识,自觉开展其自查自纠。”

通过“比武”竞赛,全面推进水环境综合治理协调联动,全区河湖水环境明显。2019年,全区劣V类水体比率同比下降33.3%,达标水体比率同比上升23.3%,优良水体比率同比上升31.7%。

打好保护河湖“组合拳”

“河畅、水清、堤固、岸绿、景美”初见

11月27日,在礼乐街道党工委委员、街道级河长周柏桃树的带领下,记者来到礼乐中心河沿线,河水清澈,不少鱼儿正在自在畅游,岸边金色的美人蕉开得正艳,两岸村屋上的墙画与整个图景相得益彰。

周柏桃告诉记者,自2018年以来,礼乐街道共投入1.2亿元治理礼乐中心河,通过控源截污、底泥清淤、护岸绿化、生态修复等综合治理措施,目前已完成控源截污工程,初步实现河道“不黑不臭”。在新华村的口袋公园,记者遇见在此休憩的村民张桂珍,她说:“原来的河水是黑的,晚上河边还有老鼠,现在完全不一样了,河水清澈,河岸美丽,我们大家对治理结果很满意。”

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不仅是礼乐中心河,在全区全面压实各级河(湖)长责任落实、大力推进黑臭水体综合整治下,麻园河、龙溪河两大重点黑臭水体治理工程已基本完成,初步实现“长制久清”目标;通过全面推进河湖“清四乱”“五清”专项行动,全区基本实现无河道违法建筑、无非法排污、无大面积漂浮垃圾、无行洪障碍、无明显黑臭;目前,全区完成新增104个自然村覆盖污水处理设施的年度目标,农村污水处理设施覆盖率达76%,排名全市第一。

以共建共治共享为目标,江海区始终坚持把管水治水与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结合起来,通过因地制宜、治建并举、凸显特色、分类指导,带动城市品质提升和产业转型升级,逐步实现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相统一。

来源:江门日报 记者/张叶青 通讯员/梁丽斯

#水环境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