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鸦片战争期间,道光问了三个问题,直接证明中国已落后英国两百年

2020-11-29新闻8

1840年到1942年,自诩天朝上国的大清帝国的道光皇帝很是郁闷。

郁闷的原因也很简单,拥有4亿国民、近100万军队、1000多万平方公里国土的被一个女人领导的小国给打败了,被迫签下了了一个不平等的条约—《南京条约》。这个女人就是亚历山德拉·维多利亚,小国就是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全部人口仅4000万,所有军队加一起不到20万人。

作为大清皇帝能不郁闷吗?闭着眼睛打也能获胜,可惜大清还是失败,败的很彻底。第一次鸦片战争的惨败,无疑是中国历史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战争爆发前,由于清政府坚持闭关锁国的海禁政策,清廷把重要的军事力量部署在陆军上,对于水师(海军)的建设非常轻视。当时最先进的舰队可能就是1939年林则徐在广东水师操练军演中的舰队,此次操练水师精锐尽出,可惜还是十分落后。

早在1835年,就有远见的官员给道光上奏,“臣闻沿海水师,率皆老弱无用,军器率多残缺,并不修整。又战船率用薄板旧钉,遇击即破,并不计及夷器之凶利坚固,作何抵御?似此废弛,何以肃边威远?”清朝的落后,更让人感触英国的先进,然而当时清朝对英国的认识让人瞠目结舌。

有这样一个说法,1839年与林则徐督办禁烟的两广总督邓廷桢给道光写了一道奏折,“夷兵除枪炮外,击刺俱非所娴,而其腿足裹缠,结束紧密,屈伸皆所不便,若至岸上更无能为,是其强非不可制也。”作为清朝大员,竟然对英军的认识如此浅陋,着实让人震惊。

一年后,也就是鸦片战争爆发期间,林则徐再次给道光帝上奏了一道奏折,里面重申了邓廷桢的观点,“一至岸上,则该夷无他技能,且其浑身裹缠,腰腿僵硬,一仆不能复起,不独一兵可手刃数夷,即乡井平民,亦尽足以制其死命。”

如果大臣这样认识那还不是最坏的,最关键是最高统治者愚昧不堪。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期间,刚开始道光竟然不知道对手是谁,竟然接连问了身边大臣三个令人瞠目结舌的问题,“该女主年甫二十二岁,何以被推为一国之主?有无匹配?其夫何名何人,在该国现居何职?”这三个问题已经彻底地把道光的无知暴露在人们面前,有人说,单凭这三个问题就说明当时的清朝至少落后英国两百年。

参考资料:《第一次鸦片战争》

#近代史#第一次鸦片战争#道光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