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水浒传》里的人情世故:与朋友相处,最重要的就是“义气”二字

2020-11-30新闻4

请听题:在《水浒传》中,梁山好汉商议军情、调兵遣将、排定座次的地方叫什么?

答案有两个,晁盖时代叫“聚义厅”,宋江时代叫“忠义堂”。

二者有什么相似之处呢?都有一个“义”字。

我们可以这么理解,“聚义厅”就是汇聚着一群讲义气的人,“忠义堂”就是一群忠诚且讲义气的人。这些名号无疑是在揭示一个问题:

人在江湖,不讲义气能行吗?

有一个问题始终困扰着阿信,为什么梁山好汉的扛把子不是武松,不是林冲,不是鲁智深,而是一个手无缚鸡之力,又黑又矮的宋江呢?

凭啥咧?

因为人家是“及时雨”啊。

顾名思义,当有人需要帮助的时候,宋江会像super man一样及时赶到,送来了温暖,不早也不晚,掐着点来的。

助人为乐、讲义气是宋江的处世法则,更是个性标签。其实宋江在《水浒传》里出现时,绝不是个“能力越大,责任越大”的英雄,而是个“小吏”,毫不起眼的小人物。

正因为他是小人物,没钱,没权,没地位,能“交易”的只有“义气”二字。

毋庸置疑,宋江给兄弟们最大的印象就是讲义气,面对着一群莽夫,宋江深知,“义气”更像是投资,在日后是可以提现的。

问题随即出现了,为什么是聚义厅,忠义堂,不叫聚德厅,忠仁堂,而单独强调一个“义”字呢?

如果看《水浒传》原著里的“英雄”们,不管是武松、还是李逵,他们的形象绝没有影视作品里那样的和蔼可亲,换句话说,好事干过,坏事也做了不少。

如果用道德体系来衡量的话,他们肯定都不及格。

怎么办?道德不够,义气来凑。这其实是有说头的,套用一个流行的句式:我喝酒,我赌博,我寻花问柳,我偷鸡摸狗,我坑蒙拐骗,我杀人不眨眼,但是我对兄弟讲义气,

所以,我是好汉。

诸如,我们经常说要讲仁义。这个仁义是有说法的,孔子曰仁,孟子曰义,两人加起来才是仁义。

虽然听起来是一回事,但其实还是有所差别的,孔子的仁更多要求的是对自己的道德品行进行约束,更多是自我克制。孟子的义,是人在生活中应遵循的,应内化于心的一种行为标准。

儒生注解的《周易》概括的极好:敬以直内,义以方外。

一个“方”字便说清楚了,要讲规矩,讲义气。但是,到了大口吃肉,大碗喝酒的绿林好汉那里,“义”跟“仁”俨然也没太大关系,你让他们严于律己,背诵“五讲四美”,不随地吐痰,不随地大小便,无异于痴人说梦。

但是,还是有像宋江这样的落魄文人动起了歪脑筋,玩起了文字游戏,美其名曰“盗亦有道”:虽然大家都是社会人,但是,社会人之间也应该有社会人的规矩,而这个规矩,俨然不是儒家的规矩,而是江湖义气,

所以,说一个人不讲江湖规矩,便是说他不讲江湖义气。说他不讲江湖义气,便是说他做人没有“感恩的心”,你昨天落难了,我帮你了。结果今天我落难了,你却袖手旁观。

有件事,我相信很多小伙伴其实没想明白:义气的背后,是契约。

那日,鲁智深带着史进、李忠在酒楼喝酒时,正巧遇上了金翠莲父女两卖唱。机缘巧合之下,当鲁智深知道二人的不幸遭遇时,他并没有直接去打“镇关西”,而是干了一件事:

他先是“去身边摸出五两来银子”,觉得不够,于是张口找史进借钱,并承诺“洒家明日便送还你”。

相信有看官会觉得鲁智深好不讲道理,自己没钱就算了,居然还借钱做好事。借钱倒也罢了,还借的理直气壮。

诸位看官有所不知,鲁智深借钱那可是打着灯笼也找不到的好事,这等好汉今天找你借钱,欠你人情,来日你要是落难了,他可是会不惜拿性命还人情的。比如,林冲跟鲁智深的故事。

如果阿信遇上鲁智深,定然会倾囊相授,不够我也去借,甚至去偷,这笔投资简直太划算了。

史进是明白人,所以回道:“直甚么,要哥哥还!”去包裹里取出一锭十两银子放在桌上。

而李忠是不明白这个道理的“去身边摸出二两来银子”。结果,鲁智深吐槽道“也是个不爽利的人”。这“不爽利”说的是轻的,言外之意是说“不讲义气”。

这里有个很重要的细节“鲁达把这二两银子丢还了李忠”。

看起来似乎不合常理,鲁智深明明想慷慨救济金氏妇女,二两银子也是钱,本应该多多益善,为何却丢了回去呢?

其实是“义气”之外的契约。

我们可以这么理解,鲁智深虽然跟史进说“钱明天还你”,但实际上也不一定会还。并不是说鲁智深讲赖账,而是说,他收了史进的十两银子,江湖人之间便定下了契约:

今天你帮我了,下次我也会帮你。

有句话怎么说的?来而不往非礼也。所以,鲁智深为什么要把钱丢给李忠,这个行为不是看不起,也不是鄙夷,而是说:

你不讲义气,我们之间没有契约。你没帮我,下次我也不会帮你。

多插一句,毕竟阿信的主业是研究鬼谷子的。仗义疏财的史进就如鬼谷子说的“夫仁人轻货,不可诱以利,可使出费”,也就是说这类人仗义疏财,可以他们掏钱。而鲁智深这样的人呢?

巧了,鬼谷子也提及过“勇士轻难,不可惧以患,可使据危”,这样的猛人根本不怕死,属于天不怕地不怕的主,可以让他们承担风险。

那么,鲁智深到底有没有帮李忠呢?李忠抠抠搜搜摸出的二两银子到底有没有用呢?

答案是有,后来李忠在桃花山落草,被呼延灼带兵围困,鲁智深虽然对李忠“作事悭吝”一脸嫌弃,但还是带着兄弟们给李忠解了围。

但是,他这种不讲义气的小气鬼,在水泊梁山“忠义堂”排名,也只能排末流,第86位。

这也正好解释了水泊梁山里的排名标准,并不单纯以武力值、军功值、智力值、威望值、亲疏值为衡量标准,主要衡量标准其实是:义气值。

也就是说,谁最讲义气,谁可以坐头把交椅。

你说巧不巧,人家宋江外号“及时雨”,是个把讲义气当成外号的主,这么拼的话,有点文化,讲点义气的他还真是有优势的。

比如,吴用、林冲打算拥立宋江当老大时说:

“四海之内,皆闻哥哥大名”,这个名便是讲义气的名。注意,不管你心里想不想讲义气,一个讲义气的名声对于一个人的发展无疑是至关重要的。

当一群不讲规矩的人,遇到讲规矩人;当一个不讲义气的时代,遇到一个讲义气的人,

义气和规矩,就显得难能可贵了。

#水浒传#诸子百家#宋江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