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四川成都青杠坡出土一个陶器残片,它竟破解了古代锄“形”之谜

2020-11-30新闻7

中国是农业大国,所以自古以来,我国在农耕技术方面,也一直都走在世界的前列。比如说,在汉朝时期,先民们就创造出了多样的农耕技术,如垄作法,局耕法和平作翻耕法等等,而这一切得以实现的前提,就是因为使用了一件“万用”的农具——铁锄头。

(本文所有图片,全部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本号作者删除。图片与内容无关,请勿对号入座)

那么问题来了,您知道汉朝的锄头长什么样吗?它和现代的锄头有什么区别吗?如果您想知道,小编在下面就开始给您揭秘。

在揭秘之前,小编先给您看看实物:1952年7月1号,是个值得纪念日子,因为这一天四川成都火车站正式投入运营,而建筑工人在做后续清理的时候,竟然有了个惊奇的发现。

当时,在火车站东面两百多米的地方,工人们正在平整一处土坡(青杠坡),结果挖着挖着,竟然掘出来一些砖块。工地的负责人挺细心,他放下手里的铁锹,拿起砖块仔细观看,发现上面有一些花纹,他就觉得很奇怪,可是没过一会,又有工人挖出十多块同样的砖块,这位工地负责人意识到,也许是挖到古墓了,因为之前做其他工程的时候,也有过类似发现古墓的情况,他急忙打电话,联系到了市里的文物局。

第二天上午,文物调查小组的专家们赶到现场,经过初步的勘察,考古专家确认了这是一处汉朝时期的古墓。并且在之后的清理中,出土了一些五铢钱,铁器,陶器和壁画等等。现在就到了本文的关键时刻,小编要给您说一下压轴的宝贝——锄头。

专家将墓砖清理完毕,专家们在陵墓里,又发现了不少陶俑的碎片,这些碎片因为被压在倒塌的墙下,故此,碎得实在零散,已经无法修复了,发掘现场的工作人员,正准备将这些无用的陶片,全部装进蛇皮袋中丢弃的时候。有一位专家感到很可惜,他就准备再检查一下,他在蛇皮袋中子翻了几下,看到有个残片很古怪,它大概有20多厘米长,上面是一个完整的陶俑的袖子和手部造型,俑人的手里还像是握着什么把柄。另外,手握的把柄上面一头,还有个长方形的东西,呈侈口楔形。专家心生疑惑——这是什么东西呢?

这位专家百思不得其解,他仔细端详着这个残片,突然意识到,俑人残件的手中,握着的东西好像是家里用的锄头,难道它就是汉朝时期铁锄头的样子吗?于是,他就小心地将这件残片带回了研究所,经过和其他几位专家们的研究和讨论,并翻阅历史资料,最终确定了它的“身份”,就是汉朝的锄头。

专家根据这个陶俑的残片,通过3维立体的成像技术,成功还原了这件陶俑完整的形象,只见其身材魁梧,是个年轻力壮的庄稼汉子。再看陶俑手上的那把锄头,很显然它不会是石制的,也不会是青铜的,因为青铜硬度不够,它是一把汉代木把铁头的高级农具,虽然铁锄头也有不同的造型,如板状,两肩斜杀和斜肩梯形等等,但不管它是什么形状,它都是一件干活的工具。

最后,小编心里有个感想,锄头虽小,但作用却极大,正如“有草锄之,不厌数多”。所以在整个农业的发展历程中,它都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不管是石头锄,青铜锄,最后是铁质锄,而每一次技术的进步,都会带来农业的变革,随着农业生产效率的大幅提高,并最终推动整个社会的进步,以及人类文明的发展。

#文物收藏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