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魏征之后的“头号”谏臣,因一句话送了命,牵出一段唐朝宫闱秘事

2020-11-30新闻10

前言:

所谓“伴君如伴虎”,皇帝身边地位显赫的大臣,看似风光无限大权在握,然而他的生死却都是皇帝一句话的事,无论官位多高,皇帝可以随时灭了这些位高权重的大员。在唐代贞观后期有一位宰相刘洎,他被誉为魏征之后的大唐头号谏臣,因其直言敢谏深受唐太宗的器重。在唐太宗征辽之时,还令刘洎辅佐太子李治,在定州监国。然而这位深受唐太宗信任,且在政治上极有作为的宰相,却在贞观十九年,唐太宗征辽归来之后,突然被唐太宗赐死,草草地结束了他显赫又悲剧的一生。关于刘洎的死因,史书上记载的也颇为“诡异”,在史学界上留下了很多质疑与争论,而且他的死似乎还与唐代宫闱秘事有关。那么刘洎到底因何而死呢?那一段宫闱秘事又是何种面目?

历史“诡异”记载,一句诬告要了刘洎的命

唐太宗征辽之前,令太子李治在定州监国,又让刘洎、马周等人辅助。然而太宗回来之后,《旧唐书》记载遂良诬奏之曰:“洎云:‘国家之事不足虑,正当傅少主行伊、霍故事’......诏问其故,洎以实对,又引马周以自明......遂良又执证不已,乃赐洎自尽。”意思是诸遂良在太宗面前诬告刘洎,说在太宗患病之时,刘洎与其他太子的老师,欲效仿伊、霍图谋不轨。刘洎急忙拉来马周证明清白,而诸遂良硬要污蔑刘洎,最后刘洎被唐太宗赐死。但这段记载很“诡异”,堂堂宰相被人诬告之后,唐太宗对此没有进行调查,就将刘洎赐死,众史臣都对刘洎反感到悲哀,但又不替刘洎翻案。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表示怀疑,说是因为主修贞观实录的许敬宗厌恶诸遂良,所以故意“黑”他害死了刘洎。然而司马光的说法,又站不住脚,因为刘洎被赐死发生在贞观十九年,而许敬宗篡改实录是在贞观十七年,时间上根本不合理。那么唐太宗杀刘洎,诸遂良的诬告只是“导火索,”这背后定有深层原因。

刘洎的性格缺陷问题

史料记载刘洎是个疏峻敢言的大臣,在朝中敢讲真话实话。唐太宗也很享受和大臣共商国事,时常互相辩论,刘洎都是直截了当地指处唐太宗的错误,在一些场合中,总是让唐太宗“下不了台”。另外刘洎还是一个不拘小节的人,还曾经大胆登上御座,接受唐太宗的赐字,其他大臣纷纷指责刘洎大逆不道,而太宗不以为然未治刘洎的罪。这种君臣关系看似十分融洽,但并不代表太宗真的喜欢这个行为,毕竟君臣之间有各自的礼仪,刘洎的不拘小节,定会在日后被“放大”提出来。贞观初期太宗的统治地位还不太稳,这时候他喜欢直谏之臣,并从谏如流,也因此成为古代历史上少有的开明之君。不过随着统治时间的增长,与统治地位的稳固,太宗逐渐对谏臣冷落,大唐第一谏臣魏征的墓碑都被其毁掉,足以证明太宗的心理变化。作为谏官的刘洎,并未察觉到太宗对纳谏态度的变化,不注意调整自己的上奏方式,当然会引起唐太宗的厌恶。

唐太宗晚年对大臣的猜忌

自古“兔死狗烹,鸟尽弓藏”,唐太宗对待大臣的方式,也脱不开这个“圈”。早年的太宗从谏如流,但到了晚年,却对大臣们十分猜忌,对于一些功劳甚大的大臣,虽然未犯什么大错,太宗也会口头警告他们,要老实点别“搞事”。机灵的大臣们,会洞察到皇帝的猜忌,从而节制自身,而有一些“神经大条”的大臣,则会因为自己的迟钝付出生命,很明显刘洎就属于这种人。与其说刘洎死于诸遂良的诬陷,倒不如说他死于太宗的猜忌,即使没有诬陷,刘洎也会迟早被杀,他敢言又不慎言的性格,已经注定了自己的悲惨结局。长孙无忌是太宗颇为信任的大臣,他不仅是皇亲国戚,还是唐太宗的左膀右臂,但《资治通鉴》记载:“时有密表称无忌权宠过盛者,上以表示之......无忌自惧满盈,固求逊位......”唐太宗将上奏长孙无忌权势过重的密表,拿给长孙无忌看,长孙无忌吓得急忙逊位。一方面能看出长孙无忌为人谨慎,另一方面也能看出太宗,对大臣猜忌的威慑力。

再诸如为大唐立下汗马功劳的李靖,晚年因为担忧受到太宗的猜忌也主动逊位。名相房玄龄,也是因为同样的原因主动辞职,在“玄武门之变”中,立下巨大功劳的尉迟敬德,晚年也成为太宗的怀疑对象,最终“识趣”地卸甲归乡养老。可见太宗这是“无差别”猜忌,哪一位大臣都不能幸免。在贞观年间,害怕自己权势过重,引起皇帝猜忌从而辞职的大功臣并不罕见,这说明晚年的唐太宗性格变化十分之大。刘洎敢言不拘小节的性格,仅仅是自己悲剧命运的铺垫,而太宗晚年的强大猜忌心,则是刘洎被杀的“催化剂”。

刘洎之死与李治的未来

年事持续增高的唐太宗,开始考虑太子李治继位的问题,他为了李治继位后的安稳考虑,评估周围大臣对李治的潜在威胁。李治性格羸弱,本不是太子最佳人选,但前太子李承乾作乱失败后之后,太宗为了保护魏王与李承乾,被迫立了懦弱的李治为太子。将皇位托付给这样的人,太宗心中也是十分担忧,他一直苦恼没有优秀可靠的大臣,去辅佐李治,而且换了新皇帝,肯继续尽忠出力的老臣又少之又少,立李治为太子后,太宗的这种担忧越来越强烈。《资治通鉴》记载贞观十八年太宗征辽,临行前让李治与众大臣在定州监国,叮嘱李治说:“今留汝镇守,辅以俊贤,欲使天下识汝风采。” 目的是为了锻炼李治的能力,让天下人识太子的风采,好让李治树立威信。辅佐李治监国的大臣,有刘洎、马周、高士廉等人,太宗是为了让这三个经验丰富的大臣,来培养李治处理国事的能力。

诸遂良诬告刘洎,行“伊霍”之事,这只是刘洎明面上的罪名,在太宗病重之时,诸遂良却在暗示太宗,刘洎与李治不同心,万一太宗死去,刘洎会成为一个危险份子。这一点正中太宗的疑虑,因而他要下定决心,为李治除去刘洎。刘洎为何与李治不同心?这是原因的。李承乾作乱失败后,关于新太子人选的问题上,刘洎当时是全力支持魏王争夺储君大位,而最后晋王李治却成为皇位继承人。在刘洎辅佐李治监国,在太宗出发前,曾对太宗说:“愿陛下无忧,大臣有愆失者,臣谨即行诛。”这句不把李治放在眼里的话,当即引起了太宗的不快,旋即遭到了太宗的批评,警告他收敛自己的行为。这句话对太宗影响很大,在其病重之时,自然而然会将刘洎,当成李治的劲敌。太宗对与李治素不同心的刘洎十分敏感,所以诸遂良诬告之时,太宗为了国家安全考虑,顺水推舟地立即赐死了刘洎。

刘洎监察不利导致太宗“戴绿帽”

此外刘洎的死,还涉及到一件宫闱秘事。那就是李治与太宗后宫的嫔妃厮混在了一起,这其中就包括武才人。这件事肯定不能公布于众,太宗与诸遂良等大臣对此都是心照不宣,所以刘洎在引马周来证清白的时候,马周见牵涉到后宫,就缄默不语了。太宗当时虽然有所察觉,但还不知道具体对象,《旧唐书》记载:“洎临引决,请纸笔欲有所奏,宪司不与.....太宗怒之......”刘洎在此时要奏报密事,宪司不与恐怕也不是自作主张,而太宗本来可以知晓真相,但最后失败所以震怒。但在这件事情上,刘洎有监察的责任,他因为监察不力,出了这种丑事,自然要以死谢罪了。那么李治与武则天到底有没有染?我们需要考证一下。

第一显庆元年刘洎之子为父翻案,在这时诸遂良已经倒台,但最后也未能获得成功。因为当时的武则天已经成为皇后,很可能是李治与武则天两位当事人,知晓刘洎之死的真相,纵是有心为刘洎平反,但也要考虑自己的名声问题了。三十年后刘洎终于洗脱冤名,《旧唐书》记载:“武则天临朝,其子弘业上言,洎被遂良谮而死,诏令复其官爵。”刘洎之子,在武则天临朝之后,再次为父翻案成功,此时已经过去了三十年,往事如烟武则天还记着当时刘洎的恩惠,此前碍于太宗的面子,没有给刘洎平反,在自己临朝之后,就没有那么多顾忌了,因为皇位都敢夺,还怕什么宫闱秘事呢?这两次一败一胜的申诉,也证明了武则天与李治,在贞观年间已经有染,刘洎也是因为监察不利,受到了太宗的惩罚。

尾声

刘洎的死是由于多种因素促成,一方面他敢言敢谏不拘小节,另一方面唐太宗对大臣的猜忌心越来越重,这两个背景特点,在性格羸弱的李治,成为太子后更加凸显了出来。唐太宗对与李治不同心的大臣,举动非常敏感,前有刘洎不把李治放在眼里的言语,后有诸遂良的诬告,再加上他监察不利,导致出现了太宗,被亲儿子“戴绿帽”的丑事出现,刘洎就是有九颗头,也不够砍的。

【参考资料:《资治通鉴》,《旧唐书》,《武则天与刘洎之死》】

#隋唐#名著典籍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