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公孙胜为何不接老母上山?四点原因,最后两点才是关键

2020-07-22新闻2

《浅说水浒》第371期(文/焦目)

梁山好汉虽然多是光棍,没有老婆孩子,但人人都有父母。不过书中提到的不多,比如宋江有个父亲宋太公,史进父亲史太公病逝了;武松很小时,父母就不在了,是哥哥武大郎把他养大的;而李逵则有个老母亲,可惜后来被老虎吃了。

当好汉们上了梁山时,基本都要把父母妻儿接上山,一来带他们享福;二来也能避免被官府捉拿,成为人质。所以,宋江上山后,接了父亲上山;李逵后来下山背母,也是想接上山来。其余如阮小二、穆弘等人,他们的父母,也都自己或者是宋江吴用安排人接上山了。

这其中,公孙胜从没有把老母接上山来。

公孙胜起身对众头领说道:“……只是小道自从跟着晁头领到山,逐日宴乐,一向不曾还乡看视老母。亦恐我真人本师悬望,欲待回乡省视一遭……免致老母挂念悬望。”——《水浒传》

当宋江接父亲上山后,公孙胜也只是说要下山探望母亲,丝毫没有接母亲上山的意思,这却是为何呢?

首先,公孙胜家境不错

虽然公孙胜最早参与了劫取生辰纲之事,但其实他家并不穷。相反,他跟晁盖有的一拼,颇有钱财,家中有田产,有仆人,完全可以照顾老母亲。

所以,当公孙胜提出回家探望母亲,宋江让他把母亲接上山时,他就以此为由,说回家看看就好,不用接来。

其次,公孙胜担心母亲上山受惊

公孙胜是静心修道之人,其师父罗真人更是道家大师。这种环境中,其母亲也是喜欢清修之人。但梁山可没那么清净,且不说偶尔要整军备武,出门打仗,就是那些好汉也不省心。一群大老爷们,整天要么讨论打架,要么比试武艺,不吵闹才怪!

像李逵、索超、秦明还都是暴脾气的人,一言不合就要干架,这种环境里,恐怕并不能安静下来。

公孙胜道:“老母平生只爱清幽,吃不得惊吓,因此不敢取来。家中自有田产山庄,老母自能料理。小道只去省视一遭,便来再得聚义。”——《水浒传》

第三,留在老家比梁山更安全

好汉们接父母上山,主要是担心他们的安全。因为被官府拿去,成为人质不说,救可能救不了,还容易中计;不救吧,更是会被人耻笑,毕竟好汉们号称是替天行道之人,忠义之辈,若是父母都不管,哪里还有脸面混下去?

但公孙胜不担心这一点,因为罗真人在蓟州(公孙胜老家)名望很高,人人敬奉,由他来保护母亲,可比放在梁山安全多了。

最后,公孙胜从没想过常在梁山

公孙胜从一开始,就没打算在梁山常住下去。后来宋江攻打高唐州时,被高廉的妖法所败,不得已只好让戴宗李逵去找公孙胜。公孙胜不出,李逵还要(假意)伤害其母亲,甚至公然斧劈罗真人。

后来罗真人传授他五雷天心正法,特意告诉公孙胜,他上应天闲星,所以允许他下山,但“逢幽而止,遇汴而还”。

可以说,公孙胜早就知道了自己属于108将,但自己又不属于梁山,自己注定是要清闲修道的,毕竟是“天闲星”嘛。所以他后来两次离开梁山,下山探母就是第一次。

既然自己都不会在梁山呆着,那干嘛还要接母亲上山呢?那样的话,反而不方便了。

综合这四点原因,所以公孙胜没有接母亲上山,不是他不孝,而是他思虑周全,早已经想好了后路。

#水浒传#宋江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