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香港客家人的前世今生

2020-11-29新闻13

香港本是宝安管辖的一块地方,客家人最早进入的,便是今天的新界。目前香港的客家人约有200万人,其中70%是老港客,即指其先人是清朝初年实行奖励垦荒时,由广东、福建、江西来到香港承垦官府荒地的客籍农民。

汉族先民进入香港,有史可查的,是在宋朝,据说第一个开埠的,是侯氏家族。侯氏始祖侯五郎,是北宋进士,文化人。到他儿子的时候,金兵就打过黄河,进占中原。汉人都往南跑,南方拥挤起来。侯家本在番禺住,到他儿子侯卓峰,举家迁往今天的新界,开始在新界的创业。

侯氏之后,又有邓氏、彭氏、廖氏迁入。最值得一提的是文氏家族。新界文氏是文天祥之后。南宋末,文天祥在北京就义,因为无子,堂兄的三个儿子入继。为避元兵追杀,逃到今日新界的元朗,成为开发香港最早的家族之一。

侯、邓、彭、廖、文五家,最先进入香港这片土地垦殖,子孙流播,各居一方,被称为新界五大族。按他们主要居住地,分别叫上水候氏、锦田邓氏、粉岭彭氏、上水廖氏、新田文氏。

五大族,邓、彭、文,祖籍都是江西,文氏属客家人,众所周知。按理说他们应该是最早进入香港的客家先民。但由于他们到达香港的时间早,八百年前已经落地生根,后世再来的客家人,便将他们当做土户,尊为主人。

后人计算客籍人口,并不把这五大族人口计入,而是把他们当土著看待。与客家人相反的是,在港岛占多数的广府人,并不把新界五大族看做同类,仍然把他们当成客家人,凡是新界居民,在后迁入的广府人看来,统统是客家,尽管他们会讲白话。

这种身份认知的差异,源于一个规矩。

清朝实行科举,各府县科考录取时有名额的。土著为了保护自己的子弟,因此把界限划得很清楚。这等于把客籍人士进取功名的路给堵上。后来官府特意给客籍人士单独批了名额,可与客籍人口比较起来,差别太大,矛盾由此而生,百年不断。

同样丁口,不一样待遇,使得后来的惠州、兴梅一带的客家人与先来的客家人区别开了。但更后来的广府人,大部是在清末民初,虽然来的更晚,却按土户对待,在他们眼里,新界人都是客家人。只有老客新客之分。

如果说宋末进入香港的客家人是第一波的话,清初复界进入的客家人口便是第二波。真正使香港成为纯客区的,是清初复界之后。这个进程,和深圳一摸一样。

复界的结果,是客家人大批迁入新界,一时间围屋林立,碉楼兴起,形成一批新村庄,五大族的格局迅速打破。客家人口大增的结果是,客家话在香港成为主要语言,九龙和新界基本客家化。

这一格局,一百年后被打破。英占以后,英国人把港岛作为推进对华贸易的桥头堡,货物转运、仓储繁忙,码头扩大,港岛逐渐由一个小渔村演变为一个城市,大批广府人,特别是商人进入香港,人口比例再次发生转换,城市里的广府人口在不长时间便超过农村里的客家人,白话成为香港的强势语言。

(香港客家村落:崇正新村)

但客家人迁移的步伐并未停止,近现代史上有据可查的,至少还有三次。

第一次

是英占之后,香港开始都市化进程。城市建设需要大量劳工,也需要大量技工,这一阶段,广府人,潮州人,客家人均大量涌入,与第一、二波不同,这一波来的,不是农民了,而是以木工石匠等工匠和小商贩为主,地域上也脱离新界,进入九龙和港岛。这时涌入香港的客家人很多,尤其善于采石的五华人更多。位于柴湾的“蓝屋”以及位于望夫石下的“曾大屋”,就是粤东客家人涌入港九的里程碑。

五华县七都围的邓焦六(花名打石六)和圆瑾村的曾三利(又名贯万)兄弟,大约在道光年间只身出走香港,他们开设元昌和三利石行,后成巨富,三利在九龙沙田还建有“曾大屋”。兴宁县罗岗镇的袁安成(又名石秀),大约在19世纪60年代去香港,在中环码头打石为生,开设袁秀记店号,卓有成效,富有盛名。稍后去的还有兴宁县的刘三桂、陈瑞山、丘裕和,五华县的李瑞琴、杨发利、李浩如等。这些是有史可考的迁入香港的粤东客家人。

第二次

是香港沦陷前后。香港沦陷前,相对于大陆涂炭,百业凋零,香港算是乐园,于是不少在港有亲属的客家人,纷纷到港谋生,客籍人口大增。香港沦陷,不少人又逃回老家,光复后才陆续迁回,不少亲属也随迁,香港的客家人口不但未减,还有增加。这一时期又分前后两期。

前期至香港沦陷前(1941年),由于此时香港政治相对比较稳定,经济呈现蓬勃发展势头,故粤东客家人去港谋生者与日俱增,多操打石、织藤、织布,也有经营洋杂、笔墨等小本生意。

兴宁县的曾敬堂、廖蔼池等从事藤业,张岳鹏等经营小本生意。这批人发迹后,继续接引家乡的故旧亲友到香港谋生。五华横陂马山村人,百年来不断涌入香港,聚居一地,从事各种行业而形成香港的马山村。此后,客家人出港学师谋生者愈来愈多。兴宁县的李自蕃、李济平、彭伟才等先开设布业,后经商做生意。随着香港沦陷,多数同胞回乡避难。

后期(1945—1949年),随着二战的结束,日本的投降,除以前回乡避难的老港客纷纷返港外,又有一大批年青人跟随亲友长辈赴港。

(香港客家民居建筑)

第三次

最具特点。是新中国成立前后。四十年代后半期和五十年代初,国民党败退,节节南逃,一些去不了台湾和不愿去台湾的就往香港跑。这里面包含两类人,一类是国民党军政人员,一类是怕共产党没收财产的资本家和怕土改清算的地主。

前期为50年代初,由于香港尚可自由出入,一批无地少地的农民和原属国民政府的军政人员、学者、富商及其家属,如兴宁县的李振球、刘定藩、罗香林、饶亚环等,就是此时去港。

中期为50年代中期至改革开放前,每年都有一批为继承财产、协助父母经营工商或争取团聚经批准去港者。此外,50年代至60年代,又有大批归侨到香港谋求发展。田家炳于1958年从印尼移居香港,曾宪梓于1968年从泰国返回香港创事业。由于受限入港,结果偷渡或闯关事件也时有发生。

后期为改革开放以后,政策有所放宽,又有一批客家人批准来到香港。

这其中,客籍人士不少,主要集中在军政人员。包括不少高官。客家学创建者罗香林,就是这一阶段迁入的。这批人,是历来迁居香港的客家人中身家最殷实,文化程度最高的一批。这些人的到来,改变了香港客家给人出身低微,大多操体力劳动的印象,为香港客家群体注入了新鲜血液。

(香港客家籍明星)

从荒芜渔村到东方明珠,从偏僻的弹丸之地到亚洲四小龙之一,我们到处可见客家人拓荒的足迹,到处可见客家人创造奇迹的身影。客家人为了香港的繁荣昌盛,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和牺牲;为了香港回归祖国,作出了不懈的努力和贡献。

#民俗#客家人#香港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