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都是托孤之臣,为什么司马懿篡了魏,而诸葛亮没有篡汉

2020-12-02新闻9

托孤重臣一般分为四档。

第一等,忠君守分,持国功高,而主不疑。如周公、诸葛亮之伦。

第二等,定国柱石,节行少亏,而身后败。如霍光、张居正之匹。

第三等,弄权操柄,祸乱朝纲,而遭擒灭。如鳌拜、遏必隆之流。

第四等,架空皇室,窥窃神器,而易乾坤。司马懿独一档。

曹操,曹丕,曹叡,这三个有能力在世的时候,司马懿是没有反心的,至少连独揽朝政都做不到,这个时候他是没有篡魏的实力的。等到曹芳继位之后,司马懿在摆平了曹爽之后,立刻把持朝政,成了权臣,死后其子孙继续把持朝政,直到最后篡魏立晋。

而诸葛亮呢?在刘备死后,他就已然大权独揽,刘禅且不说比之于曹丕曹叡,就是比之于曹髦也差了不少的血性。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庸主,偶尔还做猪队友的领导,诸葛亮除了叹口气之外,便只有继续北伐。

简而言之,司马懿是在没机会篡位的情况下,熬,熬到了曹家精锐死绝,大权独揽掌控朝野的时候。

而诸葛亮是在有机会篡位的情况下,撑,撑到了自己六出祁山,功败垂成客死他乡的结果。

至于双方的后人,司马家儿子辈的司马昭是派手下杀了皇帝的,孙子辈的司马炎是直接篡位的。而诸葛亮的儿子诸葛瞻和孙子诸葛尚也为了保刘禅,一起战死在了绵竹了。

另外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曹丕起了个“好榜样”。

曹丕在秦一统后,开启禅位之始。禅位本来只发生在传说是上古先王。春秋末期的几次夺权,先主或被死亡,或流放没有先例。禅位名义上保全了上代皇室。战国几次禅位发生宫变、复辟,甚至国难。曹丕即使仿造上古先王,也有一定的舆论压力。曹操满足于挟天子以令诸侯,经营汉室多年,也只是扩大自己权益。后来曹丕起了先例,司马懿和诸葛亮这些老人也没有这种意识。

总之一句话,诸葛亮不是司马懿,刘禅更不是曹芳。

#三国两晋南北朝#曹丕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