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利尿药——中规中矩氢氯噻嗪

2020-12-01新闻12

噻嗪类利尿药是利尿降压药中最常用的一类,主要作用于肾小管远曲小管近端,为中效能利尿药。代表药物为氢氯噻嗪,其他药物还包括吲达帕胺、氯酞酮、美托拉宗、喹乙宗。关于利尿药的选择,肾功能正常者常以氢氯噻嗪为主,必要时加用保钾利尿药如:螺内酯。这是医生处方常见到的组合。

氢氯噻嗪适应症:

利尿作用:排泄体内过多的钠和水,减少细胞外液容量,消除水肿。常见的包括充血性心力衰竭、肝硬化腹水、肾病综合征、急慢性肾炎水肿、慢性肾功能衰竭早期、肾上腺皮质激素和雌激素治疗所致水、钠潴留。

抗利尿作用:主要针对的是中枢性或肾性尿崩症。减少尿崩患者的尿量及口渴症状,主要因排钠使血浆渗透压降低而减轻口渴感。

降压作用:早期用药通过利尿、减少血容量而降压,长期用药还通过扩张外周血管而产生降压。噻嗪类降压可降低高血压并发症如脑卒中和心力衰竭的发病率和致死率,降压用量不宜超过100mg/d,因为氢氯噻嗪具有天花板效应。建议单用利尿降压时剂量不宜超过25mg,若25mg仍不能有效降压则应合用或换用其他类型抗高血压药物,有研究表明超过25mg降压作用并不一定增强。

用于高尿钙伴有肾结石者,以抑制高尿钙引起的肾结石的形成。

氢氯噻嗪不良反应:大多数不良反应与用药剂量及疗程有关

水电解质紊乱:低钠血症、低钾血症、低镁血症、低磷血症、高钙血症,血氨升高。

高血糖症:噻嗪类利尿药可使糖耐量降低,血糖升高。

高尿酸血症:干扰肾小管排泄尿酸,少数可诱发痛风发作。

心血管:低血压。

皮肤:光毒性反应、皮疹、荨麻疹等。

血细胞减少或缺乏症、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其他:便秘、腹泻、食欲缺乏、胆囊炎、性功能减退、肌痉挛、头痛、头昏、视物模糊、色觉障碍、黄视症等。

严重罕见的不良反应:心律失常、湿疹、史-约综合征、中毒性表皮坏死、胰腺炎、造血功能障碍、肝毒性、系统红斑狼疮、肺水肿、闭角型青光眼等。

服药注意事项:

应从最小有效剂量开始服用药物,以减少不良反应发生

不得擅自增加给药剂量和服药频次,每日用药一次,应在早晨服用,进食能增加吸收量。用药期间建议增加高钾食物,如橙子、香蕉等。

日常监测电解质水平、监测血压。有低钾血症倾向者酌情补钾或与保钾利尿药联合使用。

氢氯噻嗪与多种药物存在相互作用,服用其他药物需告知医生或药师。

利尿剂降压常用方案:

利尿药+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

利尿药+二氢吡啶类钙拮抗剂

利尿药+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二氢吡啶类钙拮抗剂

利尿药+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二氢吡啶类钙拮抗剂+β受体拮抗剂

利尿剂与β受体拮抗剂联合应用可能增加糖尿病易感人群的新发糖尿病风险,因此,尽量避免这两种药物联合使用。

#内分泌疾病#高血压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