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红楼品鉴】流水空山有落霞——试析薛宝琴(节选)

2020-11-29新闻10

原标题:【红楼品鉴】流水空山有落霞——试析薛宝琴(节选)

这是值得特别提出来的。《红楼梦》中有“海外关系”的点出了两家,一是王熙凤娘家,一是薛家。贾府虽也有些“进口货”,但那大都是别人送的、自己买的和“圣上”颁赐的贡物。宝琴家的情况比较特殊,除了同王家和薛家宝钗这一支一样与外国人做生意外,尚有文化上的来往。从这一点上说,真把别的女子都比下去了。

“琉璃世界”一回中,薛姨妈将她家的情况概略地进行了介绍:“从小跟着他父母四山五岳都走遍了。他父亲是个好乐的,各处因有买卖,带着家眷这省逛一年,明年那省逛半年,天下十停走了有五六停。那年在这里把他许了梅翰林的儿子……”这段话起码是告诉了我们这样几点:

1.她的父亲性情开朗、爱游历;

2.她本人见多识广;

3.她的家庭虽不是“簪缨旧族”, 但却也注重诗礼,文学气息浓厚。

试想,跟着一个做生意的父亲浪迹江湖,如果其父是铜臭十足的守财奴,倒吊起来也控不出墨水的俗商,她岂能有如许深的文学造诣?她岂能“雅”得起来?翰林一职科举时代最为清贵,一个个都自认为眼空无物的文豪,而一个商人竟能为女儿攀上这门亲事,也可以从另一侧面说明她的家风。

和王熙凤、薛宝钗的素质比较一下,我们也许可看得更清楚一些。王熙凤是一个钱无厌的角色,除了“阿堵物”别无所有。说到“学问”,她不过“颇识几个字”而已,她的“俗”是不必说了。薛宝钗则是一个以雅自居的俗人,她无书不读,有丰富的学识,她的诗词才能也毫无疑义。但在她的身上总有那么一股子通人情、明世事、圆滑老练的市侩味儿,驱之不去,赶之不散。她们和宝琴放在一起比较,就都显得不那么干净。由这里也可以窥见,宝琴的家庭环境确要比宝钗、凤姐家开放、文明得多。

为什么会是这样?我看不能只从性格上去寻找原因,这里边有社会因素。她的见多识不仅在于她对天下山水的游历,而且在于她有机会直接接触当时正在蓬勃上升的资本主义思想和文化以及物质文明。这种影响绝对不应低估,对她的素质必然要起潜移默化的作用。

所谓“真真国”女孩子的诗就是由宝琴带进大观园中的。这为一部《红楼梦》增添了整整一个方面的内容,好像在沉闷压抑的红楼庭院里吹进一阵清凉的风。除宝钗外,几乎惊动了所有的女孩子。就凭这一点,对这位琴姑娘便当刮目相待!

宝琴笑道:“……我八岁的时节,跟我父亲到西海沿子上买洋货,谁知有个真真国的女孩子,才十五岁。那脸面就和那西洋画上的美人一样,也披着黄头发,打着联垂,满头带的都是珊瑚、猫儿眼、祖母绿这些宝石,身土穿着金丝织的锁子甲、洋锦袄袖,带着倭刀,也是镶金嵌宝的。实在画儿上的也没他好看。有人说他通中国的诗书,会讲五经,能作诗填词,因此我父亲央烦了一位通事官,烦他写了一张字……

昨夜朱楼梦,今霄水国吟,

岛云蒸大海,岚气接丛林。

月本无古今,情缘自浅深,

汉南春历历,焉得不关心?

“西海”在哪里?“真真国”又在哪里?15岁的一个外国女孩子,通诗书、会讲五经,能够用汉语作出水平很高的诗词,抵得上今日外国的皓首汉学家,这可能吗?而且,看那女孩子的相貌装束,西洋味儿固然浓厚,东洋气却也十足哩!那么,东方乎,抑西方乎?真要有这么一个人,那是应该写进清史中去的。事实上,不可能存在这么一个具体的外国女郎。然而曹雪芹却写得扎实得很,一点也不像游戏笔墨,而且就怕你不信,起名曰“真真国”,意在表明是一点也不掺假!这只能用泛指来解释,泛指当时尚不能为世人所知的整个外部世界。它要影响竹幕中的诗书、五经以及其他古老的文明。

至此,不妨索性再深思一步,探讨一下这首诗与本书正文的关系。“朱楼梦”直译可得“红楼梦”,而这是昨夜的事了,“今霄”在“水国”(女儿是水做骨肉)吟咏,朦胧中的大海、丛林、明月在激动着作者一颗向往春天的心。这似是本诗的主题思想。“白茫茫大地真干净”之后呢?春天毕竟还要再来的。《红楼梦》结局不露一丝光明的说法我看倒值得考虑了。因为曹雪芹对于荣辱否泰的议论毕竟不像是开玩笑,即“补天”之心亦不能说是消极的。当然,我的所谓“光明”也者,绝不涉高氏那种愚蠢的“兰桂齐芳家道复初”的滥调。

无论如何,“看官须知”这是18世纪的事,资本主义在西方正在迅速崛起,曹雪芹是最早期接触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一位先驱。这种思想在《红楼梦》中已有不少明显的表示了。但它是否要影响到《红楼梦》的结局,或者是用什么样的形式来表现这种影响,暂时尚不好说,焉知曹雪芹不是借这位聪明美丽的“瑶台种”来向读者报告春消息呢?

本文转自:一梦在红楼

主编:白艳

编辑: 张咪

#宝琴#试析#薛宝琴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