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客家人迁徙了上千年,为何客家人的语言不会变,向心力如此强?

2020-12-01新闻3

客家人,是逃荒,避难,战乱所形成的一个群体。包括汉人部分少数民族在内逃难,流浪者。他们在所暂留居住的地方都有本地原来居民。所以他们的到来就称为客家人了,这个群体就形成客家族群体。

客家人南迁,还有一个最重要的原因是旱灾和黄河泛滥成灾,大批居民以村庄为单位往南迁徙。所以赣南各村,有的只隔着一条河,说的话,都有不一样的,因为他们是分两批次,从不同的中原村落迁徙过来的。我是赣南宁都县人,我们县各个乡镇和各个村落,说的客家话,音调都有差别,一听就听得出来。

客家人认同主要是语言,虽然每个地方客家口音声调不一样,但是相隔万里,表达的主要用词是一样的,所以全世界的客家话只要是客家人都能交流。这也认证了客家人两千年的迁徏是真的,有一个庞大的地方迁往世界各地,主要昰中原地区,因为中原土地肥,一直是兵家必争之地常年战乱,所以好多都是整村人迁徙。

客家人是汉人无疑,很多有族谱记的。龙川的佗城就是最好的证明,说明白一点当时整个两广地区应该是荒草地,土著被称为蛮夷。

客家人到达福建后,一部分定居,一部分继续迁移,这种状况一直继续,直到了廉州(今合浦),因无法容下这么多人,一部分人北返重庆,贵州,江西等地,一部分继续南迁海南等地,但现在海南好象没多少客家人,应该是迁徙至海外了。因此,合浦应该是客家迁徏过程中的一个重要节点,但这个节点是包括了博白及今合浦分出去的浦北的。

至于为何南迁,有黄河泛滥说,有战争说,以我们这一族来说,应该是战争,以我来说,是李氏第六十八代,南迁后第十八代,若以二十年至三十年为一代的话,很符合蒙古人屠杀赵,李,刘等大姓的传说。还有客家人为什么不融入各地的地方方言,这也许有不忘故土的因素,但最重要的是,不背祖,不说客家话,被认为是背祖。

客家人是最大的汉族民系之一,实际上闽南话是上古汉语,比较难听懂,十八个音调,非常复杂,适合读春秋战国的诗歌。粤语白话是唐朝普通话,九个音调,和客家话有点像,读唐诗非常押韵,客家话是南宋时期的普通话,已经受到比较多的胡语影响,有点现代普通话的雏形了。

现在全国各地的方言都来自明朝官话,其实就是类似西南官话,缅甸的果敢汉族就是明朝军人后代,还有云南的穿青族说的老辈子话,其实也是明朝汉族军话,到了清朝末年,现代汉语发音就基本形成了,黑龙江人和河北承德的人发音最标准,因为现代普通话发音就是以前满人说的不标准的汉语发音。

可以参考一下“开漳圣王”抵达闽南后的强制措施:唐军到达之前的“原住民”全部内迁,不得继续在沿海地带居住、滞留。由此,唐军到达后,之前还居住在沿海地带的大部分“原住民”和部分“客家人”一律迁至远离沿海的山里,而唐军及随军家属则定居在沿海地带。由此形成了沿海闽南语,山里客家话的基本格局。

可据此基本推断:“客家人”基本由部分中原与早东越、闽越土著组合而成(至于“客家话”成为当地主流方言,似可从当时的“外来客家人”文化强于原土著方面作推论),闽南人(包括广东的潮汕话系、雷州黎话系、海南“闽南话系”以及福州中南部分与闽中)以唐军、随军家属以及之后陆续移民过来的唐及唐后移民,闽南话由此可视为唐官话(雅音)。而广府话似已基本可以认为由秦官话(雅音)与少部分南越土著语言长期交互、融合的的方言。

客家人是晋朝开始由中原各地开始南迁的汉人,所使用之语言因其年代和具体来源区域不同而彼此差别甚大,只因大家都期望有天能重回故土而自称客家。现在统计总人口在一亿以上,分布范围也非常广,连四川都有。事实上客家人之间血缘关系非常弱,隔几十公里的不同村落,可能祖先就是一个来自山西一个来自河南。中原逃避战乱的流民难民中,分五次迁徙到中国南方,第一次到达广东并占据珠三角地区的广州府人,和最后一次迁徙到惠州府的客家人,和闽入粤的潮汕人都是中原汉人,归根结底还是炎黄子孙。

但入粤时间的不同,占据地理位置的不同,资源分布不均等因素下形成了不同的民系文化。广东省内的所有人都是从中原移民过来的,在一千多年的移民中汉族逐渐发生民系分化,形成各自鲜明的文化,孙中山先生也不例外,史料记载孙中山一定是广州府文化的继承者,说粤语,出自中山市(广府文化区)纯广府家庭,几乎没有一点客家文化的影子。有研究说,中国战斗力最强的不是东北,不是湖南,是广东。广东三个圈子,广府人、客家人、潮汕人,客家人和潮汕人宗族观念特别重,内部抱团,对外不服,动不动就械斗,一个村或者一个姓的干。

用粤语读古文是非常流畅的,吴语是古吴国语言,越语是古越国语言,他们也在讲客家话认同自己的民族。清朝咸丰年间开始的土客之争就是广府人同客家人的土地资源之争,客家人是外来移民,所以本地土人称其为客人,到同治年间客家人受到政府的镇压,所以普通迀往山区或者南洋避让。

所以形成今日的客家人分布状况,时至今日客家人都对讲白话的人有着一种讲不清的介心,称讲白话的人为“畲佬”,但凡遇到客家人就会非常亲切,只会用客家话交流,从而造成讲粤语的人感到不受尊重,感到反感。在民风,风俗习惯方面亦有较大差别,所以土客某些时候是较难相处的,这也是有一定的历史原因。

#民俗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