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吃货们大饱口福 参展商收获满满

2020-12-01新闻0

11月30日,市民在展馆内欣赏充满异域风情的艺术品。

扫一扫看现场视频

南国早报记者 罗暘 赵劲松 刘冬莲 周如雨/文 苏华/图

11月30日,是第十七届中国-东盟博览会的最后一天,也是公众开放日。当天上午,南宁国际会展中心刚开馆,就迎来大批逛展市民。采买东盟商品、体验异域风情、吃遍中外美食……各个展厅里人气“爆棚”。参展商和专业观众也感到收获满满,期待明年再会。

1 不出国门体验异域风情

今年东博会虽然不设魅力之城展厅,但东盟各国商品馆里的魅力元素也不少。在D5展厅,柬埔寨展馆将该国一个高大上的海边风景区“搬”至现场,立体的海浪造型吸引了许多市民驻足拍照。该展位还有景区运营公司设计的U盘、冰箱贴等文创产品,吸引了不少市民购买。

D13展厅里缅甸的古老佛塔、尖顶造型也吸引眼球,大家纷纷拿出手机拍照合影。该国展馆内穿着缅甸民族服装的卡通人物造型,也成了大家拍照的好道具。

在D6展厅的泰国按摩体验区,市民可以免费体验按摩服务。当天上午11时许,每一个按摩位前都排起了长队。“力道刚刚好。”一名体验过按摩的市民告诉记者,虽然只有5分钟的体验时间,但经过按摩师的巧手按压,颈椎顿觉舒服许多。另一名正在排队的市民说,她曾学过按摩,是个业余爱好者。逛展时,看见展厅里按摩师的手法很正规,于是排长队亲身感受一下。

除了东盟风情,一些高科技展品也吸引不少市民前来体验。“你好,你叫什么名字呀?”“你好呀,我叫爱宝”……在D3先进技术展厅,一款可爱的教育机器人吸引许多市民停下脚步与其对话。在D8展厅电子电器展区,打架行为识别系统、迷你无人机、自动鞋套机、全息广告机等展品,都给市民带去新鲜体验。

2 促销展品吸引市民“血拼”

“促销优惠啦!”“50元一袋,里面有威化饼干、曲奇饼等5件货物”……在印度尼西亚商品展区,在中国市场已小有名气的威化饼品牌参展商正向市民热情推销。相比平时单品零售价,这样的搭配促销价格吸引了不少观众驻足选购。在这些“买买买”大军中,已经在东博会上“晃”了两天的市民周先生格外显眼:他一边抢购饼干,一边看着手机,随时关注女朋友给他罗列的购物清单。

“今天要当女朋友的‘小跑腿’了。”周先生打趣说,今年东博会,他原计划跟女朋友在公众开放日当天来现场“买买买”,不巧开放日恰逢工作日,为兑现当时的承诺,他决定请半天假到会展中心帮女朋友“扫货”。记者看到,周先生手里已经提着大大小小的袋子:里面有两面针品牌出口型牙膏、泰国的榴莲干、老挝馆的野生蜂蜜等。“目前大概花了500多元钱,还要继续‘买买买’。”周先生说。

与周先生专门买零食哄女朋友不同,来自玉林的梁先生则更注重品质。梁先生看中了巴基斯坦展区的精美手工地毯,他表示,巴基斯坦的手工地毯较为出名,虽然价格昂贵,但属于艺术品,买回家铺在地板上很显品位。

3 中外美食让吃货大呼过瘾

泰国香米、榴莲干,马来西亚猫屎咖啡、榴莲冰激凌,越南腰果、菠萝蜜干,印度尼西亚虾片、椰香饼干……30日上午10时,东盟国家展馆刚开展不久,就迎来了大批市民前来品尝。

“咖啡免费品尝啦”“来试试我们的榴莲饼”……走进越南、印尼、马来西亚等国家的展馆,热情的参展商将美食递到面前,让你无法拒绝。除了这些热门的产品,越南野生金菇、缅甸“国菜”茶叶沙拉等小众但独具风味的小吃,也让品尝的人印象深刻。

在泰国商品展区,除了名声响当当的泰国香米,还有包装成迷你粽的香蕉干,以及冬阴功汤料等香料,都可以免费试吃。参展商刚将冒着热气的椰汁糯米饭舀出分装好,就被围观的观众一扫而空。

云南的野生菌汤、陕西的猕猴桃、新疆的大红枣……不光是东盟国家的美食广受欢迎,在农业展区,国内各地的美食也圈粉无数。

在“广西好嘢”展馆,土鸡汤、横县茉莉花茶、武鸣春蜜橙、手撕肉干等广西各地的原生态地方土特产,同样让市民挪不动脚步。“这橙子真清甜,一点酸味都没有,什么时候能上市?”在一个展示春蜜橙的展台前,林女士一连试吃了几块,对橙子的口感赞不绝口,马上添加了参展商的微信号打算购买。

4 参展商收获商机

对参展商和专业观众来说,也感觉收获满满。

广西一家机械制造企业今年首次参展,带来了一套专业的烘干设备。这套设备采用空气能热泵作为主要能源,节电且无污染。据介绍,这套设备用于生产干果效率很高,而东盟国家大多盛产水果,芒果干、榴莲干、菠萝蜜干等水果加工产品产量很高。近年来,随着广西成为进口东盟水果的主要通道,类似机械的需求量不断上升。“这几天接待了不少咨询者,有的表示展会结束后会到厂里详细了解。”参展商工作人员王先生说。

专业观众杜先生来自浙江,他经营一家商贸公司,主要销售食品调味料、添加剂。“这几年中国和东盟交流日益增加,东盟国家已经成为很多人出国旅游的首选目的地,泰国菜、马来西亚菜等东盟菜系有了很多‘粉丝’。”杜先生说,此行的主要目的,就是寻找既有东盟特色,又适合江浙一带居民口味的食品添加剂和调味产品。“江浙居民口味偏甜,我已经与几家参展商建立了联系,未来有望合作开发更有针对性的产品。”

多名受访的参展商和专业观众表示,通过东博会,找到了合作商机和发展机遇,期待明年东博会上再见。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